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防总201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01-30 11:42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
治淮 2018年6期
关键词:淮河抗旱减灾

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国英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国土绿化、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防总2018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

一、增强淮河防汛抗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抓好淮河防汛抗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要贯彻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实做细监测预警、指挥决策、工程调度、应急保障等各个环节工作,落实好保安全、保民生各项措施。

二要认清新形势。迄今为止,淮河已经连续10年未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沂沭泗河更是连续40多年未发生大洪水,根据洪水发生规律,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几率和风险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突发多发,气象灾害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进一步加剧。据气候趋势预测,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总降水量较常年偏多,特别是淮河中下游和沂沭泗地区偏多,部分地区将有内涝或洪涝。对此,我们要始终绷紧淮河防汛抗旱这根弦,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强化应对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三要迎接新挑战。从防洪减灾现状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看,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总体上,淮河上游河道防洪标准偏低、中游洼地易涝易灾、下游洪水出路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行蓄洪区运用仍有较多群众需要转移安置。工程体系上,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仍待健全,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防御标准仍然偏低,沿淮低洼地区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应急管理上,一些地区防汛抗旱物资、装备仍需补充,预报预警和抢险救灾水平亟需提高,防汛抗旱应急队伍有待加强,应急保障和灾害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今年各地党委和政府陆续换届,新任干部对防汛抗旱工作还不够熟悉,没有经过实战考验,加上很多地方多年未遇大洪水,部分干部群众防洪意识淡薄,防灾减灾常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亟待提高。对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保持高度警惕,有针对性地切实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淮河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一要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要按照《防洪法》《防汛条例》《抗旱条例》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将责任分解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确保所有防洪工程、险工隐患、危险区、风险点都有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全覆盖、无盲区。要及时公布辖区内堤防、水库、蓄滞洪区、防洪城市和有关重要设施的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要把落实行政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整体效能。要完善防汛抗旱督察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听指挥、玩忽职守、处置不当、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严肃问责,以铁的纪律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全面做好汛前各项准备。流域各地要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确保预案、工程、物资、队伍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汛前有限时间,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抗旱检查。针对汛前检查和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抓紧进行整改,确保在汛期到来之前消除隐患。要加快水毁灾损水利工程修复,确保汛期发挥功能。要根据工程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备齐备足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和料物。

三要切实提升预报预警水平。水利、气象等部门要进入临战状态,密切监测天气和雨情、水情变化,强化会商分析。特别要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强化城市暴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台风登陆影响区的精细化预报,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要科学调度各类水利工程。淮河流域水系纵横,水利工程种类众多。各地要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等实际情况,按照《淮河洪水调度方案》等有关方案预案要求,综合运用“拦、泄、蓄、分、行、排”等措施,科学调度水库、蓄滞洪区、分洪河道等工程,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调蓄作用和防洪减灾效益。要把水库安全度汛作为重点,完善调度运用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严格执行批复的调度运用方案,严禁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要健全防台风联动机制,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和群测群防长效机制,落实好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措施,有效避免人员伤亡。

五要统筹做好抗旱防污工作。长期以来,淮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交替和旱涝急转时有发生,“洪、涝、旱、污”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流域大型水库及主要湖泊蓄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多,蓄水形势总体较好,土壤墒情总体正常。要密切关注流域雨情、水情和可能出现的旱情,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同时继续加大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力度,精心组织应急水量调度调配,细化抗旱用水管理,保障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密切关注流域内主要河道水质状况和突发水污染事件,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做好防汛、抗旱、防污联合调度,避免出现大的水污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六要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建设。聚焦淮河流域水利发展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治淮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加快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淮干行蓄洪区调整等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汝河治理、沂沭河上游堤防加固等重点工程。要及早消除各类病险水库安全隐患,积极开展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着力补齐防灾减灾短板。

三、奋力夺取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全面胜利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军地联防、全民参与的防汛抗旱机制。流域各地要加强领导,根据政府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机构,配强工作队伍,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要加强对防汛行政责任人特别是基层新上任防汛责任人的培训,使新上任同志熟悉基本情况,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防控处置能力。

二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的各项调度命令,是防汛抗旱一条铁的纪律。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全流域上下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和国家防总批准的有关洪水调度方案,坚决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正确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切实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发挥多年来治淮整体效益,决不能各行其是、贻误战机。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确保汛期水情、雨情、险情、灾情以及防汛调度命令及时上传下达、高效运行。

三要加强团结协作。这是淮河防汛抗旱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发扬团结协作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淮河防总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和监督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队的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共享和联训联演,充分发挥部队在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淮河防总办公室要发挥好枢纽统揽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做好淮河防汛抗旱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统一指挥下,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坚决打赢今年淮河防汛抗旱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淮河抗旱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淮河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