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被动义的“给”字句的三个平面分析及其日汉机器翻译研究

2018-01-27 10:39熊苇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机器翻译

熊苇渡

摘 要 范晓与胡裕树先生合写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标志着三个平面理论的正式形成。即:在语法研究中要区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而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又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这样,语法分析才能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描写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给1”字句有给予、处置、使役、被动等含义,本文仅从表被动义的“给”字句入手,运用三个平面的方法,分析其相关特点,探讨其机器翻译上的规律。

关键词 “给”字句 三个平面 被动义 机器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句法平面

表被动义的“给”字句的典型句式是:N1+给+N2+V,介词“给”连接了N1、N2两个论元,N1为“对象物”,N2为“施事者”,V为及物动词。如:(1a)我的书给人拿了。N1“我的书”为对象物,N2“人”为“施事者”,V“拿”为及物动词,而“给”失去其原有的“给予”义,转为本句式的形式标志,标明其后出现的N2为动作的施事者。但这是该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看以下例子:

(1b)*2我的书给人拿。

(2a)他给人抓走了。

(2b)他给人抓了。

(2c)他给抓走了。

(2d)*他给人抓走。

(2e)*他给人抓。

(3a)我一下给她说愣了。

(3b)*我一下给她说了。

(4a)饭给他吃完了。

(4b)饭给他吃了。

(4c)&3饭给他吃。

(1b)(2d)(2e)均不成句,这说明“给”后的动词V除了一般要是及物动词外,还需要表完成时态的“了”等标记,因为被动句一般用来表示对已然事实的陈述(如用于未然句,一般只出现在禁止句中)。而(3b)不成句则说明“给”后的动词V除了要是及物动词+时态标记外,有时还需要加上表动作完成的结果补语(动结短语)。

再比较(2a)、(2b)以及(4a)、(4b),(2b)(4b)中并未加上结果补语,但“抓”、“吃”、包括(1a)中的“拿”均含有“獲取”之义,它们不需要添加结果补语仍然成句,说明结果补语的添加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观察(2a)(2c),同时考虑“(5a)苹果给小王吃了。(5b)给小王吃了。”,我们发现“N1+给+N2+V”这一典型形式还有①“N1+给+ V”的扩展形式;②“给+ N2+ V”的扩展形式。可见,V所关涉的名词性成分N1、N2可不共现,如只出现N1,一般表被动;如只出现N2,一般用来引出施事者,被动义不明显。

此外,“N1+给+N2+V”这一典型形式还有③“N1+被4+N2+给+V”的扩展形式。如:(6a)张三给李四打了。(6b)张三被李四给打了。此时,被动标记“被”取代了“给”的作用;而“给”直接附着在V前,起到加强被动语势的作用,可出现也可不出现。

2语义平面

在语义平面,我们将讨论名词性成分的生命度以及动词的语义特征对典型形式“N1+给+N2+V”及其扩展型(1)“N1+给+V”、(2)“给+ N2+ V”、(3)“N1+被+N2+给+V”的影响。

2.1名词性成分的生命度

在典型形式“N1+给+N2+V”中,V及其所带补语在语义上支配“给”前的名词性成分N1,可形成“V+N1”的短语结构;N1是受动者,N2是施动者。

N1、N2同为名词性成分,但它们的生命度5存在差异。名词生命度的高低与其支配力、影响力的强弱成正比。有生命度名词比无生命度名词的支配力、影响力强,一般处于施动者地位;而无生命度名词则一般处于受动者地位。同样,生命度高的名词一般处于施动者地位,生命度低的名词一般处于受动者地位。N1、N2的生命度关系如下:

2.1.1 N1

如(4a)(5a),“饭”为无生命度名词,“他”为有生命度名词,本句在语义上往往理解为被动句。但考察(4c),它与(4a)结构一致,只是缺少了句末的时态标记。而被动句的语义功能是表示N1受到了N2的行为、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非自主的变化,缺少句末时态标记无法表述这种变化,因此(4c)倾向于理解成使役句。这说明,仅有“N1

2.1.2 N1=N2

N1与N2生命度相当时,N1作为V的受事和施事理解的可能性相当,此时必须借助语境进行解读。

如(2b)句,孤立分析可做使役句或被动句理解。但在“(2b)他还没调查清楚整件事情,(他)就给人抓了”中,它是使役句;而在“(2b”)他犯了罪,(他)给人抓了”中,它是被动句。

2.1.3 N1>N2

N1生命度高于N2时,N1容易被优先分析为动词V的施事成分,该句可被理解为使役句;但如果“V+ N2”无法组成一个短语时,该句仍做被动句理解。

如:(7)赶牛的人给牛踢了一脚。

(8)我给钢琴声吵醒了。

(7)句中“N1赶牛的人”的生命度高于“N2牛”,且“V+N1”、“V+N2”均可作为短语成立,则该句即可做使役句理解,又可做被动理解,语义上的愿意与否,可以作为使役句和被动句的判断标准。因此,具体情况需要借助语境进行分解。而(8)句则比较简单,“V+ N2”无法组成一个“吵醒钢琴”的短语,因此该句做被动句理解。

2.2动词的语义特征

动词性成分用于被动句时,呈现出从自由到不自由的连续统。

2.2.1动词的影响程度

V为及物类动词时,它本身往往含有对受事者N1施加某动作/行为之义,N2成为典型的“施事者”。如(2b)句中的“抓”、(6a)句中的“打”就属于此类。这类动词不带补语也能充当被动句的谓语。但(2e)句省去了表完成体的动态助词“了”,不成立;(6a)如果省略句末的“了”也不成句。这说明即使是及物类动词也难用于表示未然事态的被动句,多用于表示已然事态的被动句。

V为不及物动词时,往往与表示该动作/行为给受事者N1带来的非自主状态或变化合用,形成动结结构,N2成为“变化的引发者”。动结结构用于被动句时是最为自由的。如前文的(8)句中,“吵” 是不及物动词。

这表明,当施事者N2自身的动作/行为施加于受事者N1,或是引发受事者N1产生某种状态或变化,则无论V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于“给”字句。

2.3典型形式“N1+给+N2+V”及其扩展型

◎典型形式“N1+给+N2+V”

本句式中,“给”引出施事者N2,它既是表被动义的“给”字句的标记词;又是引出施事者的施事标记词。本句式本质上可转换为“N2+V+N1”的形式,变为“给”字句后,强化了动作/行为的结果,使其成为句子的焦点。

2.3.1“N1+给+V”

本扩展型省去了施事者N2,起到淡化施事者N2,凸显出受事者N1以及N1所遭受的动作、行为的影响。本句式仅能转化为“V+N1”的动宾短语形式。本扩展型的运用有所限制:只有当N2是不言自明的实施者时,方可省略。如:(2a)句可省略为(2a)他给抓走了。“抓”这个动作必然涉及一个施事者(人)、一个受事者(人或物),而“人”是施事者的高度抽象的结果,因此省略N2后,该句仍能成立。

2.3.2“给+ N2+ V”

本扩展型省去了受事者N1,起到淡化受事者N1,凸显出施事者N2以及N2所进行的动作、行为。本句式仅能转化为“N2+V”的主谓短语形式。本扩展型的运用也有所限制:只有存在上下文、且N1是前文曾经提到过、在本句中即使省略也能自动补充上的,才能对N1进行省略。如:(2a)句可省略为(2a”)给人抓走了。但该句必须出现在“A:他去哪里了?B:给人抓走了”的上下文中才有价值。

2.3.3“N1+被+N2+给+V”

本扩展型中,形式标志“被”、“给”复现,其语义重心是一种结果意义,附加意义是表示施事的动作/行为及其结果出人意料。被动句可以有两个形式標志:一是前置词,后接施事者N2,做间接宾语;一是表被动态的屈折语素,只能紧跟动词而不能在其中插入其他成分。当两个语素相同时,句中可省略一个,成为“被”字句;而当两个语素共现,就形成了扩展型③,起到加强句势的作用。可见,“给”的被动标志性弱于“被”的被动标志性。

3语用平面

语境对“给”字句被动义的实现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个没有语境支持的“给”字句,孤立地分析,很容易产生歧义。如:(4b)句,本句可根据动词前后N1、N2的名词生命度的大小,理解为被动句,即“饭被他吃(完)了”;也可以将该句理解为“某人把饭给他吃了”,用“给”引出给予的对象。这说明,表使役的“给”与表被动的“给”在语义上有承继关系,后者来源于前者;它们在句式上有一定的相容性。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语境因素,它包括上下文、百科知识等。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储存在人脑中,形成知识或经验,在人脑接受外部信息时起作用,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信息量的大小。

表被动义的“给”字句适应了一定的语用需要,有其适用性:

3.1凸现信息焦点

汉语中句子结构的安排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即已知信息处在句首、未知信息处于句末。而未知信息是说话者的焦点所在。以一个动作过程为例,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需要有该动作的施事者,有时还会有该动作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的受事者。当我们对该动作进行描述时,如果从施事者角度出发,主要关注施事者如何实施这一动作;如果从受事者角度出发,则主要关注受事者遭受或经历这一动作的结果或所受的影响。如(6a)句可以有一种变形:“(6c)李四打了张三。”(6c)的信息焦点是“打了张三”部分,而如果要区分“打”与“张三”何部分更为重要,明显“张三”是强调的重点。再回到(6a)句,该句的信息焦点是“给李四打了”部分,而“给”字的使用,使得信息焦点中被凸显的部分是“施事者N2”。这表明,需要根据语用的需要(要强调的焦点)确定句式。

3.2突出消极的感情色彩

与主动句强调施事者对受事者的作用相比,被动句侧重与表达受事者受到施事者动作、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呈消极性。

如:

(9a)这事若给外边人晓得了,你这脑袋还保得住么?

(9b)这事若被外边人给晓得了,你这脑袋还保得住么?

(9c)若外边人晓得了这事,你这脑袋还保得住么?

(9a)(9b)为被动句,(9c)为主动句,三者均有“你这脑袋还保得住么?”这一部分,用被动形式“给外边人晓得了”说明不乐意发生这件事;而主动形式“外边人晓得了”后,则只是一般的陈述语气,没有了害怕、不如意的感情色彩,与后面严重的后果也不相适应。而(9a)与(9b)进行比较,(9b)是一种冗余信息,强调行为或动作V实现的消极结果或状态的不可控性。

3.3保障叙述话题的前后一致

上下文叙述话题同一是保障句子前后连贯的一个要求,这就决定了句子选择主动形式还是被动形式。

首先,当前接句的话题与后续句的底层宾语同指时,后续句倾向于用被字句,达到叙述话题同一、句子前后连贯的效果。如:“(10)他本想冲上前去,却给人们厉声呼喝住了。” “他”是这段话的叙述话题,管辖住了“给”字句“却给人们厉声呼喝”,“给”字句谓语动词“厉声呼喝”的底层宾语就是“他”,如改成“人们却厉声呼喝他”,这句的话题就转换成“人们”,这样上下文不够衔接,破坏了整体连贯的效果。

其次,主语省略的后续句的主题与先行句的底层宾语同指时,先行句就倾向于用被动句,使底层宾语做主语,管辖后续句。如:“(11)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 如果先行句改成主动句“人利用有用的东西”,这样与后续句“所以存在”就不能衔接起来,“存在”的主语是“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人,用“人”管辖不住后面的句子。endprint

扩展型①②的出现,主要依据就在于此。

4日汉机器翻译上的应用

4.1典型结构“NP1+给+NP2+V”中

在“给”字句的典型结构“NP1+给+NP2+V”中,转换为“N1はN2にV-(ら)れる”结构。如“(2a)[他N1]给[人N2][抓走V]了”一例即可转换为“[彼N1]は[人N2]に[攫わV]-れた”。但“(1a)[我的书NP1]给[人N2]拿了”的情况有些不同,它无法转换为“[私の本NP1]は[人N2]に[取ら]-れた”,而只能引入一个新的成分,转换为“[私NP1]は[人N2]に[本N3][取ら]-れた”。这是由于(1a)中NP1为“N1+N3”的结构,且N3所属于N1。

4.2扩展结构“N1+给+V”、“给+ N2+ V”中

在“给”字句的扩展结构“NP1+给+V”中,若存在“V+NP1”的動宾结构,则可转换为“N1はV-(ら)れる”结构。如“(2a)[他N1]给[N2][抓走V]了”一例即可转换为“[彼N1]は[攫わV]-れた”。同样,在扩展结构“给+ N2+ V”中,如“(5b)[N1]给[小王N2][吃V]了”一例可转换为“[N1][王さんN2]に[食べV]-られた”。

4.3扩展结构“N1+被+N2+给+V”中

在“给”字句的扩展结构“N1+被+N2+给+V”中,由于“被”与“给”共现,而“被”是典型的被动态标志,故“给”仅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失去其成为被动态标志的功能。如“(6b)[张三N1]被[李四N2]给[打V]了”一例中,可直接比照典型的被动态结构“N1+被+N2”翻译,为“[張さんN1]は[李さんN2]に[打たV]-れた”。

4.4翻译规则

具体地说,“给”字句的翻译规则为:

4.4.1 NP1=N1时

若N1生命度

若N1生命度=N2生命度时,译为“NP1はNP2にV-(ら)れる”结构或“NP1はNP2をV-(さ)せる”结构。

若N1生命度>N2生命度时,译为“NP1はNP2にV-(ら)れる”结构。

4.4.2 NP1=N1+N3时

若N1生命度

若N1生命度=N2生命度时,译为“NP1はNP2にNP3をV-(ら)れる”结构或“NP1はNP2にNP3をV-(さ)せる”结构。

若N1生命度>N2生命度时,译为“NP1はNP2にNP3をV-(ら)れる”结构。

注释

①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列出“给”具有动词、介词和助词词性,具体说来,动词“给”:(1)使对方得到、(2)使对方遭受和容许、(3)致使;介词“给”:(1)引进交付或传递的接受者、(2)引进动作的受益者、(3)引进动作的受害者、(4)为或替、(5)加强语气、(6)朝或向或对、(7)被动等七个义项;助词“给”则直接用在动词后。

② 带“*”号表明该句难以成句,下同。

③ 带“&” 号表明该句可以成句,但所表达意义不是被动义,下同。

④ 此处的“被”代表 “被”“叫”“让”等一系列被动标记,为论述方便,仅用“被”作代表。

⑤ 根据名词性成分所代表事物的生命度,分为有生命度名词和无生命度名词两种,而有生命度名词根据名词所指称事物生命度的高低,呈现“指人名词>动物名词>植物名词”这一序列。

参考文献

[1] 谢晓明.“给”字句被动义实现的制约因素[J].语文研究,2010(02).

[2] 石毓智.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03).

[3]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出版社,1996.

[4]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02).

[5] 范晓.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87(04).

[6] 陈敏.“给”字句的语用变化[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7] 周红.现代汉语“给”字句的语义类型与语义特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8] 周红.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

[9] 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J].语言学论丛,2002(03).

[10] 木村英树.北京话“给”字句扩展为被动句的语义动因[j].汉语学报,2005(02).

猜你喜欢
机器翻译
海量数据机器单词中关键语义筛选方法研究
机器翻译不可盲取
信息时代下机器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互联网+新时代下人机翻译模式研究
“语联网+行业” 助力中国伟大复兴
机器翻译句法错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