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2018-01-28 08:49孙大亮
时代金融 2018年27期
关键词:职能部门内审审计工作

孙大亮

(山东省商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近年来,各企业集团为了实现集团内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纷纷成立或筹建财务公司,财务公司的功能与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集团的重视。在财务公司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对财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一、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全国财务公司广泛分布在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商贸流通等各个行业。依托企业集团的控制优势,财务公司在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同时,向其所在行业上下游延伸,强化产融结合,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圈,不但解决产业链上外部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还提升了对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控制能力,实现互惠共赢,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目前财务公司能够开展经批准的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贷款及融资租赁、从事同业拆借、有价证券投资、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开展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业务种类十分广泛,并已发展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财务公司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对于企业单位,对审计的独立性有更高的要求。财务公司内生于集团公司,财务公司的内审部门建设也大多脱胎于集团母公司的审计治理体系,在机构设置上往往兼有其他风险管理职能,归属经营管理层领导;或者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但公司“两会一层”的治理结构未落实,造成审计部门的独立地位未有效提高,难以充分发挥内审独立评价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得不到重视

在现实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关系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抵触情绪、矛盾激化和沟通不顺畅,被审计部门出于某种原因对内部审计工作各种抗拒与不配合,造成内审浅尝辄止见好就收,或者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由于内部审计未达到工作要求,主要领导对审计工作能力存在看法和不认同,形成内审工作的恶性循环,即得不到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和配合,也得不到主要领导的支持,开展内审工作困难重重。

(三)内部审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审计部作为公司职能部门之一,其工作业绩的考核也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进行,大多由公司高管层、员工打分按比例计算来决定。这种考核体制主观因素较多,往往不能真实反应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严重影响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在职级晋升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很多优秀的内审人员都倒在了民主测评环节,导致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都不愿意去做得罪人的事,内部审计的约束激励机制形同虚设。

(四)内部审计理念落后

财务公司作为高速发展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创新在不断丰富,各类金融衍生风险也日益增多,而审计部门未能有效跟随时代的进步,审计定位仍停留在事后的监督检查职能,审计理念仍然只注重业务环节的查错纠弊,审计手段仍在采用传统的审计方式。面对繁杂的创新业务,传统的查账法、问询法等内部审计技术,往往无法穿透层层镶嵌的业务环节,无法查验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发现业务经营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实现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功能。

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

在公司治理层面,财务公司落实完善“两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机构设置上,为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直属董事会,对董事会负责,内审部门负责人由董事会任免,并在董事会下设置常设专门机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内审部门开展日常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使得内审部门能够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开展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评价活动,有效监督包括高管层在内的各个层级的经营行为。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在外部环境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与董事会、主管领导沟通的常态化机制,积极营销内审部门的工作思路,汇报内审工作动态,保持信息通道的畅通,得到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和支持;开展参与式的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保持充分的沟通,主动参与到业务流程的制定中,了解职能部门面临的困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方案,得到对方充分的信任。在内部环境方面,为内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注重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增厚内审部门的底蕴,提高内审工作水平。

(三)明确内部审计的考核机制

财务公司内审部门是公司内独立性较强的评价机构,其激励约束机制也应有别于其他职能部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应体现内部审计的特点,例如采用审计计划执行率、审计覆盖率、审计作业规范性、审计价值满意度等指标,形成内部审计绩效指标库,每年根据经营情况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综合考量审计工作绩效水平;考评者的层级和考评所占比重与职能部门有所区别,内部审计绩效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来进行考评,绩效考核部门根据其考评结果进行绩效等级的评定。完善约束评价机制,明确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内部审计行为,通过约束评价督促内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四)转变内部审计思维方式

一方面,转变内部审计重心,从事后的检查纠错审计转向参与式审计,从监察者的身份向咨询顾问的角色转变,增进部门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升沟通的效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实现全过程审计评价。另一方面,做好大数据时代审计变革的准备,信息系统是财务公司业务实现规模发展的灵魂,电子信息化的背后是数据的大爆发,传统的审计查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电子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部门需做好知识技术准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类信息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所需指标,通过繁杂的数据解析,穿透层层镶嵌,发现传统审计方式无法察觉的深层次问题,实现审计手段信息化。

财务公司信息系统的日益成熟促使业务规模爆炸式发展,在切实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适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猜你喜欢
职能部门内审审计工作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