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花瓶·酒杯

2018-01-27 15:12扬之水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龙泉窑酒器遂宁

扬之水

两宋香炉的造型很丰富,尺寸的大与小是一种区别,有盖与无盖,又是一种区别。南宋最具特色的是仿古香炉,尺寸都很小,高矮多在10厘米左右,宋人的日用焚香,都是用这一类小型香炉。好古之风是仿古瓷炉制作的大背景,工艺的独特也把它的造型和尺寸限定在一个最为合宜的范围之内。小型瓷炉的精品多出自宋官窑和龙泉窑,特殊风格的完美,得自装饰与制作工艺结合得浑然如一。上海博物馆藏龙泉窑鬲式炉,高11.3厘米,式仿古铜鬲,素朴得几乎省略掉一切装饰,仿佛唯一的巧思只是利用烧成过程中釉层积聚厚度的变化而在腹足间“出筋”(图1-1)。其实独特的釉色才是它的精魂,薄胎厚釉恰到好处的配合,洗练出娇滴滴水灵灵的一泓梅子青,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杨万里《烧香七言》)。南宋诗人为龙泉青瓷写神已算形容得恰切,但还要说玉一般的品质才是它的难得。浙江德清县乾元山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龙泉窑粉青鬲式炉,高6.5厘米,与上海博物馆藏品韵致相仿,只是更小(图1-2)。出自有纪年的墓葬,自然是最好的互证。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 上海博物馆藏

龙泉窑粉青鬲式炉 南宋咸淳四年吴奥墓出土

龙泉窑小瓶 四川遂宁窖藏

龙泉窑瓜棱瓶 四川遂宁窖藏

龙泉窑弦纹瓶 四川遂宁窖藏

白瓷盏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苏黎世瑞特博格博物馆藏景德镇窑影青盘盏一副

银鎏金花卉童子杯盘一副 安徽六安花石咀二号墓出土

体现着雅趣的花瓶原是随着桌、案的发达,因陈设的需要而兴盛发达起来,为着与书案上的文房清玩相谐,它自然也以小为宜。考古发现的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中,龙泉窑各式小瓶占多数,胆瓶、瓜棱瓶、贯耳瓶、管耳瓶、弦纹瓶(图2-1~3),等等,高均为十几厘米。两件景德镇青白釉印花双凤纹碗碗心图案中装饰着插花的弦纹瓶,而它与窖藏中的龙泉窑弦纹瓶式样完全相同,那么后者是花瓶,这自然是最为直接的证据(图2-4)。此外,铜瓶数件,均是宋代花瓶的常见样式。窖藏中制作精好的龙泉窑仿古式青瓷小香炉,屡见于宋人题咏的蟾蜍砚滴,与各式小花瓶正是当日几案陈设习见的组合。总之,这批窖藏中的花瓶不仅品类丰富,而且集中体现了它所属时代的雅尚,诚可视作记述了宋代瓶花故实的一批珍贵标本。明袁宏道《瓶史》中说道:“养花瓶亦须精良”,“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觯、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窑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由这批窖藏更可见明代士人雅趣之渊源。

景德鎮青白釉印花双凤纹碗碗心图案局部 四川遂宁窖藏《雪阁临江图》局部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宋人的尚古,本是源自对古今之别的体认。有此明确的古今之别,才能够把所谓的“古”从作为“今”的现实生活中独立出来,而安放在可以从容涵泳的艺术世界中。“古”于是有距离,有魅力,所谓“古鼎”“古瓶”的古为今用,比如焚香,比如插花,方见出它典雅雍容的艺术气息。诗词中的“古瓶”“古罍洗”“铜彝”,都是对上古铜器并不严格的泛称,而同时代的绘画也常常把此尚古之情化为具体的形象,如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听琴图》中插花的鼎,又南宋册页《瑶台步月图》里高耸着花枝的觚。

两宋花事中,花盆也别有清韵,由蔡襄著名的一件墨迹《大研帖》,可知花盆也是用于相互馈赠的文房雅物,虽然所谓“花盆亦佳品”在报谢的尺牍中或有客气的成分,但得与大研谐配,其式应当不俗。在花盆中莳弄出的水石又或松梅盆景,也可作几案小品。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宋《雪阁临江图》,窗间挽幔卷帘,窗幔挽起处微露香几和几上香炉,主人凭窗听雪,童子捧来兰叶披拂的一个花盆(图3),宋人绘笔下不肯放过的点滴花事,与诗人所咏是一致的。

香具和花器讲究清雅和古意,酒器却要有趣才好。宋诗中提到一种颇具巧思的酒器,南宋方一夔《以白瓷为酒器,中作覆杯状,复有小石人出没其中,戏作以识其事》,白瓷盏的形制已尽在诗题中说出,诗便只道其意趣。由诗中所咏可知,盏心的小石人是可以活动的,酒盏一旦斟满,覆杯座中的女孩儿便会晃漾于滟潋之中,诗所云“赤手屡拍浮”,自是添助了诗人的想象,此际只觉可喜而无狎心,所以曰“无情两相适”,寂寞的独酌因此而不再寂寞。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厅所陈“悦古堂藏瓷”一组中有一件白瓷盏,盏的造型为花口,下有喇叭形高圈足。盏内壁八组折枝花卉,似为印花。盏内心粘附一个下有花足的宝妆覆莲座,座端擎出一个莲花苞,花心里一个拱手端坐的小人儿(图4-1)。与它类同者,又有苏黎世瑞特博格博物馆藏景德镇窑影青盘盏一副,盘与盏均为花口,盏心隆起一朵半开莲,莲花心内一个小孔,孔里露出一个小人儿(图4-2)。造型相近或意匠相类的宋元金银器,也不乏实例。造型相近者,如出土于安徽六安花石咀古墓的一件鎏金银杯,墓葬时代约当宋末元初(图4-3)。杯有承盘,正是当日流行的酒器组合的一种形式,即所谓“杯盘一副”。银杯为夹层,口径8.5厘米,内杯口沿装饰卷草纹,中心錾花朵,花朵上坐一个抱球的孩儿。外杯打作四季花卉,两侧莲花上各一个女童,便是杯的双耳。承盘口径18.3厘米,口沿錾刻卷草纹,盘心錾牡丹,其外打作攀枝孩儿。就造型而言,银杯与白瓷盏,构思无大异,至于装饰手法的简练与繁复,则与材质相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多年从事名物研究。最新出版著作:《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李煦行乐图〉丛考》)

猜你喜欢
龙泉窑酒器遂宁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
唐代酒器“双鱼榼”
B4RM4N智能调酒器
宿迁出土明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