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研究

2018-01-27 11:15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绩效评价

邓 娟

地方财政资金在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了各方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绩效管理在地方财政资金方面的运行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也不足,因此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深入分析并有效解决。

一、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涵义

1.绩效管理

笔者在翻阅有关于绩效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发现,绩效管理的涵义目前并未有特别统一的理解。但对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后,笔者认为美国绩效评估中的绩效衡量小组所提出的绩效管理涵义比较详细完善,认为绩效管理的涵义是通过真实可靠的绩效信息为构建统一的绩效目标提供依据,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由相关管理者对既定目标计划加以改进,并阐述成功符合目标的过程。明确绩效管理的宗旨是采用各种方式手段如科学建立绩效计划目标、综合考核监测整个绩效目标执行情况,从而对组织绩效不断优化,落实组织战略目标。

2.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在广义的视角上分析,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是对整个财政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涉及了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要求政府预算必须紧密联系政府的中长期战略计划,将政府职能目标作为导向,通过绩效目标加以有效约束,用责任来实现管理自由,高层机构应加强控制财政资金整体支出,并授予中低层管理者对预算资金的自由使用权,通过相应预算制度促进目标与结果、产出与激励紧密融合。

二、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

现阶段,我国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过程中,主要将地方政府针对一些部门制定的规章作为参考,关于法律方面的规范与指导比较匮乏,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绩效管理并未受到地方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单位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存在形式主义,所以针对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定相配套的法律规范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瓶颈任务。

2.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一般情况下,地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需要严格根据配套的绩效管理标准与相应规范进行。现阶段,我国不仅缺乏一套关于地方财政资金方面的实效性高的绩效评价体系,还缺乏适合各行业的评价管理标准。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干扰下,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无论是其客观性还是科学性都不明显,存在随意的工作行为。

3.资金预算不科学

当前,国家未针对地方财政资金预算制定匹配的约束机制及分配标准,因此各部门很难在公平、公正的态度下进行预算编制,这将严重削弱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效率。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基数加增长”这一增量预算方式,对零基增长方式的关注度不够。由于该增量预算方式侧重于既得利益,存在财政支出不合理、支出结构较为单一、财政资金预算不科学等问题,致使财政资金利用与占有之间难以保持均衡。此外,由于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影响了预算管理效果。财政资金预算不科学,阻碍了审计部门相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精准可靠的管理信息,并且影响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1.健全相关法律条文

首先,构建基于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的相关法规,明确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及其评价工作在相关法律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切实突出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优势作用。其次,对地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与归纳,为部门规章及相关法规制定提供依据,以此建设具有地方色彩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评级体系。此外,科学调整地方财政资金组织机构绩效评价方式,构建涵盖绩效自评、绩效审计、财政审核在内的绩效评价体系。

2.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由于地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会牵涉到诸多方面,所以只有通过系统健全的管理体系才能科学合理评判财政资金利用效益。总体而言,在设计相关指标过程中,应注重定量与定性两种指标的紧密联系,并认真分析指标的成本效益与可操作性,遵循系统性、全面性的设计原则,加快社会和谐发展步伐,从而落实财政资金绩效指标评价管理体系目标。在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与各项权重比值。只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促进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并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持续性应用效率。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供重要指导,构建有助于增强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的评级机制,从而综合全面监控各责任部门。

3.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首先,以各个性质的建设工程项目为基础,确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将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两种方式紧密融合起来,对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加以完善,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其次,调整预算部门制度,实现公开化、透明化的预算,使预算编制更加深化,为后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当前,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细化程度较低,直接影响了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给预算绩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困境。所以相关部门应细致规划整个财政预算,全面细化预算编制,保证财政预算规范运行。此外,突出绩效审计的优势职能,有效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4.构建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

地方政府在设置财政评价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时,应始终将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作为中心,为此,相关部门可依据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勇于创新。通过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知识,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增强部门整体素质,建设与地方财政相符的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过程中,应根据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效果等情况,充分利用各项数据,注重精简全面的特色性指标、通用性指标。此外,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以增强其工作能力。科学设置专家库,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实践培训中,若遇到无法处理的专业性问题,应针对该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会,从而增强全员的业务能力与整体素质。地方政府在构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时,还应考虑设置独立性的组织机构,加强专职管理。由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作,为了优化完善该项工作,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突出财政部门的重要地位,利用地方立法、政府规章来进一步促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的构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具有长期性特点,需要持续性分析与研究。有关部门应及时发现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从而为地方财政管理事业的稳定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秋英.地方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研究[J].财经界,2016.

[2]刘峥.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基于北京市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14.

[3]郑王静.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5.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绩效评价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