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素质教育,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2018-01-29 01:49孙先亮
中国教师 2018年1期
关键词:二中青岛课程体系

孙先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强国之梦,必须先强教育;而强教育之根本,必须发展素质

教育。

素质教育体现时代教育的规律与价值追求。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用素质教育的思想统领教育,用素质教育的标准衡量学校品质,用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向全人发展。今天,面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只有素质教育才能使学校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深化课程改革,全力营造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实现充分发展的高地和平台;只有素质教育才能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创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发展活力,实现更好地发展;只有素质教育才能让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再屈服于分数和升学的重压,而是在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信念中,在自由与宽松的教育环境中,以自己的独特智慧,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教师因此成为最幸福的人。

发展素质教育,既需要社会舆论氛围,也需要政策与机制的支持,但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校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和探索。青岛二中主动应对教育变革和创新,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

之路。

一、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青岛二中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信念,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价值追求,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尊重学生的潜质、个性和发展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生态环境。青岛二中坚持“系统教育观”、致力于“办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自觉转变育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发展潜能,才能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二、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进行现代教学改革探索,要让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成为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青岛二中借助“互联网+”,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动能转化。青岛二中坚持“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教学原则,积极推进“互联网+教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许多教学改革案例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互联网撬动教育未来—青岛二中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选首批中央电教馆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2017年10月通过教育部评审。2017年10月《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

三、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既是文化体现,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载体。好的课程结构不仅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要开设好必修课程,还要开设好选修课程;不仅要开设学术课程,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社会实践等课程,在丰富学生显性知识的同时,努力积淀学生的隐性知识。青岛二中坚持系统教育观,协同大学、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联合共建航空航天、机器人、现代加工、物联网、传统加工、生物组织培养、创客智能加工设计、新能源汽车、数学建模等十多个创新实验室。依托高端创新实验室群,青岛二中形成了四大类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即以模拟文化课程为代表的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以机器人课程为代表的技术类课程体系、以现代加工课程为代表的工程类课程体系、以生涯规划课程为代表的参与体验类课程体系。这四大类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青岛二中《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入选教育部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库。

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必须能够树立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教育价值观和评价观,更好地集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资源和条件。既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在课程建设中支持学生个性兴趣的发展;既要建设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又要支持学生的学术素养提升。创新良好的文化环境,运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聚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全面提升学生学术素养,青岛二中与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401医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机构,共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带着研究课题到基地开展研究,得到基地导师的具体指导。截至目前,青岛二中共聘请基地导师100余人,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开展的课题研究400余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超过1000人次。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二中“起航计划”中,聘任了32名专家作为首席专家、33名博士(硕士)作为助理导师。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中心—青岛二中“金种子”计划中,聘任了28名相关行业专家作为首席专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从根本上牢记,人是教育的主体,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才能获得教育的真谛,使每一个孩子成为其自己,成为一个有着自由思想的终身發展之生命主体。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中青岛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