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

  • 上海城东女学的办学过程及图画教学
    士开始在中国兴办女学,从而引发中国有志之士对女性教育的问题的关注。以维新派为首的有志之士认为,推行新式教育是使中国得以振兴的根本方法。而女子教育是新式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在教育救国的思想下,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创办女子学校,并大力推崇女性接受实业教育,教授刺绣、纺织、造花等传统手工艺,开创女子图画教育的先河。一、办学时间的考证上海是中国近代开办女学的重要阵地。据资料统计,1898年,上海就已经兴办了15所女子学校,至1915年,上海的女子学校数量达到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2023-06-16

  • “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价值理念、逻辑证成与模式创新
    性。幼学—家学—女学概念的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重视的文化基因和当代家庭发展的现实需要。就逻辑而言,儿童发展是“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核心家庭的形成强化了“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是“幼学—家学—女学”协同发展的文化愿景。为实现“幼学—家学—女学”的协同发展,应以促进妇女儿童的社会融入为效益目标、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政府主导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以新形态“家校共育”为常态化协同路径,并以跨学科研究为学术支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1期2023-05-30

  • 养蒙资源与观念整合:强国保种话语下新政蒙学与女学的互动发展
    末新政时期蒙学与女学得以发展的缘由之一。梁启超在1896 年《论女学》中将女学与儿童蒙养相关联,说道:“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光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斧削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1]214严复1897 年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在《国闻汇编》上连载后,优胜劣汰、物竞天择[2]几乎成为1898 年之后中国妇孺皆知的普遍道理,“强国保种”开始成为推进清末改革的话语旗帜。虽然秋瑾这类女学发展的早期先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2022-12-04

  • 从《中国女子教育》透视中国晚清女子教育状况
    ,在梳理晚清教会女学与中国自办女学差异的同时,探索当时推动女子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发覆中国晚清女子教育。一、玛格丽特·伯顿与《中国女子教育》玛格丽特·伯顿生于一个信仰基督浸信会的美国家庭。1908年,她陪伴身为教授、牧师的父亲出访中国、日本等地。沿途所见所闻令她对中、日女子教育好奇不已。在中国长达半年的游历成为伯顿学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自此投身于女子教育与宣教活动,坚信二者存在紧密关联。她曾出版《中国女子教育》《中国近代知名女性》[4]《日本女子教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6-15

  • 严修新私学的实践
    要从严修创办新式女学、创设师范学校、建立南开私立学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对严修的新私学的实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一、创办新式女学严修在对于近代教育救国的理念中一直是提倡发展女子教育的,主张男女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中国一直秉承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女子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学校的出现,始于外国教会在中国建立女子学校,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传教但也是中国有了女子学校的开端。后来中国陆续就有了国人自办的女学。比如梁启超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地方士绅与晚清女学
    转型过程中,“兴女学”是最为重要的新因素。关于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研究,早已是教育史界的热点话题,新时期以来成果迭出,仅专著至少可举出卢燕贞、黄新宪、雷良波、杜学元、阎广芬、谷忠玉、熊贤君诸人数种。①(1)①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黄新宪,《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阎广芬,《中国女子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9-21

  • 上海“城东女学”和李叔同的音乐情缘
    情况,应从“城东女学”开始谈起”①转见孙继南《一份残存的珍贵音乐教育史料:刘质平“文革日记”解读》,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第2期,第16页。,从音乐界前辈学者对“城东女学”的认识可见其在早期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李叔同(1880—1942)是中国近代知名的音乐教育实践者,对于他早年的音乐教育活动,学界曾给予不少关注。笔者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了与“城东女学”音乐教育有关的早期史料,由此认为,对于李叔同相关问题的研究,史料利用还存在明显不足,

    音乐传播 2019年1期2019-07-25

  • 论常州张氏家族母教与女学的传承及新变
    究张氏家族母教与女学的传承及新变。这种传承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于女职之暇治学;二、治女学以成女德为基础,而传承中的新变则表现为家族对女性的文学才能更加重视。关键词:《棣华馆诗课》 常州 母教 女学 张曜孙《棣华馆诗课》是清代常州张琦一门第三代文学女性的诗歌选集。清代江南地区家族文化发达,张氏家族即是其中典型。“常州大南门张氏”孕育了张惠言、张琦两兄弟,更造就了张琦一门数代女性作家群体。张琦之妻汤瑶卿出身文学世家,“幼知书能诗,工绣事,尤善翦彩”。然瑶卿婚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清末女学的受阻和破阻 ——由1902年《大公报》所见
    30031)清末女学的兴起不是无缘无故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里非常有市场,广大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导致占总人口一半的女子,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被牢牢的束缚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对社会贡献有限。清末外国的坚船利炮击垮的不仅仅是孱弱的清王朝,也逐渐打开了中国闭塞的世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尤其甲午战争、庚子赔款后,变法图强逐渐深入人心,进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是即使再完善的制度、再正确的政策,都需要人的实施,恰恰中国女

    黑龙江史志 2019年1期2019-03-14

  • 晚清时期河南女学发展概析
    菲晚清时期河南女学发展概析王菲(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晚清国势危急,女性的力量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于是女学被提倡,各地的女性教育活动不断开展。河南作为中部大省,虽位于交通要地却因种种原因而风气迟开,一直没有在全国女学发展中占上先列,但在河南各位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女学发展虽慢却一直在进步。清末民初的许多报纸也对河南女学的发展情况做了相关报道,而河南女学的发展也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清末;河南;女学;背景;发

    天中学刊 2019年2期2019-01-20

  • 清末女学的受阻和破阻(由1902年《大公报》所见)
    冰安徽大学清末女学的兴起不是无缘无故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里非常有市场,广大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导致占总人口一半的女子,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被牢牢的束缚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对社会贡献有限。清末外国的坚船利炮击垮的不仅仅是孱弱的清王朝,也逐渐打开了中国闭塞的世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尤其甲午战争、庚子赔款后,变法图强逐渐深入人心,进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是即使再完善的制度、再正确的政策,都需要人的实施,恰恰中国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2018-11-14

  • 孙诒让女学教育观与近代温州女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校,激发了他兴办女学的热情。他一生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曾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清政府学部咨议官、浙江学会议绅、浙江教育学会会长。面对清末日渐衰落的教育制度,以及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他竭力主张“非广兴教育,无以植自强之基”[2],率先在家乡创办新式学堂,希冀教育救国,认为“盖凡百新政,无不以此(教育)为根本,又非徒学务而已”[3]472,在兴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女学教育观。孙诒让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兴儒会略例》 《周礼政要》 《周礼正义》等书中,并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7-30

  • 梁启超“欲强国必由女学”说探析
    104对他而言,女学更被赋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意义。作为当时思想界、舆论界的旗手,在1896年发表的《论女学》一文中,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欲强国必由女学”[1]30的思想。本文将对这一重要思想略作探析,以就教于方家。1 兴女学的必要性什么是“女学”?梁启超曾说:“古之号称才女者,则批风抹月,拈花弄草,能为伤春惜别之语,成诗词集数卷,斯为至矣!若等此事,本不能目之为学”,“吾之所谓学者,内之以拓其胸怀,外之以助其生计,一举而获数善”。[1]31可见,梁启超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2-10

  • 关于秋瑾女子教育与女权思想之研究
    代革命家和女权和女学思想提倡者,呼吁开办女子学堂,开女工艺厂,使近代中国女子自己能学习学问、手艺,立志图自立。提倡男女平权,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和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和压制女子。关键词:秋瑾;近代革命;女学;女权思想秋瑾(1875——1907)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绍兴人,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接受革命新思想,后去日本留学,是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提倡男女平等,女性自立,女子应该接受近代教育,抛开封建思想的枷锁等等,被誉为“巾帼英雄”“鉴湖女侠”。本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2018-01-27

  • 略论晚晴女子音乐教育普及概况
    、晚晴政府设立的女学堂,以及家庭和社会式的女学教育,都是我们予以研究的内容。另外,在《女学生杂志》、《女学唱歌集》、《申报》、《万国公报》、《女子世界》等期刊、报纸中,我们也能窥探出不同的女学普及信息。对晚晴女子音乐教学的普及研究,既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也从侧面揭示了晚晴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一、教会女学(一)设立及课程教会女学所设课结构大体以宗教课为主,以达到传教的目的,早期还相应安排国文,如《四书》、《女儿经》、《孝经》等传统教育内容,与此同时,学习

    黄河之声 2018年12期2018-01-24

  • 我的同桌
    姜欣妍了。她是个女学霸,只要有难题出现,她的小宇宙就会爆发。这不,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由奥数引申的难题。下课铃声响了很久,这位女学霸屁股都没有动一下,目不转睛地思考着题目。她一会双手托着下巴,一会儿翻数学书,还拿出了一本初中数学大百科。这时,如果有谁和她说话,她都不会理的,早已一心钻到题目中去了。她如此認真钻研,数学题只好“举手投降”,你说,这样的学霸同桌我能不佩服吗?她呀,有时候还爱搞恶作剧。一次英语课,我的英语书怎么也找不到,根据经验判断,书是被她拿走了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7年7期2017-10-11

  • 从清末新政看四川妇女地位变化
    影响颇大的为四川女学兴起和四川妇女放足运动,使四川女性受教育权得以尊重,身心得以解放,提高了建设近代四川的生产力。清末四川妇女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解放妇女的思想开枝散叶,对后来四川更为彻底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清末新政;四川;女学;放足;妇女地位;变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陈东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妇女史》中提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当以不缠足运动和兴女学运动为起点,这一观点得到了以后学者的大致认同。清末新政的众多兴学举措中,女学在四川得到了较大发展,打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7期2017-09-02

  • 从《时事画报》看清末岭南女学
    》图的女性群体对女学的态度和图中表现的女学矛盾性入手,探讨晚清民初岭南地区的女学现状和画报女学内容的传播意义。关键词:《时事画报》;尼姑庵;女学0 引言自《时事画报》创刊以来,不论是因吸引消费者的需要还是女性自身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女性的形象就经常在画报中出现。《时事画报》关于女学①的内容,集中在1906年开始刊登,1907年最为丰富。在随后的几年中,关于女学的报道没有那么集中,也没有太具代表性的画面,当然其中包含了一些客观因素。②到了民国元年(1912年)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2017-05-04

  • 教会女学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创办了许多的教会女学女学的创办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也正是由此开始的。一、教会女学的创兴(一)教会女学初创的背景在中国封建的古代社会里,可以接受正规教育的只有男性,而女性只能接受一些简单的家庭教育。古代的中国,女子都是被禁锢在自己的闺房之中,她们从小就接受着传统的家教理念,被灌输“三从四德”的理论。这样的传统观念一直束缚着女性的思想,从而使广大女性成为了男子的附属品。东汉班昭所著的《女诫》,更是严格规定了古代女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对

    吕梁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6

  • 传承古代女学,解读现代女性幸福之道
    书院,致力于弘扬女学经典学习,亦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 女学当为其首古言道:家中女人涵养程度决定家族的兴旺衰败;国家女人素养高低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而家庭起源于夫妇。所谓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学。所以一个社会的兴衰,女学关系重大。女学泛指女性教育,旧时女学大多集中在培育女性的妇德,妇职,妇言,妇容和闺门礼仪等,其自成一套教育体系。在古代女学深受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帝王后妃、重臣名

    世纪人物 2016年9期2016-05-14

  •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兴盛缘由探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7)近代中国教会女学兴盛缘由探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王冰青(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天津 300387)教会女学从创办伊始,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层次逐步提升,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且较为完整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教会女学的兴盛发展是19世纪40~70年代教会女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教士舆论宣传的引导息息相关,也是中国社会风气日开的产物。近代中国 教会女学 兴盛缘由自1842年8月鸦片战争失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6期2016-03-03

  • 让世界看到同里文化之美 花间堂·丽则女学
    民国女学 聚焦时代之美花间堂于2009年诞生于云南,现在丽江、束河、香格里拉、阆中、苏州、杭州、周庄、无锡各地经营。花间堂的一大特点是脱胎于古建,例如周庄花间堂前身是昆山市文物保护建筑、当地有名的戴宅;苏州花间堂是晚清重臣潘祖荫的江南府邸;而同里花间堂则脱胎于江南百年女子名校丽则女学。每次改建,花间堂团队会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请教文物历史专家,将梁柱、砖瓦、木雕、石刻全部保留,还原老宅的精髓。同时让老宅满足现代生活品质,融合中西审美。同里花间堂由古风园和丽则

    旅游休闲 2016年2期2016-01-31

  • 传教士对清末女子教育的影响
    。传教士创办教会女学、带动了中国自办女学的开展,使得中国第一批女留学生出现,大力冲击了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陋习,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传教士;女子教育;清末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传教士趁势涌入,在中国进行军事、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其中大批传教士致力于中国的女子教育。这些传教士为何会选择中国女子来进行传教,当时中国社会中女子又处于何种地位,传教士对女子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这

    人间 2015年31期2015-12-08

  • 微信群里的刀光剑影
    时便是心高气傲的女学霸,当年我们还懵懂时,她已经明确规划自己的人生了,对未来的薪资收入和配偶条件,都有明确的硬指标。女学霸在考上名牌大学,又攻读了另一名牌的大学硕士后,在一线城市找到了一份人民教师的工作,嫁了一个任她欺凌任她驱使的博士老公。也不知是自觉人生志得意满,还是闲得发慌,她在群里甚是活跃,无论啥时候都能看到她头像在那刷屏。当年性格内向的她,现在居然跟以前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能侃侃而谈。对话内容无非是晒工资福利,问别人情况,特别是逮到同是人民教师的同学

    环境与生活 2015年1期2015-12-02

  • 女学霸到全职太太再到兼职代购
    ,昔日大名鼎鼎的女学霸也被拉进群里,从大洋彼岸回来参加这次的大Party。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学霸是个“白富美”。最难得的是她是一个很淳朴的姑娘,身上一点矫情都没有。不但学习好,体育也非常棒,班里很多同学都忘不了她当年勇夺女子110米栏的英姿,简直比刘翔还帅。她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考进了南方最著名的一所大学,大四时被交换到南洋理工大学继续学业,然后就是远赴美国继续深造。同学们想见她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朋友圈照片丰富多彩:马卡龙、舒芙蕾、纸杯蛋糕等各种高大上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11期2015-09-10

  • 女学霸的N种打开方式
    一片光明。而说到女学霸,听起来,这本身就是个令人肃然起敬、气场宏火,如同女强人一般,被定义为第三性的人群吧。走出象牙塔的她们不就该端坐在食物链的最顶层俯视芸芸众生,令众多庸庸碌碌的男性形同蝼蚁、俯首称臣吗;她们不就该用经历了无数次考场的敏锐头脑和出众智商,在职场上轻易地运筹帷幄,让人望尘莫及吗?她们应该轻轻松松地穿梭在跨国集团的高层会议中,或者和天使投资人大谈A、B、C轮的投资项日……本期《品位Maxi》策划的火专题里,我们很有兴趣去探究一番当年的那些女学

    品位 2015年9期2015-05-30

  • 清末民国桂东南女学研究(1904-1937)
    00)回顾中国的女学发展,近代教会女学是重要的触发因素,西方近代新知识新思想特别是“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学的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女学教育,学术界的研究著述颇多,既有整体性研究也有区域性研究。但涉及到广西女学教育的,特别是区域性的研究,目前则较为少见。本文拟通过对桂东南①——广西女学最先发展的区域,清末民国女学教育的研究,理清桂东南女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基本情况,找寻桂东南女学教育发展的原因及限制性因素。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桂东南女学教育的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5-28

  • 《云南》杂志时期张耀曾的教育思想
    》、《论滇省当兴女学》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其旨在通过教育救云南救中国的教育思想。张耀曾的教育思想包括: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急兴公学,兴办女学,创办半日学堂、夜学堂、学会等,对唤醒云南人民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以及普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云南》杂志; 张耀曾; 教育思想一、《云南》杂志概述甲午一役,清廷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利益均沾,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是时,仁人志士纷纷出国,近赴东瀛,远渡欧美,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10

  • 致我们的S先生
    ,看着他和班上的女学霸一起讨论化学,而我,却只能默默地看着两人愉快地交谈,怎么突然阳光就这么刺眼了呢?我每天认真地听着化学课,却真的怎么都听不懂。我有一个闺蜜,Z,从高一开始,一起上下学,两人形影不离,我喜欢吃甜的,她却喜欢吃辣的,我喜欢可口可乐,她却喜欢百事可乐,可是我喜欢S,她却也正好喜欢S。Z那天的心情十分不好,走在回家路上,她却抱着我哭了起来,哭着说了许多许多,原来S说了她一句坏话,竟把她气哭了,我怔住了,小心翼翼地问:“你喜欢S?”从来没有想过,

    意林原创版 2015年9期2015-04-09

  •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子学校,在“中国女学堂”关闭之后,很快又在多地兴起。1904年初颁行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制度上否定了女学堂的合法存在,给女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作者通过对章程制定者之一、学务大臣张百熙的演说的分析,认为章程也有正面意义,为女子教育的发展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而章程实施后的女学实践,证明其负面效果相对有限。女学事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地方的人事因素。《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颁行,为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02

  • 康广仁与中国女学堂研究
    )康广仁与中国女学堂研究刘方玮(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中国女学堂的成立为近代女学的兴起、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戊戌六君子之一康广仁在其成立过程中占有较重要位置,却为后人所忽略。康广仁不仅提倡女学,且在女学堂筹办过程中有着具体筹划作用,并积极利用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其声望,从而促进了女学的发展、加速了近代女子解放过程。康广仁;中国女学堂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仁人志士们接触西学,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7

  • 吕碧城的个人完足“女学”论
    绅帮助下,其兴办女学之志亦如愿以偿。当年11月,由其出任总教习的天津公立女学堂(后改称“北洋女子公学”)开学;直到1911年7月并入北洋女师范学堂,②曹桂方、张玉钟主编:《河北师范大学志(1906-1995)》,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 页。其间吕始终主持校务。辛亥革命后,吕碧城曾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并移居沪、港。192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游学,1922年归国。1926 至1933年,又由美至欧洲多国游历,在巴黎、日内瓦、柏林均有较长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2期2015-01-01

  • 晚清最后十年女子教育发展概况
    下,各阶段各种类女学相继出现并得到一定发展,虽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词]清末;女学;概况晚晴最后十年女子教育发展,可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分为两个阶段。科举废除以前,教育仍以传统形式为主,官办新式学堂兴办较少。“科举废除之后,设学部管理教育事宜,近代教育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在学制及有关章程的引导下,女学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一)女子小学堂各地争先兴办女子小学堂,发起者大多为地方开明乡绅,因为他们开明也乐于承担地方公共事业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他们

    黑龙江史志 2014年9期2014-11-25

  • 女学到女界:晚清广州女性群体的发展脉络
    [摘 要]女学的建立和女学事业圈的形成,赋予了女性新的社会身份,造就了新女性群体。晚清广州女性群体的产生有着具体的历史动因和发展脉络,女性群体的组织化过程体现了其社会网络的建构和地方社会的影响。变革图存的社会现实、女性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觉醒、社会新兴阶层的崛起等因素都影响了由女学到女界的进程。[关键词]晚清;广州;女学;女界一、女学的建立中国新式女学的创办,发轫于教会女学。西方教会很早就进人广州,并建立女学,以致“各省女学堂未兴,惟上海、广东有之”。[1

    黑龙江史志 2014年5期2014-11-25

  • 女学热”:是智慧课堂还是愚民教育
    多个城市兴起了“女学热”,“女学”班授课地点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海南……支持者认为,“女学”告诉女性提高自我修养、用心感受他人需求、运用智慧经营好家庭,有助于化解那些因过分强调“自我”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反对者则认为,“女学”是愚民教育,早已过时,应当大力提倡女性的个性解放。“女学”课堂为什么开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形式多样的“女学”课堂,有传统私塾,也有公益学校,其运营资金多来自基金会、企业、高校,一些“女学”课堂甚至还有政府背

    人民周刊 2014年12期2014-09-10

  • 论梁启超的兴女学思想
    代中国最早倡导兴女学的宣传家。他曾在深刻批判传统陋习限制女子受教育权利、桎梏女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 “女学盛则国必强”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将其兴女学思想付诸实践,扶助创办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学堂——经正女学。梁启超的兴女学思想不仅丰富、深邃,而且被视为推动近代女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在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展开了兴女学、开女智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女子的素质和能力,而且促进了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梁启超兴女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 “男尊女卑”的观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8-15

  • 试析大众传媒对晚清女子教育的作用 ——以《申报》为例*
    放,推动兴办新式女学,为促进新式女子教育合法化、正规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所举例证后面均注明册数及页码,且均引自上海书店《申报》影印本。一、《申报》的创刊及其社会角色《申报》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创刊于上海,经营者是英商美查。至1889年,《申报》已发展成为全国影响最大、销量最多的报纸。1907年春,买办席裕福买下了《申报》的所有股权,开始由华人经营,但当时为防止官府干涉,名义上仍属于外人。1912年(民国元年)席裕福将申报馆售于史家修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17

  • 《好姻缘》与苏州大同女学1909年的风波
    姻缘》与苏州大同女学1909年的风波黄湘金(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大同女学是近代苏州办学成绩优良、享有盛誉的女学堂,1909年的《申报》却有文章污蔑其浪得虚名,且师生之间有暧昧情事发生。苏州士绅随后进行辩诬。同年发表的小说《好姻缘》继续对大同女学进行攻击,是为典型的“谤书”。黑幕小说;《好姻缘》;大同女学;《申报》一、近代教育史上的大同女学在近代女子教育史上,苏州是上海、天津之外又一值得关注的重镇。江漱芳于1901年正月在苏州因果巷开办的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4-10

  • 维新语境下的兴女学思想探赜*
    )维新语境下的兴女学思想探赜*陈文联,桂运奇(中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19世纪70年代,以郑观应、王韬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思想家面对民族危亡,提出了一些兴女学的思想和主张,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关注女子教育的思想家;甲午战后,以康梁等为首的男性精英们推动兴女学思想继续向前发展;进入20世纪,早期知识女性们的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并试图从自身经历出发解读女子教育问题,标志着维新语境下的兴女学思想达到了高潮。维新语境;兴女学思想;女性先觉者在中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3-25

  • 《云南》杂志时期张耀曾的教育思想
    学》《论滇省当兴女学》等文章,主张教育救云南救中国,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倡导急兴公学,兴办女学,创办半日学堂、夜学堂、学会等,在遥远的东瀛倾吁着他爱国救国的教育思想。(一)兴办公学张耀曾认为,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没有欧美各国人民的社会智识高,政治思想不发达,权利意识很淡薄,因此为了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必须发展教育,并进而普及教育。在《滇省宜急兴公学》一文中,他分析了当时云南教育的现状,并认为为了普及教育,必须兴办公学:“我滇僻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3-11

  • 民国女校兴衰纪
    无心插柳”的教会女学迈出建女校第一步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传教士们。传教士们发现,因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主内”的角色定位,几乎将二万万女性隔绝在基督教文明之外。为扩大传教范围,“作为诱导学生前来的一种手段(容闳《西学东渐记》)”,传教士们开始办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条约规定:“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拜堂、医人院、用急院、学房……”为传教士获得合法办学的权利,也开启了向中国女性传教的一扇大门。同年,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夫人,在浙江宁波创办了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8期2013-04-10

  • 女学观看20世纪初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以1915年《妇女杂志》为例
    意义的转型,其中女学观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女性时代转型的重要体现,而报刊杂志是承载这些教育思想,表现女性新角色的重要阵地。因此以当时的报刊杂志为立足点,是研究20世纪初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视角。《妇女杂志》是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发行的妇女刊物,读者群主要是女性,设有论说、家政、学艺、名著、小说、译海、传记、文苑、杂丛、余兴等栏目,后增设调查、美术、女学商榷等专栏。因为《妇女杂志》在当时并非比较激进的女性刊物,加之当时虽然社

    黑龙江史志 2012年5期2012-08-15

  • 清末民初黑龙江女学教育探析
    程。随后中国近代女学教育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地。位于中国最北部的黑龙江也不例外,虽然它地处祖国塞北,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开发比较晚,民风崇尚骑射而轻视教育,文化教育事业比中原相对滞后。但是在清末民初,黑龙江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女学教育成为黑龙江教育中重要的一笔。一、黑龙江女学教育兴起的背景清末,全国及黑龙江省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盛极一时的清王朝为了摆脱困境,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月十九日,光绪皇帝颁布了一道“上谕”,提出

    黑龙江史志 2012年9期2012-08-15

  • 蔡元培的女性伦理观
    观念的束缚,倡导女学,推行男女同校,为实现女子独立及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关键词:蔡元培;人格;女学;余正燮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038-03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为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和思想遗产。本文拟就蔡元培的女性伦理思想作

    学理论·下 2012年7期2012-08-09

  • 论戊戌时期的兴女学思潮
    1)。戊戌时期兴女学思潮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思想、教育史上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戊戌时期兴女学思潮产生的背景、过程、历史地位与作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戊戌时期兴女学思潮产生、发展的理路和内在规律,而且能为当前解决妇女问题,发挥半边天的积极主动性,为探索中国出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历史借鉴。一、戊戌兴女学思潮兴起的背景正如梁启超所说:“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2012-02-18

  • 清末女子教育的制度化进程
    化进程,中国近代女学也随之兴起。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不仅完全剥压女子的受教育权利,并以“三从四德”的行为规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标准和缠足的陋习,将中国女子完全置于被奴役的境地。因此,女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顺理成章的,是在夹缝中艰难前进的。从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的创立到1907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下简称《女学章程》)的颁布,期间女子学堂发展缓慢,而且屡遭破坏。1907年以后发展较快,进入民国有了较大发展。一、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2011-08-15

  • 辛亥革命时期长沙女学的兴办及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长沙女学的兴办及影响*简姿亚,薛其林(长沙大学,湖南长沙410003)长沙女学兴办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到辛亥革命时期,便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女子教育体系:学校众多,课目设置较为先进,办学门类较为齐全,从幼稚园、女子小学、女子中学,到女子师范学校、实业学校、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等一应俱全。长沙女学的兴办推动了长沙女性的解放进程,为长沙和湖南培养了一群女性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着长沙社会的传统陋习,促进了长沙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时期;长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1期2011-08-15

  • 江苏教会女学的二重性分析
    王红丽江苏教会女学的二重性分析王红丽19世纪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在江苏境内创办了多所教会女学,以中外两种圣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教布道,进行文化渗透。但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教会女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教学方法合乎学习规律、侧重职业与生活技能培养、追求学生文化气质提升等教育理念,成为后来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先声,并延续于当今教育思想中。江苏教会女学;传教;教学理念自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在宁波首创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塾,教会女学随之在全国各地陆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期2010-08-15

  •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略议
    论述。关键词教会女学新式教育男女平等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13-01一、新式女子教育发展概况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出现社会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是184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所派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在上海产生。女子学校在1907年以前增长很慢,进入民国女子学校有了较大发展,中国近代自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期2009-07-05

  • 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变革
    女群是伴随着近代女学的兴起与发展而形成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中国旧社会纲常伦理的重要内容,在这种"妇德"观的束缚下,中国近代以前不曾有过专门的女子学校教育。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伦理纲常被打破,女学产生并得到发展,女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中国最早出现的女子学校是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女子教会学校。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的阿尔德赛女士在宁波设立了一所女校,中国境内女子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1年10期2001-03-10

  • 女学
    羞与俗雷同。若将女学方禅学,此是曹溪岭外宗。”刘梦溪先生论“女学”云:“他(陈)对身为学人而媚世求荣者,从来持鄙视的态度,戏称其所作所为是‘女学,即妾妇之道。”(《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收入《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此说殊误。陈诗首句是用班昭(曹大家)续写《汉书》的典故赞冼玉清的史学。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冼玉清》条:“班昭续汉玄黄际”,自注:“(冼)尝副纂《(广东)通志》,与修国史。”这正好可做此句的注脚。第二句赞冼玉清文

    读书 1996年5期199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