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瑾女子教育与女权思想之研究

2018-01-27 22:26冯佼敏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女学秋瑾

冯佼敏

摘 要:秋瑾作为近代革命家和女权和女学思想提倡者,呼吁开办女子学堂,开女工艺厂,使近代中国女子自己能学习学问、手艺,立志图自立。提倡男女平权,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和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和压制女子。

关键词:秋瑾;近代革命;女学;女权思想

秋瑾(1875——1907)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绍兴人,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接受革命新思想,后去日本留学,是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提倡男女平等,女性自立,女子应该接受近代教育,抛开封建思想的枷锁等等,被誉为“巾帼英雄”“鉴湖女侠”。本文就秋瑾提出的女学与女权思想,进行研究分析。

一、女子应该接受近代化教育,兴女学,接受新思想。

秋瑾出生者浙江绍兴官宦世家,自幼接受教育,后接受革命思想启蒙,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忧虑国家兴亡,去日本留学,她曾在《致湖南第一女学堂书》中提到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东洋女学之兴,日见其盛,人人皆执一艺以谋身,上可以帮助父母,又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也?我诸姐妹如有此志,非游学日本不可。秋瑾回国后大力兴办学校和报刊。在绍兴参与创办女校和大通学堂,在上海兴办《中国女报》。积极主张恢复女权。她积极组建女子团体,表示欲结二万万女子之团体、学问,故继兴共爱会,名之曰实行共爱会。在女报上积极发表文章阐述新思想,成为“女界革命之先导。”

她痛斥当时社会男尊女卑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腐儒的思想,上天生人,男女原没有分别。试问天下没有女人,就生出这些人来么?为甚么这么不公道呢?腐儒说“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三从四德也,培养奴隶之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防范奴隶之苛律,缠足,摧毁奴隶之酷刑,何以奴隶之教育则化之,于奴隶之酷刑则受之,于奴隶之苛律则守之?此无他,无权故也。然则女子无权则于教育不足恃,而惟酷刑、苛律之是享。所以秋瑾主张女子要反抗这种封建束缚,不能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命运。她在中国女报的《敬告姊妹们》一文中提倡:女子要有志气,何不求一个自立的基础,自活的艺业呢?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吗?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如再志高的,思想好的,或受高等的名誉,或为伟大的功业,中外称扬,通国敬慕。这样美丽的世界,难道我诸姊妹,真个安于牛马奴隶的生涯不可自拔吗?

二、批判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禁锢,提倡女权运动。

秋瑾痛斥封建社会缠足对女子的伤害,她在《大魂篇》中说吴宫好细腰,民間尽妥腹。缠腰之恶习形成。缠足二千余年来,因沿不改,此真百思而不能其解者。 普及我二万万同胞姐妹,人人尽复其天足,然后可以进而言体育。由此可见秋瑾的思想进步,认为女子应有健康身体,用体育锻炼,解救饱受缠足裹腰之苦的中国妇女,也反映了近代女权运动提倡的体育精神。秋瑾还在白话第二期《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强烈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男女不平等,婚姻不自由。她说到女子裹脚,只要男家有钱有势,不问身家清白,男人的性情好坏,学问高低,就不知不觉答应了。遇着不好的,总不是说前生做了孽,就是说运气不好。要是说一二句抱怨的话,或是劝了男人几句,反了腔,就打骂聚下;别人听见还要说“不贤惠,不晓得妇道呢”,女子要戴孝三年,不许二嫁,女子死了,男子可以再娶。

同时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处于西方列强侵略的时代背景,秋瑾充满革命志士忧国情怀,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中她呼吁到“诸位晓得国要亡了,男人自己也保不住,我们还想靠他么?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同时提醒国人清醒,在白话第3、4期《警告我同胞》中列举中日对比,日本国力强盛,而中国在世界积贫积弱,控诉日俄战争对东三省的侵略野心,提倡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和日本,优待军人,兴建学堂,因为养成国民的智识,教育后起的人才,大力兴建铁路轮船,不能让外国人抢占,用教育振兴中国经济。

三、女子自强自立,培养独立精神,不能依附他人。

秋瑾批判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包括精神上的毒害,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语,遗毒百世。故振兴女界,掣领提纲,自争女权也始”。女性只有自立自强,不依附他人,用独立的教育的思想,反抗封建思想的压迫。女子教育尤为重要,她提出“女学不兴,故家庭腐败,嗟儿女之情长,使多少英雄气短。吾今将提倡女学,使能自立,无为我大好男儿累。”这也反映了秋瑾作为女权运动家,反对依附男性的独立精神。

秋瑾正是拥有这种女性的独立的精神和自我意识,同时作为那个时代的新女性,接受近代化教育,使秋瑾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充分的发扬。她在《致王时泽书 》已经清楚表明自己的革命意志,“吾归国后,亦当尽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充分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结语

纵观秋瑾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为唤醒广大的妇女奔走,为中国的觉醒和发展舍生取义,秋瑾忧国忧民的思想正如她在《中国女报发刊词》所述,我中国前途之危险何如?我中国女界之黑暗何如?我女界前途之危险何如? 夫今日女界之现象,固于四千年来黑暗世界中稍稍放一线光矣。综合当时中国情势,她认为“然则我女界之阻力,较社会之压力如何?我同胞之姊妹,何所虑而不争之耶。况恢复人类应得之权利,是则取我主权,已游刃有余。还以助男子,共争主权于异族,不亦我女子之天职乎?尽我天职,以效祖国。凡我女子志愿所及,即我女子权力所及,当仁不让,夫何吝于先着鞭?”也就是说秋瑾作为女权运动家和革命者,她并没有狭隘的局限于男女性别之争,而是希望男女同胞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的主权而斗争,共同报效祖国。最后秋瑾本人也在“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叹中为自己的革命理想牺牲了生命,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陈晨 秋瑾徐锡麟轶事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

[2]夏晓红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陈利保 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宝库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

基金项目:201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省级一类课题 项目批准号:LS162004 项目类别:青年项目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学秋瑾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无声之声:明末清初政统与儒教中的女学
作品集
美育史料·民生女学艺术会
赞乡村女学霸王心仪
A Study on the Far Wake of Elliptic Cylinders
做“微整服务”,女学霸为颜值走向深渊
秋瑾年谱的几个问题
晚清女学的视觉呈现——以天津画报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