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而行: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2018-01-29 01:55程波
中国教师 2018年1期
关键词:师德制度活动

程波

人无德无以为人,师无德无以为师。加强师德建设,无论是对于学生、教师、学校还是国家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重大建设工程,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师德建设,近年来,逐步完善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划定了师德“红线”,建立了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塑造了一大批当代教师楷模,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目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指出改进的有效路径。

一、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容的空泛化

以师德制度建设为例,近年来,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师德的制度建设上煞费苦心,各项制度也日臻完善。如师德培训制度、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评优表彰制度、师德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于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少制度却往往成了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地,制度也失去了它的应有之义。如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里都包括“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其中的“德”“廉”就是指教师的师德考核,然而有些学校只考核“勤、能、绩”三方面内容,其余方面几乎都象征性地打满分。师德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必须看到,内容的空泛化正在让师德建设变得可有可无,或者高不可攀,乃至逐渐边缘化。

2.活动的形式化

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师德建设活动不可谓不丰富,场面不可谓不热闹。如师德演讲比赛、“最美教师”评比、师德学习会、先进人物讲坛、师德宣讲团……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的确实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看到,有不少活动安排上比较随意,注重形式,过度重视宣传和说教。比如,仅限于读报纸、学文件,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把师德建设当成单纯的“规定动作”,却很少对学习效果进行关注,同解决教师思想问题的实际相脱节。有些活动甚至存在明显的功利倾向,比如,现在进行“最美教师”评选时,流行通过微信投票,为了得票更高,有的教师在同事朋友圈拉票,有的教师动员家长群拉票,有的教师甚至花钱刷票。这样的道德模范评选,拼的不是教师的师德水平与实际表现,而是教师的人脉关系,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苦笑不已。因此,形式化和功利化的活动对师德建设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3.效果的“伪内化”

当前,师德建设正在积极开展,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了一些师德滑坡的现象。有的教师思想不稳,“那山还比这山高”,患得患失,牢骚满腹;有的人捧着教师饭碗,打着个人算盘,“校内养精蓄锐,校外满头大汗”,将本职工作当成了“第二职业”;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自尊、自重、自爱精神缺乏,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爱生观……在每年进行的师德问卷中,在提到“您有没有从事过下列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活动?”时,100%的调查对象都选择了“无”。这些事实表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让师德建设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二、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在师德建设上,教育部门和学校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為什么不少教师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低效的师德建设貌似内容详实、形式丰富,实则空洞无物、脱离实际、远离教师、不接地气,导致缺乏人气。要让师德建设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必须不断探索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地而行。

1.制度建设:落地扎根

师德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然而,制度的生命和权威在于落实与执行,只有将制度“落”在学校实际,“扎”进教师心里,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充分彰显制度的生命力。所以在师德建设中,制度建设能否落地扎根,无疑是师德建设是否行之有效的关键因素。

第一,决策力是制度建设落地生根的前提。在制定和落实相关师德制度时,一要科学决策,明确目标;二要以人为本,符合民意和实际;三要便于操作,确保可行到位;四要齐抓共管,上行下效。比如,我校在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若干管理办法》时,学校成立了领导团队,团队就“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怎么去”等师德建设的几大核心问题,展开集体研讨,客观把握现状,明确工作目标;接着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在此基础上,明确《管理办法》的“五大着眼点”:师爱行动、师德学习、人师规范、宣传表彰、风纪督查;狠抓两大“着力点”:慵懒散漫和违规带生。

第二,执行力是制度建设落地生根的关键。一要加强学习,分清责任。每个部门、每位教师在认真学习制度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做到在其位,履其责;二要形式多样,分解责任。比如,以某些突出问题为抓手,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等。我校在正式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若干管理办法》前,多次组织专题学习会,让制度入室入心。明确德育线主要负责“师爱行动”的实施;教学线会同年管会,主抓教学行为规范;党工线主抓师德学习、风纪督查……分管校长亲自挂帅,各部门统筹落实。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如违规带生、体罚等,学校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以上举措,我校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执行网络。

第三,持续力是制度建设落地生根的保证。《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注重刚柔相济地长效推动。刚即严格地落实师德规范,学校成立督导室,并设立学生举报箱,重视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的评估与反馈,定期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分阶段检查并及时反馈师德制度的落实情况,强化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不折不扣,不留死角;同时,加强考评与考核,培养各部门与教师的担当意识,强化结果不同、利益不同的思维,实现教师对制度的自主落实,真正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并自觉执行的准则。柔即及时地鼓励表扬,学校扁平化、精细化的年级管理制度,为及时发现并弘扬教师教育教学亮点,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对制度进行科学评价,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形势变化,及时对师德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实效性。

2.活动实践:掷地有声

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要真正发挥师德教育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充实精神之效,师德建设不仅要“入脑”,更要“走心”,要做到“掷地有声”。endprint

第一,活动主题:先声夺人。在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结合活动的目标、学校和教师实际、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困难等深入思考、精心策划,努力让活动主题落地扎根。比如,我校在籌划模范教师的颁奖典礼时,选择了“星光的感召”这一主题,意为让这些教育教学能手能够感召到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加速度”作用,这样的主题就很有“感召力”。

第二,活动实施:有声有色。充分利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得到的师德教育素材,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精心创设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方案与情境,努力让师德教育活动春风化雨,直逼人心。比如“星光的感召”颁奖典礼上,学校为获得各类奖项的教师,精心撰写了“颁奖词”。“静,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动,能点石成金,琢璞成器。这就是你们—班主任的非凡所在。你们是级别最小的主任,却担当着人生最大的责任。你们用丰富的学识和无穷的智慧引导孩子们‘及时为学兼修养,你们用完美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教会孩子们养成‘浩气薄云端的品格!现在,让我们把包含着敬佩与祝福的‘浩云奖颁发给你们,愿今日的荣耀光照未来,灿烂的笑容直到永远!”坚定有力的语言、直逼人心的描述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模范教师的师德光辉,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受到感召,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第三,自省感悟:声入心通。师德建设活动要有实践,更要有所思,有所悟。只有积极自省,才能知不足、思改进、促提高;只有深刻感悟,才能“触景生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将道德感悟、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星光的感召”活动结束后,学校发动全校教师后续推出了“我的临外往事”案例征集活动,收集师生之间难忘的、感人的“临外往事”,并在微信平台上分期推送,将师德正能量的“强音”传递得更远。对于教师来说,案例的收集过程是又一次师德自省感悟的心路历程。

3.环境文化:遍地开花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彰显着学校的个性与魅力,学校文化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依托,而师德素养则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要以此为指导,构筑立足校本、扎根生活、亲近教师的学校环境文化。

第一,寓师德建设于文化浸润中。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努力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物质元素”都涂上人文色彩,每一处景点都体现生命活力,每一面墙壁都能育心育人,着力构建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绿地文化、橱窗文化、板报文化等文化载体,使其成为一种思想的传递、道德的传承,让文化的力量成为师德建设的精神动力。在环境文化的创建上,我校在“爱生、勤勉、敬业、奉献、廉洁”这一师风的引领下,努力打造与核心精神相一致、与育人理念相交融、与学校历史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辉映的环境文化,如橱窗里的“教师心语”既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又诠释了自己的师德情怀。规划以师德建设为主题,以传统师德文化与百年校史为主要内容的雕塑文化和长廊文化……

第二,置师德建设于氛围感染中。拓展环境文化的外延,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温暖、阳光向上的工作氛围,以增强环境文化对师德建设的驱动力。比如,学校正在策划以“与微笑同行”为主题、以克服职业倦怠、坦然面对挫折、增进师生及同事情感、创造暖心环境为目的的“微笑文化”;定期收集并展出“身边的最美”,讲述一个又一个教育人普通而又感人的“爱”与“责任”的故事……

通过这一系列文化载体,帮助教师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思考、感悟、践行,让教师在润物无声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从而有效帮助教师内化道德,见心见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制度活动
“活动随手拍”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某些单位的制度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