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浅谈

2018-01-27 17:54张福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小学体育教学

张福军

摘 要:本文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入手,分析和总结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简要介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旨在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促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生兴趣 教学

小学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促使学生身心得以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一生起到了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体育教学研究,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体育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身体素质基础。

一、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

生理方面,小学生处于骨骼、肌肉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是开展体育锻炼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生理发育,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兴趣[1]。同时,由于学生骨质较软、肌肉负荷能力较低,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理条件一致的教学内容,避免高强度训练对学生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心理方面,小学生心理成熟水平较低,好奇心、好胜心重、意志力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发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

1.小学体育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鉴于小学生身心尚处于发育之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尤其是在一些内容较为枯燥的体育技能类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不耐烦、走神等现象,极大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为小学生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笔者着重介绍如下几种体育教学方法:其一,竞赛教学法,因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可采用竞赛、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进而在竞赛之中达成教学目标[2]。例如,在“起跑”教学中,教师可开展50米赛跑比赛,6名学生一起进行赛跑,不同名次分别予以相应的分数。同时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必须严格遵守起跑规则,一旦出现起跑犯规现象,可予以一定的扣分处罚。最后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分数情况,选择前几名作为优胜者,教师可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品。通过这一形式,学生在愉快的比赛中学习起跑相关标准动作,对学生体育技能培养起到了积极影响。其二,情境教学法,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事物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水平较低,这是造成教学实效性低下的首要原因,为转变这一现状,为学生营造充满童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30米障碍跑”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森林之王狮子举办森林运动会,要求每一名动物都要参加,学生抽取角色并扮演所抽取的动物进行30米障碍跑,到达终点后模仿这一动物的形象,其他学生根据学生的表演猜测这一动物。通过这一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小学体育教师应采取活动教学模式

小学生其性格发展规律致使其更加喜欢游戏和活动等形式,鉴于学生这一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活动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对学生未来体育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需注意活动的目的性和趣味性,所谓目的性,是指该活动必须以教学目的为导向,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组织学生活动。趣味性是保障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产生体育学习和運动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和运动锻炼的乐趣,努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例如,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游戏极具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兔子舞”、“两人三足”、“老鹰捉小鸡”、“木头人”等都是具有一定趣味性和运动目的性的游戏,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加以选择。

3.小学体育教师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体育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操场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感较小,这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优势,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应加强积极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学生体育技能、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使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中应强调情感投入,通过情感因素影响学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3]。鉴于此,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情感因素,对培养学生意志力、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学生期末体育考核与评价中,传统教学评价一般多采用“体育达标式评价方式”,“立定跳远距离在一米以上及格”;“30米跑步时间在8秒内及格”;“轻物掷远在12米(男生)或7米(女生)以上及格”等等。上述过于定量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并不科学,学生个体体质之间具有极高的差异,一些身体素质水平较强的学生即使学习中并不努力,也可以轻松获得好成绩,而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即使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难以及格。针对这一现象,小学体育教师应采取全面化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质情况、考核成绩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从而科学、系统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运动习惯与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爱好,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永明.以生为本激发兴趣灵动课堂--小学体育实施兴趣化教学之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5):138-139.

[2]曾长乐.论非智力因素在小学体育中的启发与培养——以兴趣、意志力为例[J].武术研究,2016,1(7):141-143.

[3]潘永逸.兴趣指引,方法保驾——小学体育高效教学构思[J].新课程·小学,2017(4):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小学体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