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2018-01-27 11:15范立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权威性领导人员科研单位

田 华 范立敏

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内部审计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等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改善,从而促进单位的战略目标可以得到快速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不是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是组织的运行效率,并且在管理范围方面不是对财务报表进行组织,而是对各种运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但是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科研单位加强相应的研究力度,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1.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科研事业单位在其性质上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通常情况下,领导人员与职工都是属于科研专业的技术人才,没有全面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及流程也没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就直接导致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对于科研单位的领导人员而言,往往将重点都放在了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方面,认为内部审计只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将内部审计列入到单位管理内容当中。因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职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配合度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2.内部审计工作缺少一定的权威性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是来源于国家或者是地方的财政支持,并且科研单位的管理工作将重点都放在了经费来源、科研产出以及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而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率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整体上缺少了一定的权威性。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都没有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将内审工作安排给了单位其他权威相当的部门进行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得不到提升,将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内部审计的范围过于狭窄

内部审计指的就是对单位内部以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以及经济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工作阶段,针对管理活动以及效益考查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一般都集中在组织安排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内部建设、风险管理以及资金支出效益性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少,将重点放在了财务结果方面,而没有对管理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审计任务通常情况下都是上级部门安排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所以很少会结合单位特点以及需要对审计重点进行明确,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整体上缺少了一定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二、解决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的相关对策

1.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保证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要求单位全体人员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应该提升领导人员的重视程度,因为领导的意志在内部审计的落实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审计署、审计厅的审计培训工作或者是宣传工作来加强领导层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另外,还应该不断提升单位职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参与度。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以及落实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单位内部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并保证每个人员之间可以做好互相配合和协调的工作。所以,只有在保证领导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将观念意识自上而下的传达,单位职工都积极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当中,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促进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可以实现。另外,还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法律知识以及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让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内部审计法律知识的学习当中,促进审计工作可以实现全面的开展,同时也能为审计工作的实施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2.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在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的提升。首先,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应该做好强化方面的工作,使单位全体人员可以感受到科研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才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另外,科研事业单位还应该落实好机构方面的设置工作,结合内部审计结构中存在的缺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采取分层级设置,并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属于科研事业单位中一个单独的管理机构。也就是说,单位某一层的内部审计部门不受上一层的其他部门管理和领导,只对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不需要对上一级别的其他部门负责。

3.拓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对于相关的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应该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上进行不断的拓展,这样才能保证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首先,科研单位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观念,不仅要对财务工作引起重视,同时还应该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管理活动实施内部审计;其次,改变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传统理念,针对运营活动也应该实施相应的内部审计,只有保证对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将内部审计作用发挥出来;最后,在保证审计工作全面落实的基础上,需要对内部审计单位进行不断的拓展,实现全局监控,使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另外,在对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拓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保证充分衡量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关键活动和关键环节上抓起,然后逐渐向其他活动和环节进行拓展,使内部审计单位得到不断的拓展,实现全面监控的重要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科研事业单位在其形式上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所以现对于经济利益而言,运行效率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科研事业单位全面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加强内部审计效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在目前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上进行不断的拓展,使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实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顾旭蕾.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3.02.

[2]任建敏.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04.

[3]张兰萍.浅析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0.

猜你喜欢
权威性领导人员科研单位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民主的悖论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