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教师:坚持,来自心中的力量

2018-01-28 03:45
教育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援外外派张杰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登上海外的讲台,向异国他乡的华裔少年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信许多人会对此心生羡慕。但是,对于真正有过这种援外经历的教师而言,他们曾经历的酸甜苦辣,也许并不为人所知。

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来自河南省商丘市一所职业中专的张杰,已届不惑之年。他最早执教的亚虞山培青中学,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务端市,是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华人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学校共有11个年级,471名学生,其中华裔学生有170多名。

“小学四年级华语,初中二年级华语,说话,作文,拼音,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小学二年级、小学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的拼音课都得教。”张杰说,“科目多,教起来比较烦琐,可是由于人手有限,只好坚持下去。”

回想起5年前初到异国他乡工作的情景,张杰还是清晰如昨。2013年秋,他怀着期待的心情离开家乡来到菲律宾,经过培训后,和另外两位国内来的同行一起被分配到棉兰老岛的这所第一个有外派教师的华侨学校任教。

张杰任教的学校,坐落在一个步行30分钟可以从东走到西的小城镇上。所乘的车由大路到小路、一路颠簸来到了他们所任教的学校之后,大家的心都凉了。

学校仅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和国内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位于赤道线上的菲律宾,天热得让人难受。室内尽管开着空调,仍然感到汗水淋淋,一到室外,顿觉酷热难耐,简直像进了蒸笼。

怎样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张杰他们充满了迷茫。学生水平怎么样,应该如何开展教学,没有人给他们现场指导。尽管张杰有着近20年的教学经验,华教中心也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但是一切的无序和无助,还是让他们对未来没有丝毫信心。从未有过的孤独感与失落感从心中涌出,思乡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但是,援外的初心和使命,让他们选择了继续前行。

坚持:沉下心来终有收获

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代素素,大学毕业不久,凭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到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向往,舍下吃奶的孩子走出国门。当谈到在当地的教育教学工作时,代素素可谓是五味杂陈。

代素素带的班级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去菲律宾之前,她了解到这所学校一直有志愿者任教,因此便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华语水平应该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发现高估他们了。

“尽管接受过华教中心短暂的岗前培训,了解了一些关于菲律宾汉语教育的现状,岗前也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充分的备课,但现实还是出人意料。”代素素说,“菲律宾的孩子和国内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他们思想自由,行为散漫,上课会随意离开座位,说话,喝水,迟到,不写作业……”

显然,这些情况超出了她的预料。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代素素发现,这些状况的出现不是学生对老师不尊重,而是他们的习性使然。因此,她认为制定课堂规矩和口令是很重要的事情。当她喊“安”时,学生要说“静”;当她喊“嘴巴”时,学生要说“闭起来”。课堂吵闹时使用这个口令,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安静下来。

一段时间下来,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意走动、插话还困扰着代素素,但是她也看到了这些学生身上的鲜明个性,思维的活跃度与发散性。她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每天都能在课堂中有不一样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她一改往日按部就班的模式,当讲授生词时,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9个格,每个格内填写一个听到的生词。念完后,随机选3个汉字念出来,只要学生把这3个生词填写在一条线便可过关。创新了教学方法,她所教的六年级和九年级学生都爱听她讲课了,课堂纪律慢慢变好了,成了全校的典范。她还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懂得游戏规则,训练听力及华语会话能力,体会到华语课堂的趣味性。

代素素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一位叫拉曼的学生,用中文在作业本上写下了“我喜欢中国来的老师”。拉曼的母亲还用生硬的中文向代素素连说“谢谢!”一些当地的教师也纷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那种尊重的眼神让她顿时忘掉了一切不快。

振作:排除困难不辱使命

代雪峰、谢泽林也都有过一段时间的困惑。开学的时候,他们都担任多个年级的课,课时比国内多了好几倍,再加上语言不通,与本地老师交流不畅,加上生活上的不习惯,他们急得一个劲儿地掉眼泪。

看到大家心中的失落,想想当地华侨学生对他们的期盼,年龄最大的张杰明白,应该调整自我,鼓励大家一起走出低谷,干出个样子来,才不辱使命!

于是,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配合,经常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4年前,代雪峰也是丢下处于哺乳期的第二个孩子,只身去了泰国,两年后,又奉命转到菲律宾任教。她坦言,支教的生活并不浪漫,相反还有许多的艰辛和风险,但她认为,作为历练自己的国外支教生涯,无疑是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她这次带上了自己的侄女代素素,一起在三宝颜福泉寺观音学校任教。这是一所建校近50年的佛教汉语学校,校舍规整,环境幽静。学校分中英文两个系统,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阶段。周一至周五,只要不下雨,学校天天升旗,周五升旗结束后,全校师生排队到佛寺的大殿,由传禅法师带着大家一起礼佛念经。礼拜完之后,学生再排着整齐有序的队列回班级上课。

中国老师的到来,给这所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许多学生由不了解中国到熟悉中国,由不爱学中文到喜欢上了中文。尤其是当他们接受中国是他们的“根”这个概念后,许多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就更高了。以往,他们对于说中国话的爷爷辈的老人偶有不屑,现在他们主动询问“中国”的情况。这些,都使代雪峰感到有成就感。她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而自豪。

代雪峰深有感触地说:“回顾这段外派教学工作的历程,我深感海外华人学校华语教学这条路还很长很长。两年的外派工作虽不能改变太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外派教师都兢兢业业、实实在在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把自己当作向海外华裔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相信我们中国的文化就一定会在异国的土地上开出更加别致新颖的灿烂花朵。”

采访札记:向相关国家的华侨学校委派汉语教师,是我们国家大战略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综合实力逐渐强大的体现,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之一。正如几位援外教师所言,在国外教授汉语的工作,可谓是酸甜苦辣百味交集。所喜几位青年教师都以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条件远不及国内所在学校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出了值得称道的成绩,也赢得了当地华人的尊重。正如张杰在一份总结材料中所写的:用心做华教,有为才有味。他们捧着一颗心前往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尝到了收获的滋味。

猜你喜欢
援外外派张杰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的人文管理与服务模式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令人头疼的排班表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
张杰艺术作品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
谜语两则
冬天是个淘气的家伙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