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鱼病难治原因及管理防治措施

2018-01-29 12:46李绪岭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2期
关键词:鱼病鱼体水温

李绪岭

夏季高温季节鱼病是淡水养殖最大危害之一,近年来环保问题严重养殖环境更是日益恶化,每到夏季既是养殖鱼类高速生长期同时也是鱼病暴发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面积死亡甚至血本无归,提前预防、合理治疗是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的最佳选择,但每年仍有很多养殖户引不起足够重视导致鱼病频发久治不愈,综其原因首先是对放苗把关不严,良莠不齐的苗种质量给鱼病的暴发埋下了伏笔,随着夏季水温的升高、细菌繁殖速度的加快、加之养殖户预防意识不强、措施不力,导致疾病大量蔓延。草鱼老三病更是频频发生,再合并暴发出血性败血病、寄生虫病等,致使养殖户耗财劳神再加上有些疾病久治不愈,更是苦不堪言,备受打击。

1 久治不愈疾病特征

1.1 池塘水质较差,有害物质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超标,鱼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感染疾病很难恢复。像这样的池塘一定注意先调理好水质,否则用药治标不治本,而且用药效果极差,鱼用药后死亡下降,停药后反复。

1.2 鱼体瘦弱,抗病能力较差,感染疾病后痊愈困难,恢复时间长。注意增强鱼的体质,建议选择易消化、高品质饲料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

1.3 池塘常年不清淤,底泥过厚,蕴藏大量病原微生物,消毒不彻底,病原菌滋生快,导致疾病多发、复发。这种池塘应经常进行改底、调水给鱼类生长,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抑制疾病发生。

2 久治不愈疾病成因

2.1 诊断不准,有些养殖户把病毒性出血当成细菌性出血病防治,尽管投喂了大量的抗菌药物但抗病毒效果不佳,疗效甚微,久治不愈。应分清症状、对症下药。

2.2 寄生虫引起的烂鳃当成细菌性烂鳃防治,只泼洒消毒药,伤口愈合后又被寄生虫侵袭,疾病复发,久治不愈。应先杀灭寄生虫、再进行消毒处理。

2.3 常年累月选用一种药物预防鱼病,病菌或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导致疗效欠佳,疾病久治不愈。应交替用药,或做药敏试验针对性选用药物。

2.4 一味地认为药量越大越好,随意加大药量,外用药物泼洒过量反而伤及鱼体,造成鱼鳃及皮肤受损反而加重病情。内服药物拌服过量伤及鱼的肝脏。

2.5 疗程不够或过度治疗,一般鱼病发生,外用药物应泼洒2次以上维持药效,内服药物5~7为一个疗程,疗程不够會发生反复。有的几乎天天泼药,导致水体的藻相菌相严重破坏,反而不利于鱼病恢复。泼洒药物发挥效用后应及时解毒,维护水体藻相平衡。

2.6 鱼体肝胆不健康,有黄肝、花肝、绿肝等现象,往往因饲料发霉、过度投喂、水质过差、药物中毒等造成,痊愈疗程较长,不易治愈,应针对实际情况减食、投喂保肝药物、调节好水质等加以细心调理。

3 夏季池塘管理防治措施

3.1 适当地加深水位,让鱼类有躲避高温、安全避暑的环境,一般苗塘水深应在1.5米以上,成鱼池保持在2米左右。由于水位过深,阳光照射不到池塘底部,而且热成层的形成阻断了水体的上下对流,易造成水体分层,所以晴天上午必须开动1~2小时的增氧机,打破热成层,促进水体上下交换。

3.2 由于表层水温过高、底部水温较低,所以鱼类易于发生应激反应,在中午鱼吃食前10~15分钟开动增氧机,减少表层与下层温差,降低鱼的应激反应造成的鱼摄食不稳、窜跳现象。

3.3 高温下鱼的生理活动代谢旺盛,吃食旺盛。22~28℃水温生长最快,一旦水温超过30℃(鲤鱼)-32℃(草鱼)鱼的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饲料转化率就会降低,饲料系数就会升高,所以可以通过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等方式,使鱼类尽量处于适温范围内,利于健康生长。

3.4 高温下鱼摄食旺盛、代谢加快,可以增加投喂次数,少量多次投喂更利于鱼的消化吸收。一般每天四次投喂,间隔时间在2~3小时,掌握在八成饱左右。根据天气、水质情况适当增减投喂量。

3.5 水温高,细菌寄生虫繁殖速度快是鱼病高发期,必须保持良好水质,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定期泼洒改底调水药物,定期消毒、杀虫防止疾病蔓延。建议每次消毒2~3天后向池塘泼洒益生菌,形成生态竞争优势,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分解池塘中的含氮废物。

3.6 由于鱼的摄食量大增,再加上高温期水质易于恶化,鱼的肝胆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建议定期内服保肝利胆药物,增加鱼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

3.7 高温天气泼洒药物应注意:水温超过30℃时,应谨慎用药,水温每升高10℃,药物毒性增强2~3倍(如硫酸铜等),泼药尽量避开午间太阳直射时泼药,一般选在早上8∶00~9∶00或下午4∶00~5∶00,并注意做好增氧措施。泼药后1~2小时内应观察鱼的反映情况,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缺氧、浮头鱼耗氧量增加,缺氧浮头易发生,应做好巡塘工作防患于未然。

3.8 高温季节出热水鱼应注意:选择在清晨温度较低时进行,捕捞时收网出冲井水降温,小心快捷操作,捕捞前池塘泼洒抗应激药物。捕捞后池塘立即消毒防止疾病蔓延。由于捕捞搅动池底,耗氧增加,应预防缺氧浮头事故发生。

有人认为只要调好水,鱼就不会得病,此种论断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时水质很好,鱼病照样发生,在此建议还是养成定期消毒习惯,消毒后及时向水体补充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群,既有调水功效,又能预防疾病。

猜你喜欢
鱼病鱼体水温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