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丰富老年大学课程内容

2018-01-28 17:32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熊仿杰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知识型阶梯课程体系

□ 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熊仿杰

老年学员由于文化水平、健康状况、个人喜好不同,因此求学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上海从老年学员实际需求出发,将老年教育定位为“休闲文化教育”。作者结合实际办学情况,从“知娱合璧”“古今通幽”“中西鉴赏”“长短并蓄”四个维度,讲述了老年大学应该如何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对于老年大学课程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编者的话

上海对老年教育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即将其定位为“休闲文化教育”。“休闲”,就是要强调趣味性、娱乐性;“文化”,则是强调老年教育要有先进性和丰富多彩的多元性;所谓“教育”就是要有启迪性和规范性。休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最本质的目标是提高每一位老年学员个体的生命、生活的质量。培育风范长者,要把老年学员培育成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这个基本方略和基本目标呢?我们依靠的是创建一个个由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若把课程体系比喻成一个篮子的话,那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即四个维度来思考和完善,去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老年大学的课程内容。

第一个维度,知娱合璧,康乐也

如果把老年大学的课程分成两大类——知识型和娱乐型,并在设置这两类课程时寻找一个合适的比例,那一定会给老年学员带来极大的康乐。我个人认为知识型的课程包括:文、史、哲、地、医、语、信、经。简单来说就是文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哲学类课程、地理性课程、医学保健类课程、语言类课程、信息类课程以及时事经济类课程。娱乐型课程主要包括歌舞体育、琴棋书画。主要有声乐类、舞蹈类、戏曲类、器乐类、棋牌体育类,还有书法绘画类等。老年学员对这两大类课程的认同率,最后都会体现在课堂的上座率上。假如这两类课程能够形成5:5这种比例的话,那么这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就是最优秀的课程体系。这也是我们上海老年大学的奋斗目标。假如能达到4:6,即四成是知识型的课程,六成是娱乐型的课程,我认为也是合理的区间。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老年大学已经达到了这个比例。如果知识型课程和娱乐型课程的比例是3:7,那就要引起校领导的警觉了。因为娱乐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多,难免会有过度娱乐化之忧。而且老年学员若进行歌舞等娱乐活动时间过长,难免身体劳累,可能还会出现焦虑心情。反过来,若知识型的课程达到70%以上,娱乐型课程压缩到10%到20%,也未必是好事。这种学校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老年人进校学习的积极性可能就会减弱,也不利于学校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把控好知识型课程和娱乐型课程的平衡。

第二个维度,古今通幽,明智也

“古”就是传统性的,“今”就是现代前卫性。假如这两类课程学校开得很好,受到老年学员的欢迎,那一定会激发老年学员的智慧,知古达今,成为智慧老人。所谓“古”的课程,即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的历史类课程。比如《上下五千年》《史记》《资治通鉴》等。还有国学类的课程,包括四书、五经、六易,还有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等。这些课程很多学校都在开设,而且受到老年学员的普遍欢迎。

现代化教育主要包括智能化教育,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智能化社会,传播相关智能化信息和智能化教育对老年人来说刻不容缓。现在有的家庭扫地用机器人,烧饭都是手机遥控,进家门的门锁是脸谱识别的……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老年人必然要学习如何进行智能操作。比如智能手机,很多老年人并不会使用,90%的智能手机功能都浪费掉了。现在买个烤地瓜都要用支付宝,老年人如果不接受智能化教育,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就有可能慢慢脱离社会了。

我们长三角地区的老年大学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教材编写协作委员会,编写的第一本书就是《智能手机实用教程》。由于手机更新换代很快,教材今年是最新版的,明年可能就过时了。所以我们联合编写,共同使用,每年再版一次。编好之后,要每年都聚集相关教师和专家去修订这方面的新内容,以此更好地供教学使用。

第三个维度,中西鉴赏,博闻也

所谓中西鉴赏,是从地域的角度来阐述。“中”当然指的是中国,“西”是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外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老年大学办学也应这样,西方国家的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的成果,我们要尽可能地吸收到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当中来。比如很多老年大学开设中医保健课程的同时,最好也能开设西医课程;开设汉语相关课程,也要开设外语相关课程;开设中国历史和地方文化简史,还应开设世界历史及相关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老年大学教民族音乐,也要教西洋乐;教国画,也要教西洋画……这样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就可以大大增加区域纵深跨度和文化包容度,以铺设一条文化类的“一带一路”长廊。

第四个维度,长短并蓄,规矩也

所谓“长短”是指老年大学的课程长短,每门课程必须有学制,通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每个学校在学制方面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管理规范,特别是积累创设系列的阶梯长课程模式。每所老年大学的办学情况不同,学制当然也不一样。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所学校的课程模式,他们各有所长,仅供同行朋友参考。一所是山东老年大学,这所学校是“43333”的长课程体系。所谓“4”是把整个学制设置成四个阶段,即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设置了四个阶梯,而每一个阶梯是3年,总共12年。另外一所是上海老年大学,也是设成了四个阶梯,分为基础、中期、提高和研修;每一个阶梯是2年,每个阶梯的水平是不断提升的,四个阶梯共8年;其中每一个阶梯当中还包含小阶梯。学制方面,山东老年大学是3年一个阶段,一年一招生,一共呈现了12个阶梯。上海老年大学则是一学期一招生,两年制就有4个阶梯,一个学期是一个阶梯,一共是16个阶梯。上海老年大学现有的二十几个系列课程都是这样的体系。

形成这样长系列的课程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对于老年学员选课来说,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按照每个人的基础选择不同的层次进行学习。比如说钢琴课,老年学员不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因为有的人入学前弹过钢琴,有一定的基础,那么报名时就可选适合自己层次的班级。其次,对于教师来说,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因为如果学员层次差距很大,对教学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如果学员的水平相近,教师备课、教学就会方便很多。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多层次、长课程、长系列的学习训练,能使老年大学的教育目标更加接近专业化水准。

除了长课程以外,老年大学相当多的课程都是单门的短课程。短课程一般是两年制的,一年半或者一年就是一个学期。烹饪、养花等课程都具有“短频快”的特征,而这些短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通过学科群的发展,可以转化成长课程系列。老年大学课程通过长短结合,规范化管理,可使整个课程体系实现格式化、规范化。这样的课程体系必然有利于提高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有利于老年大学有秩序地发展,更有利于提高老年学员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知识型阶梯课程体系
阶梯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良师·阶梯·加油站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艺术创意阶梯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