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1-28 08:49
时代金融 2018年27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驱动

杨 帆

(营口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辽宁 营口 115000)

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正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随着外资注入、土地、人口、资源等红利不断衰减,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不断恶化、资本报酬不断递减等不利因素的出现,原有的高投资驱动高增长的效率正在不断降低。经济发展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提出要同时提升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占领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国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促进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竞相迸发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创新驱动是新形势下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能否实现创新驱动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科技成果转化。

一、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当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出台了“京校十条”、“科技九条”、“黄金十条”等地方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进的改革,都着力按照权责一致、利益共享、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不断探索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和规律的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为科研单位和个人从事创新创造营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让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展现。在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量显著增加。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创新投入大幅提高,大量高技术成果涌现,直接促进了大量成果在企业进行转化。同时,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也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研发,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新形势下,传统产业面临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不断壮大,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客观上要求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不断加强。

三是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增多。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必然会加快对外投资和合作,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向外转化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遇到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

2016年,我国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407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6%,近几年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但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同输出的交易额仅占技术合同交易总量的10%左右,所占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资源扎堆,但在研发出的成果转化率始终不高。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

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环节多,转化时效性得不到保证。技术类无形资产实行与一般国有资产实行相同的管理模式,对外投资需完成投资行为、国有资产使用、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等审批程序,环节复杂,流程时间长。二是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必须上缴,科研单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三是技术成果评估定价难,价值评估缺乏科学有效的体系。四是科研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重基础,轻应用”等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得到重视。

(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可转化性不强

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成果的成熟度尤为关键。但是,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小试成果,想实现产业化还需要进行中试和孵化,提高成果的成熟度,达到产业化条件。这一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但是,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不具备中试熟化条件,而成熟度较低的成果由于前景不明朗,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对其投资意愿较低,这种现状造成了科技成果在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缺位问题。

(三)企业进行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研发经费总额日益增长。但是,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着投入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是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低,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93%,不足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平均值的一半。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活动弱化,世界主要国家的企业研发支出中科学研究占比普遍在20%以上,而我国仅为3%,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原始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同时,我国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依然很低,仍有七成左右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开展研发活动,没有进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四)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不发达

科技中介机构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中介机构能够有效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转化成本、缓解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但是,我国严重缺乏综合实力强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投融资咨询、信用评价等机构。目前,本土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普遍存在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制,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能力,同时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政府通过促进孵化器建设等方式,搭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直接应用。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形成创新同盟。政府还应对大型企业的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情况进行管理,有效评估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从而不断调整政府创新扶持的布局,使全社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更有效率。

二是促进科研创新和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引导科研人员确定研发方向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将研究重点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联,开展产业化可能性更高、具备市场前景的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促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

三是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培育综合能力更强的科技成果中介机构。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加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介行业扶持的力度,通过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科技中介行业,发展更多专业能力更强的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中介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果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