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校大一新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01-27 18:18李子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德育工作

李子健

摘 要: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高校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整个社会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一些没有经过删选和审核的信息也会直接在互联网上传播,给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冲击。因此做好大學生一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一新生 德育工作 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转型期高校大一学生的普遍特征

1.网络占有时间大幅增加

高中生由于学业繁忙,上网时间有限。高中毕业走进大学之后,其业余时间大幅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也大大增加了大一新生的上网时间。①目前高校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几乎都能保证每人一台便携式电脑,因此时间和物质的保障为其上网提供了诸多便利。除此之外,大一新生初到陌生城市,人际交往能力尚未成熟,随着高中高压式学习氛围的消失,新生不得不将部分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上,网络占有时间也随之大幅增加。[1]

2.大一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思想意识形态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又是整个未来社会发展的保障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整个大学四年期间是学生行为习惯不断养成和趋于巩固的阶段,因此做好大一新生的德育工作不论是对其个人发展有重要作用更是未来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来看,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年龄阶段已经逐渐接近“00后”。这部分群体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较“80后”“90后”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重要一点是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对于相关事件的价值判断不够准确,在这种大环境下,可见德育工作对于大一新生的重要性。[2]

3.新兴媒体的出现影响着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

目前高校大一新生的年龄正处在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其自我认知和社会感知能力较弱。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模式的创业平台的不断兴起,给大一新生很多新鲜感和未知感,因此会导致其不断尝试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遨游。微信、微博和一些便捷有趣手机APP不断发展,给大一新生又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世界。由于其年龄尚小,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不当的网络言论势必会对其价值观和心理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其思想走向极端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所以上述现象都可能会造成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

二、大一新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大部分的德育教育主体分类两大类,一类是专职辅导员,另一类是高校的德育教师。从德育教师的角度来讲,很多高校的德育教师的年龄分布不合理,年轻老师相对较少。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年龄大的老师往往延续着其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不能迎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较难接受其教育内容,难以达到德育工作的理想目标。学生辅导员在其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存在问题。首先是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问题,高校专职辅导员大部分是以管理为主,因此其教育成分的含量也就随之降低,其工作的大部分内容都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日常琐事,难以开展非课堂式的教育模式工作。

2.教育客体存在的问题

大一新生初到大学学习生活,还未能了解大学和高中的不同,新鲜感、未知感仍然存在。由于不存在如高中时期的升学压力,其学习热情也有所下降。就德育教育内容来讲,大一新生往往不陌生,因为小学期间有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有近代史课程;高中又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对于这些“老生常谈”的教育课程往往难以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大一新生的德育教育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对于课程考核结果的宽松也使学生难以得到重视。[3]

三、加强高校大一新生德育工作的对策探索

1.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能效

首先转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使其意识到大一新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从大一开始加强新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讲要转变观念,课堂教育要时刻迎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最前沿的政治理论知识,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得新生的德育工作达到实效。其次作为高校辅导员来讲,要认清自身的职业定位,在众多学生当中,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大一新生由于身份的转变对高校充满好奇和未知,因此一年级新生的德育工作更容易进行,这对辅导员职业本身的教育功能定位也提出了严格要求。[4]

2.丰富德育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德育教育模式也发生着改变。但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这种变化仍然存在单一、片面的现象。就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来讲,随着年级的上升其心理状态趋于逐步的平缓。因此对于新生的良好德育教育往往能够得到明显的效果。传统的教育方式停留在课堂上,所以单一的课堂教育不能迎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对于德育教育模式要突破传统的课堂,其教育内容的承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公寓内的德育教育,社团、学生会、主题班会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实习实践、青马活动中的德育教育等等。

3.利用互联网,建设大众的教育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时间出现大量占有现象,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挑战。作为教育者来讲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及时开展网上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联合高校里的信息中心及时创建符合自身高校特点的德育教育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以APP的形式存在还可以以网页的形式登陆,其教育考核的结果也可以并入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

注释

①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 闫艳丽. 考试与评价 2014年08期。

[2].论德育教育中的情感培养[J]. 朱海滨.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15期。

[3].浅谈德育教育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影响[J]. 于秀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0期。

[4].浅谈辅导员如何在学生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J]. 王欢.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5年07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内隐自恋大一新生恋爱态度研究
大一新生班委选拔与培养
大一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研究
浅析大一新生人格与公选课成绩的关系
大一新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