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8元到2.13亿元的跨越
——华夏集团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8-01-29 15:28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华夏企业

王 浩 见

(中共威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山东 威海 264200)

短短16年的时间,华夏集团从一个投资48元、年销售2000元的个体手工作坊,发展成注册资金2.13亿元、拥有职工3000多人、年销售收入7亿多元、上缴税金3000多万元的民营企业集团,创造了白手起家的神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华夏集团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奥秘何在?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试图揭开其谜底。

一、有悖“常理”的经营之道

华夏集团的经营决策有些不按“常理”出牌,但总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超常决策,华夏集团才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走上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轨道。

建筑市场萎缩上建筑机械。1994年,通过生产水泥制品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夏春亭,考虑到水泥制品市场区域狭小、产品附加值低,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夏春亭准备发挥多年经销建材形成的市场网络优势,上马建筑机械。这时适逢国家为抑制经济过热,开始紧缩银根,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建筑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有的企业还因此而倒闭。因此,周围有不少的亲戚朋友持反对意见。夏春亭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建筑市场萎缩是暂时的,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建筑机械企业不景气正是我们招聘人才容易的时候,也是建设成本最低的时候。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开始了向建筑机械行业的拓展。创业的实践证明,夏春亭的决策是正确的。正是抓住了建筑机械市场处于低谷的机遇,凭着私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夏春亭很快招募了一大批建筑机械方面的技术工人和销售人员,迅速投入了生产经营,积累了生产和销售建筑机械方面的经验,为市场复苏后的大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经营红火时开始“瘦身”。由于市场的多元化,许多企业往往热衷于实施多元化经营,华夏集团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夏春亭凭着一股敢干敢闯的劲头,先后开办了14家企业,涉及建材、机械、建筑、贸易、酒店、广告等行业。夏春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制约,以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企业很难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竞争优势,样样干只会样样松,他从一些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因患了“多元化早熟症”而被套牢中汲取教训,未雨绸缪,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修剪树杈”,逐步把尚有盈利能力的辖属企业剥离,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在建筑机械行业耕耘,培育塔机这个主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一着,很快使华夏坐上了威海塔机头把交椅,随后又成为中国的“塔机之王”,华夏塔机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多元经营涉足“陌生”领域。经营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禁区:不随便涉足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2001年,在建筑机械行业站稳脚跟的夏春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向药业进军,抢占高新技术市场。夏春亭认为,小市场,小企业;大市场,大企业。塔机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全国市场容量只有五六十个亿,仅占药品市场容量的1%多一点。华夏要做百亿企业,固守塔机市场肯定不行,必须寻求培育新的增长点。经过多方市场考察论证,夏春亭把目标瞄准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的医药行业。他坚信,有这几年企业管理的经验积累和资本积累,进军药业机遇大于挑战。2001年,华夏集团在不断开发高档塔机及其它建筑机械产品,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注册成立了华夏药业有限公司,掘金医药行业。目前,华夏药业开局良好,今年将有13个产品陆续投放市场,预计七八年后,药业销售收入将超过建筑机械,成为华夏的主导产业。

二、视牌如命的品牌意识

夏春亭坦言:华夏集团之所以能有今天,关键是铸造了“华夏”这块金不换的品牌。他认为,像塔机这样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入门槛不高的产品,只有实施品牌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创立品牌。质量是名牌的基础,名牌产品首先是高质量的产品。从最早涉足的水泥建材制品到现在的塔机、药品,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华夏集团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设立了检验、入库、加工、组装、检验发货五道质量关卡,每道关卡都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安排了10多名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各个环节的监督,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一律不准进厂,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并将质量考核情况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调动了员工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严格的质量管理,使华夏的产品顺利地通过省级、部级技术鉴定,1999年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华夏塔机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全国建机行业名牌产品”称号,华夏集团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靠优质的售后服务提升品牌。优质的售后服务是弥补产品不足的一种补偿,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华夏集团在狠抓生产环节产品质量的同时,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让用户买着放心、用着舒心,塑造提升“华夏”品牌的优质形象。他们建立了用户档案,华夏塔机销售到哪里,售后服务就跟踪到哪里。为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华夏集团在全国设立了300多个销售服务办事处,配备了320台售后服务车,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他们为华夏塔机投保了1亿元的产品质量险,并对外承诺:华夏产品实行终生保修,对用户的意见和要求保证在24小时以内做出答复。1996年,河北一用户的塔机由于违章操作,出现故障,工地停工。由于当时的售后服务网点少,需从总部派维修人员前往。接到求援电话后,维修服务人员在第二天凌晨四时赶到工地(距离接到电话不到16小时),将故障排除。

靠强有力的形象宣传塑造品牌。1996年,华夏集团准备注册“华夏”商标,但到工商部门检索时,发现“华夏”商标已被宁夏的一家省属国有企业注册,为实现商标与企业字号的统一,夏春亭不惜重金,从这家企业买回了“华夏”商标。之后,华夏集团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在全国19家省级电视台、40多家地方电视台及电台、报刊、杂志等传媒上做广告。于是,“华夏塔机,顶天立地”的广告语被社会公众所认知,“华夏”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华夏集团还十分重视企业社会形象的塑造。投资20多万元,组建了280人的华夏威风锣鼓队,重大节日庆典时外出表演,展现华夏威风;请著名词曲作家,创作了企业厂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出资赞助一些省、市级及全国性公益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三、领先一步的市场战略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华夏集团,谙练市场竞争的规律,积极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靠领先一步的市场战略,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主动。

让同行望尘莫及的产品开发。市场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适应市场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用户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华夏集团根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0多个销售网点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加大新产品开发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一方面,华夏集团不惜重金,招聘引进各类高层次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走捷径,采取与专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和“拿来主义”的办法,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新产品从开始研制到投放市场,周期不超过100天,平均每二个月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为避开中低档塔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华夏集团逐渐把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了大型塔机的研制上来。针对塔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他们又开发了混凝土泵、施工升降机、高空作业吊篮等系列建筑机械产品,拓展和创造新的市场空间。进军药业以后,华夏进一步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力度,先后与沈阳医学院、上海交大、南京药业大学等联合开发了15个医药新产品,其中国家一、二类新药6个。

宁肯让利不让市场的价格策略。华夏刚开始生产塔机时,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却受到市场的冷落。夏春亭决定,将当年生产的40多台塔机以低廉的市场价格先赊销给用户试用,以打开市场。随着产品开发能力、质量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羽翼渐丰的华夏开始了攻城掠地。他们大幅度降低老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巩固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靠不断开发的新产品拓展和创造市场,赚取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塔机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由1996年的1.57%上升到去年的14%,已连续五年产销居全国之冠。

由“产地销”向“销地产”转变。塔机是一个大进大出的产品,运输成本较高。为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2000年起,华夏集团充分发挥自己在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先后在黑龙江、辽宁、四川、甘肃、安徽、河南等地投资2亿多元,采取合资、兼并、合作等形式,建立了12个分厂,变“产地销”为“销地产”。目前,华夏集团威海以外生产厂的销售收入已占到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38%。

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夏春亭认为,管理小企业靠权威,管理中型企业要靠制度,管理大型企业则要靠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华夏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张,夏春亭逐渐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全方位塑造赋予“华夏”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营造和谐温暖的创业氛围。在私营企业,员工与老板的关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一般人眼里,私营企业中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利益是不可调和的。但在华夏集团,夏春亭却不这样想,他认为,他与员工是风雨同舟的战友,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和国有企业的职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常说一句话: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员工的腰包鼓起来,我才能赚到钱。他在进入厂区的醒目位置,制作了“员工您好”的影屏;在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走村串乡慰问员工,为员工书写春联;购置了5台收割机,帮助家在农村的员工收割小麦;投资600万元建起7层的职工公寓和能同时容纳千人就餐的职工餐厅,解决职工食宿问题;还为过生日的员工送上礼品,为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使每一位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华夏集团与招聘的每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消除员工的自卑感和后顾之忧,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创业氛围,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众多人才加盟华夏。目前,华夏先后引进了40多名博士、硕士生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才。华夏集团还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私营企业党组织,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曾几何时,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个体私营业户中较为泛滥,因之在部分人群中个体私营营业户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这种世俗的偏见,也让夏春亭尝尽了苦头。因此,夏春亭从创业伊始,就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为人处事信条移植到企业经营中,把诚信经营当作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对客户,华夏集团有诺必践,承诺的事情,即使是企业赔钱也要不折不扣地兑现。还是在生产水泥建材时,夏春亭接下一批水磨石板的活,但因天气突然降温,交货期可能拖延,他马上安排职工将产品放进锅炉里养护,虽然因此而增加了一大笔费用,但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按期交货,夏春亭认为值。对合作伙伴,夏春亭恪守信誉,真诚合作。华夏没有一分钱的三角债,7亿多的销售收入,外欠货款只有4万元。1989年,夏春亭的华夏建材公司就被授予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这在当时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私营企业,之后又连续多年被授予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文明私营企业”等称号,企业信用等级被评定为AAA级。对社会、对政府,华夏集团守法经营,诚信纳税,近3年累计向国家纳税 7160万元,被评为2002年度山东省百家“诚信纳税企业”。夏春亭致富不忘国家、不忘社会。创业以来,先后为学校、幼儿园、修路、灾区建设等捐赠600多万元。对员工,华夏集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违章的员工,无论是谁都要严肃处理。一次夏春亭的一个亲属因打架斗殴被派出所拘留,夏春亭顶住压力,按规定将其除名。华夏集团从不拖欠职工一分钱工资,对业务员的工资提成,坚持做到“两个一分”:货款到帐后,提成工资一分不等、一分不欠。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族式管理在个体私营经济创业初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优势,当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冲破家族式管理的束缚,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华夏规模的扩张,2000年,夏春亭力排众议,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岗位,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通过报名自荐、竞职答辩、民主评议,有15名年富力强的员工走上了部室、车间主任的岗位,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新面孔,连被认为是最关键岗位的财务科长都是从社会上招聘来的。现在华夏集团副总以上管理人员中没有一个是夏春亭的亲属,全都是面向社会、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对聘用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夏春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胆授权,努力搭建让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潜能。

五、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

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是创业的大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就缺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华夏前进的每一步,都深深地印上了夏春亭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烙印。

1985年,夏春亭和妻子靠仅有的48元钱买来8袋水泥,在自家院里开始加工水泥管。到1989年,夏春亭的家庭小作坊就发展成为占地1.22万平方米、拥有近200万资产、年销售额300万元的私营企业,水泥构件、预制板已分别占据了威海地区90%和25%以上的市场。做威海“老大”不是夏春亭的最终目标。1994年,夏春亭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把目光投向了生产建筑机械,并“夸下海口”:三年之内走出威海,超过“方圆”(当时省内塔机“老大”)。1997年,华夏塔机占据了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市场,超过了“方圆”。这时,夏春亭又提出要做中国“塔机老大”的宏伟目标。第二年,华夏塔机就坐上全国塔机行业头把交椅。在别人看来,夏春亭已功成名就了,家人和朋友也劝他可以歇一歇了。守摊子、享清福不是夏春亭的性格。不“安分”的夏春亭又在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向医药行业进军。2001年,夏春亭投资2亿多元,注册成立了华夏药业公司。今年将有13个医药产品投放市场,占地1500亩的华夏药业园区一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夏春亭成功了,但面对成功,他没有沾沾自喜,他说:“我一直认为我的企业还没有做好,我现在要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企业中。”他坚持每天挤出时间学习3个小时,为自己“充电”。正是这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毅力和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使华夏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2003年2月,在一年一度的企业总结表彰大会上,夏春亭向全体员工袒露了他的近远期目标:今年销售突破10个亿,2005年突破20个亿,到2018年,把“华夏”铸成世界品牌!

六、致富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2003年起,夏春亭响应威海市政府生态立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号召,开始向荒山进军,发展生态旅游业。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活动土方5692.7万立方,植树1127万棵,建成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海洋特色文化和胶东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华夏城。景区入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主题公园”,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后又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通过了国家5A级景区评审。夏春亭认为,生态旅游必须植入文化的内核,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华夏集团投资3.2亿元,与著名导演、创作团体合作,在华夏城景区推出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神游华夏》,首创了“会跑的实景演艺”,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景区观赏。2017年,华夏城接待游客200.2万人次。在致力打造威海华夏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同时,夏春亭将华夏城文旅经营模式进行复制,在福建厦门投资13亿元打造老院子景区,推出了“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和《闽南传奇》秀;在西安浐灞生态区,投资建设了文化旅游生态城,打造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驼铃传奇》秀,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在2017年第五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上,华夏文旅集团荣获“中国(行业)十大创新品牌”称号。

经营成功的夏春亭,致富不忘企业社会责任。结合打造景区,华夏集团对周边11个村进行整体改造,开发建设了占地2600亩的华夏山海城,世代居住在低矮平房的村民全部搬上楼房。1135名周边村民在景区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周边13个村集体年均获得山地租赁费64万元,近五年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14.8%。华夏集团先后荣获“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最具爱心慈善企业”等称号。2018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威海视察期间,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发展文化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华夏企业
绽放,华夏之美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