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形势下的普惠金融原则

2018-01-28 08:49吴嘉欣刘会红
时代金融 2018年27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

吴嘉欣 刘会红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开放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在普惠金融原则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有了质的进步,对于如何坚持新的普惠金融制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普惠金融制度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一、中国践行普惠金融原则现状

第一,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规划。为落实促进普惠金融原则在国内各个地区的不断推行,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普惠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普惠金融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也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三个不低于”等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的方案和指标,促进普惠金融原则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快速发展。

第二,从实践操作层次来说,普惠金融原则自推行以来,各类大中小型银行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各个地区的GDP发展增速可以体现该制度推行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大银行坚持多方合作发展,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股改不改服务三农方向,上市不减服务三农力度,积极发展三农,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践行包容性理念,坚持提供全面服务,开展综合性经营。

第三,从完善服务层面来说,以中国银行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自律组织做好银行业机构普惠金融的“理念引领者”和“资源整合者”。确立“三个面向”的市场定位,特别是整合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制度,重点服务于农民、小微企业、民生社会事业机构、小城镇开发与建设及运营企业等一系列创业型组织对创业型组织放宽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制度上的支持,鼓励小地区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内部评选政策鼓舞各网点积极性,将评选与运营制度相结合,向公众有效传播普惠金融的基础知识和理念。

第四,互联网带动普惠金融发展层面上,互联网快速便捷、成本低和多元化使其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首选工具。像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借呗、蚂蚁花呗等网络借贷平台和各类商业银行开通的APP等网络资产管理平台给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便捷的资金运营方式,网上银行、银行结算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和P2P也被运用到普惠金融原则中来。未来的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中国普惠金融制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一)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面临缺信息、缺信用、缺担保等融资障碍,银行业为其提供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内在动力不足,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力度还不够。

(二)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完善

信用信息碎片化分布,外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很多领域立法缺失或层级不足,一些抵质押融资创新缺乏配套机制。

(三)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待加强

长期积累的“刚性兑付”观念影响依然存在,“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观念仍未有效建立,风险和责任意思有待加强,尤其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人们对于金钱的观念还停留在重金主义,思想无法适应现今经济的发展速度,消费观念的落后成为滞后普惠金融原则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的着力点及对策

(一)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平衡,确保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是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某银行在冷水江试点扶持,构建“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普惠金融扶贫,开办县级养殖示范单位,为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开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经营效应明显。

(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金融普惠制的发展涉及到很多部门、行业和领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发挥社会各部门、行业、领域的联动性作用。特别是注重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体系,打造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链。一是从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在创业初期,应大力发挥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风险投资,例如现在火爆的共享单车ofo小黄车的创业初期依靠天使投资初见规模,如今掀起全国浪潮,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的前期介入作用。二是在风险缓释方面,要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及风险补偿机制,并配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的使用。三是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现在是共享社会,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形成统一完整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库,降低普惠金融的信用成本,同时完善保密系统,防止用户信息共享的同时造成信息公开,做到行业共享,把握共享的度。四是探索科技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积极运用金融科技互联网技术建设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一系列数字化服务平台和管理系统。

(三)加大精准扶贫支持力度,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坚持在十九大提出的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条件下,精准对接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需求,将重点放在乡村,重点扶贫,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扶贫方式和模式。一是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动机构向下沉,服务广覆盖和技术新突破,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是探索“两权抵押”,在乡村推广金融模式,利用抵押模式获得创业基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降低抵押标准,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最后要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制度在国内各个地区更好的发展,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历史在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我国要大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新三板市场,注重普惠金融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普惠金融才能真正服务全部的市场主体,实现普惠大众。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发展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2P金融解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