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28 08:49
时代金融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徐 蓉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运行特征已经发生巨大转变,我国经济已呈现多趋势发展的新特征。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热点内容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侧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新闻网资料报道,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以此取得5大类、270多项的合作成本,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形态发生了较大转变,环保要求更加严格,使得经济运行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在此情况下,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二、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一)居民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我国与发达国家、金砖国家相比,人均收入水平都处于增长阶段,这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消费占比来看,消费空间有待于提升。据相关数据测算,2016年美国个消费支出所占GDP比例为69%,而同期中国所占比例为39%,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未来外国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电商消费所占比例迅速扩大,在改善消费环境方面,还能提升居民的消费倾向。另外,居民消费将从商品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以及消费品的不断升级,都将促进居民消费空间的扩大。

(二)出口贸易有助于经济更好的发展

目前,我国出口贸易已经有了较快发展。从出口产品来看,我国有许多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打开了局面,随后会继续扩大。从出口所占比例中来看,我国出口占有率排名靠前的商品达到了31%,整体占比份额较大。从合作贸易伙伴视角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在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国际竞争力已经开始逐步提升。只有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创新能力,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经济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从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来看,我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受益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平稳状态。从过去至今的三十年时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超过了2%的水平。在未来,通过深化经济的结构状态,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此外,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经济发展的不足,更有助于整体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只有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才可以有效刺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

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区域不平衡性问题愈加凸显。现阶段,四大板块经济增速呈缓慢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要低于中西部地区,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部地区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依然以传统农业、工业、制造业为主。相较而言,中西部地区这些比例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东北地区面临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枯竭的挑战,使得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产能过剩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

现阶段,我国重工业多数隶属于资源型,且依靠便利的自然条件,使得当地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近年来,随着资源型企业始终依靠资源投入来获得经济效益,但并没有从技术层面进行有效完善,使得绿色循环经济始终得不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端产品、高技术材料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模式仍然以能源为主,造成产能过程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低质量的商品损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许多低端、过时商品已经在市场中处于常态,“山寨产品”已经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居民消费情况越来越差。在此背景下,许多消费者开始向国外购买,使得产能进一步加重。由此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商品转换为价值的资金链条处于断裂状态,很难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问题在于,商品质量问题导致信任危机,加剧了我国医药、日用品等行业出现了问题。因此,这种现象损害了国内市场,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四、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加快产业转型

改变单一产业结构,从资源型转变为绿色能源产业,推动产业机构的升级。同时,传统产业结构更应该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技术密集型发展,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此环境下,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调整产业合作方式,以产业聚集为重要依托,加强区域资源整合速度,加快成果转化协作机制。此外,建立产业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机制,以此实现资源共享。

(二)协同发展以此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因地制宜、各取所需。鉴于区域发展需要打破要素流动所带来的障碍,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政府应建立经济合作区域扶持政策,通过扶持外来行业在本地区落地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由发展较好的地区带头,并积极引入当地发展经验,以此带动本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通过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才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的相互融合。

(三)开发互联网经济,抢占互联网经济先机

互联网思维,已经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为了发展我国经济,需要互联网企业带动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方向发展。因此,先进的企业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共同抢占互联网经济发展先机。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层出不穷,但能满足大众需要,为人们所接受的成果并不多见,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其经济潜能,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