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1-27 20:55廖美秀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思维过程老师

廖美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实践来实现。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师做表率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大胆突破,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

2.要转变教师角色。“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3.要充分尊重學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讽刺、挖苦学生。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四人一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成功。

学生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造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使学生在摆一摆、叠一叠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三、通过在练习质疑,促进学生学会生存发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的视角来解答问题。通过学习新课程,只要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那么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指日可待。例如,在教“7÷3”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7个圆片放在桌面上,要求把这7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2个,还多出一个。”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用不着老师多费口舌去讲解。动手操作也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四、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思维活动,就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和发明也就成了空话。同样,在学习活动中也不能离开思维活动,否则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念和原理也就无法建立起来。丰富的想象是艺术激情的源泉,科学创造的雏形。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加工、构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发表看法,从而发展了思维的创造性。

1.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2.要坚持独立思考。有人谈到学习的独立性时说,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这个看法说明了一点,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独立性是逐步加强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去解决问题了。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特别要注意克服依赖性,坚持独立思考,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经过自己付出的脑力劳动,获得真知;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

3.要学点思维科学。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总结,由于思维的复杂性,这种总结尽管还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下这份财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早日纳入科学的轨道,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过程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老师,节日快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