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

2018-01-27 18:31高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戏曲传统文化

高霞

摘 要:中国戏曲以虚拟的时空、刻板的程式以及写意的手法在世界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它诞生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长期在民间活动,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精神上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特质。中国戏曲音乐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其程式性,程式性主要表现在对戏曲表演中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严格规范和组织。程式是民间日常生活动作的提炼和升华,故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有一定的联系。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对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进行阐述,描绘出戏曲音乐民间性表征,鉴赏戏曲表演和音乐中的程式的审美情趣,架起中国戏曲的民间性特征和程式性特征两者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戏曲 民间性 程式性 戏曲程式 传统文化

戏曲深深的扎根在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以极具中国特色的表演模式最大程度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满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人民的精神需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联系,具有非凡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其表演内容与念唱语言来源于民间社会,和民间方言、民族音乐、民俗文化、民间传统密不可分。[1]

一、中国传统戏曲的民间性

1.戏曲的起源、传承和发展都在民间

要分析戏曲的民间性,首先是因为戏曲来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戏曲的民间性特征在戏曲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刻在戏曲的基因里,之后无论戏曲如何嬗变和发展,其民间性永远都无法摆脱。

中国传统戏曲是民间音乐长期发展的产物,其萌芽早在上古时期原始社会的巫祝活动、祭祀仪式中就已经出现,在经过了约三千年礼乐文化和俗乐文化的长期孕育阶段后,直到宋元明时代才在对民歌、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滑稽戏诗歌以及杂技等几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形成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戏曲。在传统戏曲兴盛的宋元明时代,无论是烟花柳巷,还是穷乡僻壤,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便有戏曲的上演。潜移默化地,中华民族形成了对戏曲无法代替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依赖。倘若问,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华大地是全民性的,代表了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那便只有传统戏曲。戏曲在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都广泛传播,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2~8]

戏曲缘起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其本质上是一种描绘、反映、戏说现实世俗生活的民间文艺,并与中国古代民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合在一起,演化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大众娱乐。从而,戏曲与中国传统民间社会文化的各方各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时代背景下的礼仪伦理、政治制度、时代潮流,比如社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审美认同、民风民俗,等等。

传统戏曲在其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剧种始终没有脱离民间,而是不断包容地吸收、借鉴其它各种民间艺术的可取之处,始终保持着民间性的特征。

2.戏曲与民间语言密不可分

戏曲缘起于民间,其创作者、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来自于民间,民间语言作为一种集体普遍使用的语言形式,是民间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是古代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表情达意、双向传递信息、表达精神信仰的主要方式。民间语言中蕴含着古代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与民风民俗变迁,是后世探究古代社会发展尤其是民间生活变化的具体依据之一。

而戏曲语言天然来自民间,中国传统戏曲自诞生之始就与民间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历史,从最初的萌芽时期中作为表达民众祈愿的主要方式的戏曲,其形成和发展便根植于民间大众的语言方式。此后,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也给戏曲持续注入养分。戏曲作为口头性的表演艺术,民间艺人在舞台上进行角色表演和说唱念白的演出,具有口头性。古往今来,戏曲表演的传承基本上是依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在师傅传授念唱做打时必须通过口头性的语言。戏曲的表演者基本上出生于民间,他们在表演或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带有明显的口头性与民间性特征,他们又是基本上只会运用口头表演来传播戏曲,这决定了在戏曲传授过程中民间口头语言的重要作用。戏曲表演的受众绝大部分只是普通民众。作为古代为数不多的全民娱乐方式,戏曲是呈现给普通人民群众的戏台说唱表演,它依托于普通百姓的捧场,其使用语言具有民间性,为了宣传的便捷有效,通俗易懂的民间语言成为首选的话语体系,这些通俗直白的民间语言缩小了台上的戏曲表演与台下的观众戏曲观众之间的距离。中国传统戏曲与民间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戏曲的发展无法脱离民间语言,民间语言也借助戏曲表演的传播扩大其影响力。

这些蕴含着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生动活泼的各地民间语言在戏曲中能够让观众感到亲切和轻松,提高了戏曲表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传统戏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表演的故事情节愈加丰富、曲折,扮演的人物形象也趋于生动、充实。

3.戏曲由民众集体创作

历史上的任何一段传统戏曲的诞生,具有明显的集体创作的痕迹。中国传统戏曲是由曲艺说唱、民间歌舞、杂技等嬗变而来,代代相传,代代进化,无法考证作者是谁,也没有关于其创作成形的具体时间的记载。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和艺人,自身不但是表演者,而且还是参与集体创作的创作者。[9]

通过将戏曲音乐与专业的音乐作品的创作相比较,我们发现,戏曲音乐里的每一段唱腔、曲调和织体,都不是简单的一次性创作完成的产物,而是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演化、不断完善的结果。一段传统戏曲,由此人传到下一个人,从此处传到彼处,从此时传到彼时,一代又一代艺人传承下来,传到某位艺人这里,这位艺人进行了一定的润色;传到另一位艺人那里,那位艺人又进行了一定的润色。传唱到一个地域,多少会发生演变;传唱到另一个地域,又多少会发生演变。如此循环往复,几乎每一位参与了这个戏曲表演的人都对这个戏曲产生了影响。于是就有了诸多的故事版本和演唱流派,这个过程不知经过有多少人的改进、完善和润色。也由此,尽管传统戏曲朴实无华,但在历史上却十分生动活泼、久盛不衰。传统戏曲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设计使观众们为之着迷,但后人们却无法考据确定某个作品的作者具体是哪位,因此我们不能肯定说某个戏曲作品是哪一位剧作家独立创作完成的,而只能说它是由民众集体创作,这种创作是凝聚了無数代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哪怕是在戏曲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专业的戏曲创作家也只有理解、认同人民群众的民间生活和艺术审美,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在其中体现出来,他们创作的戏曲作品才能被人民群众的认同、欣赏,同时进入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循环。整个过程既能够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在不断的群众性艺术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汤显祖、关汉卿、白朴等伟大的剧作家,谭鑫培、梅兰芳、程砚秋等伟大的戏曲表演大师,他们的艺术创作或演绎都符合这个规律。[10]endprint

4.戏曲满足民众的审美追求、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

如上所述,戏曲由民众集体创作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流传,能够突出地反映特定时代民众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偏好,从而能够反映那个时代典型的精神面貌。作为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戏曲,是表达和反映古代民众们对贤良方正、惩恶扬善、正直清廉的向往的最直接、最朴素的形式之一。[11]

回顾戏曲发展史上出现的优秀剧目,基本上都是“时代戏”,即依托一个未必真实的历史故事来暗喻当时的精神面貌,如白朴的《拜月亭记》、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幽魂》、马致远的《汉宫秋》等等。从戏剧受众的审美倾向来分析,观众如果越是能从戏台表演中感受到自己本身的形象、现实的生活,就越会感到亲切, 越会产生感染力,这种情感特别是在面对那些能表达出自己痛苦、彷徨、惆怅等情绪的戏曲表演时,会更加强烈。相反,倘若戏曲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偏离了观众们的诉求,则他们表现冷漠反感。

人民群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他们会不自觉得把戏台当作公平舆论、惩恶扬善、褒贬是非的场所,寄托了其美好生活的期望。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在其所著戏曲论著《花部农谭》里记载道,老百姓们在看完戏返家后,常常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时长甚至会延续十天半个月。他们历史知识基本上是通过看戏得来的,在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常常会把戏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作为论据。由此可见,戏曲是人民群众的精神依托,是与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精神生活及感情生活联系密切,这是传统戏曲民间性特征的又一个表征。

二、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性

如果说,民间性是戏曲在内容上的特征,那么程式性就是戏曲在形式上分辨戏曲与话剧、歌剧的最有力的依据。戏曲因程式而存在,没有戏曲程式就不可能有戏曲。

1.戏曲的程式性及其来源

学术界一般认为,戏曲程式指的是在戏曲表演中能够代指各类人物的行为和感情时所使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性动作语言。广义的戏曲程式包括戏曲文化中物质和精神的所有载体表征。而狭义的戏曲程式仅指戏曲表演过程中的对动作和精神进行抽象表达的技术、技巧。程式是数百年间千百万戏曲艺术家与观众们共同体验生活和艺术实践的抽象总结和高度概括。学术界将戏曲程式分为物质的戏曲程式和非物质的戏曲程式。物质的戏曲程式,是指具有物质实体的戏曲规范性载体,比如布帐、报子旗、画册、花篮、红罗伞、假兵、龙头杖、山石片等。这些物质实体的高度抽象化与规范化,使观众在其出现的短时间内,就可以分辨出传统戏曲与其它舞台艺术之间的差异,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对比,而这些极其明显的标志,是戏曲程式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顺其自然产生的。而所谓非物质的戏曲程式,是指那些依托物质的戏曲程式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但又没有物质实体的戏曲程式,比如戏曲艺术的唱腔、曲式、流派、节奏、师承、风格、语言、审美、习俗等寄生于物质实体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它决定了物质的戏曲程式的表现形式、感官作用以及创作方法。

戏曲程式来源于对生活的抽象概括和提炼升华。日常生活为程式的产生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某一场景、某一物体、某一动作的显著特点进行抽象总结而创作出戏曲表演者和戏曲观众约定俗成的程式。如果程式与现实生活无法对接,程式也就丧失了依据而不能表达出戏曲的艺术魅力,所以说,戏曲程式是戏曲的灵魂和本质。从日常生活中所抽象出来的程式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欣赏并传承,戏曲程式的独特艺术魅力可见一斑。戏曲文化中的每个微末的程式动作和唱腔,都可以于日常生活中寻得到它的根据和原型,尽管戏曲程式是对日常生活的进一步提炼、升华、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结果。所以,程式动作普遍比生活动作更精细、更生动、更明显、更大气。在戏曲表演中普遍出现“人实马虚”,“驭实车虚”,“步实路虚”等的戏曲程式性动作与戏台场景和音乐演奏相配合,在使演员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能促使戏台下的观众产生无尽的抽象联想。

由于程式的存在,传统戏曲的另一特征即是程式性,即不管是姿态还是步伐,唱腔还是布景,都必须要有程式化。著名戏剧家余上沅在其专著《国剧运动》一书中的举例及其生动:“旧剧中还有一个突出之点,是程式性。挥鞭如乘马、推敲似有门,叠椅为山,方巾作车,四个兵可代一支人马,一回旋算行数千里路等等都是。”哪怕是同一个动作,依照人物的不同,其程式也不同。比如小生推门有小生推门的规范动作,不管什么戏,只要小生推门,动作都是一致的;而如果是老生推门,其动作又是另一个程式。在传统戏曲中,程式性带来的好处是易学,易理解,使特点剧种的特征明显,易于区分;而其给戏曲造成的劣势是形式单一、僵化、一成不变、缺乏创新,其内容易受程式限制,无法与时俱进。而这点造成了传统戏曲极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环境,为其培养潜在观众造成了阻碍。

2.戏曲程式性在当代的发展

在当代,为了让节奏缓慢的传统戏曲艺术能够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环境,戏曲文化的传承者们从创作理念和表演方式上对戏曲进行着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其间就包括对戏曲程式的创新和变革。

戏曲程式具有约定俗成的规范,但并不是一种没有死气沉沉的僵化的模式和枷锁。因为程式本来就是一代又一代戏曲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现场气氛而逐渐探索、不断概括抽象而塑造出来的。在表演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是,戏曲表演者通过参考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和经验,塑造出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灵动的戏曲程式。杰出的戏曲表演大师诸如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等,总是能够在现有的规范之中,对现有程式进行“移步不换行”再次创造,改革、创造着程式。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代人对戏曲文化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戏曲表演程式进入到发展瓶颈,因而“继往开来、求新求变”成为戏曲程式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无论是传统戏曲的改变还是现代戏曲的创作,都出现了一些让市场认可、让观众喜闻乐见、让学者眼前一亮的戏曲程式创新。这些程式创新围绕着舞台表演,充实人物、烘托气氛。譬如新编戏曲《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片段:人物手中的皮鞭是真实存在的,可马却仍是虚拟的,这虽仍是古典戏曲程式,但根据现场特定情景把“传统趟马”进行改革創新,借鉴现代民族舞蹈程式的表现手法逐渐嬗变成“现代趟马”。这些传统戏曲程式的变革和创新给了观众焕然一新、别具一格的感觉。同时,一些新编戏曲中的现代生活动作,诸如坐电梯、接电话、敲键盘、泡咖啡等等,也积极主动得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舞蹈元素并向着戏曲表演程式方向演绎。

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而戏曲程式的创新是是戏曲创新的核心。如上所述,现代戏曲的创作中以出现了传统戏曲程式的嬗变以及关于现代生活内容的程式的崭新创作,只要我们既不囿于程式而被其限制,同时也不否定程式的艺术价值,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变化,戏曲程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必将继续凸显传统戏曲文化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中国戏曲文化也将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论戏曲程式——兼向陈世雄先生请教》,王安葵,载《福建艺术》,2012年第1期

[2]《戏剧原理》,施旭升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年版

[3]《戏曲体验论》,贾志刚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华戏曲文化学》,谢柏梁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戏曲本质论》,吕效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国戏曲艺术通论》,俞为民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戏曲表演程式的再创造》,叶建宏,载《戏剧之家》,2015年第10期

[8]《东西方戏剧进程》,刘彦君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9]《论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间的关系》,许宝东、邱立,载《戏剧之家》,2014年第9期

[10]《戏曲程式的文化蕴含与历史命运——兼论现代戏曲符号体系的建构》,郑传寅,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1]《中国戏剧史》,徐慕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曲传统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