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8-01-30 14:38韦利金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羊水产科栓塞

韦利金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羊水栓塞是产科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低,死亡率极高且难以预防的特点。探讨羊水栓塞发生的特点以及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对羊水栓塞进行有效治疗的重要内容,通过回顾分析案例对可能诱发疾病的早期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产妇的死亡风险[1]。为了解羊水栓塞发生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发生羊水栓塞病例11例作为研究组,通过回顾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具体讨论,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发生羊水栓塞病例11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0.4±1.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6±0.5)周,研究组患者均符合羊水栓塞研究标准。

1.2 方法

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病例情况:对患者的静脉血学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并对患者羊水中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8(IL-8)水平进行分析[2]。

2 结 果

2.1 危险因素

研究组患者可推断危险因素分析,9例患者产次超过2次,所占比例81.82%;5例患者选择阴道分娩,所占比例45.45%;单活胎患者共计11例所占比例100%;共计8例患者使用过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所占比例72.73%;合并妊高症患者3例,所占比例27.27%;合并产科创伤者6例,所占比例54.55%;未按时产检者4例,所占比例36.36%;早产者共计4例,所占比36.36%。

2.2 临床特点

研究组患者羊水IL-6平均水平为(31.36±4.26)μg/mL,IL-8平均水平为(25.61±6.35)μg/mL,血清PAF平均水平为(40.18±6.72)μg/L,sPLA2平均水平为(1085.25±264.37)ng/L。患者羊水栓塞发生后血清PAF、sPLA2浓度以及羊水IL-6、IL-8的平均水平有明显升高。

3 讨 论

羊水栓塞是一种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大多发生在产妇分娩期,羊水栓塞的发生率相比产后大出血或妊高症等其他并发症要小,但羊水栓塞对产妇危害极大,死亡率很高[3]。羊水栓塞是由于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羊水栓塞发病紧急,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过敏性休克、肾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等症状,且羊水栓塞在发病前没有十分典型的症状,提前预防较为困难,大多只能在患者发病后给予患者紧急抢救,尽可能保正患者生命安全[4]。

分析羊水栓塞的发生特点和危险因素对提高预防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的危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羊水栓塞的发病目前认为与部分产科危险因素相关,产妇在生产前有2次生产,或者合并妊高症、产科创伤、早产等因素都可能成为羊水栓塞的诱因,尤其在产妇产前未按时完成常规检查,更容易造成相关信息的疏漏,对分娩过程造成不良影响[5]。本次研究发现,多数羊水栓塞产妇在分娩期间都有一定高危妊娠的因素,因而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需注意,产妇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时要格外注意药物使用剂量的控制,在进行宫内检查时,尽量减少侵入式器械对产妇身体造成损伤,进行人工破膜操作前应格外注意产妇是否处于宫缩强烈时期。另外医务工作者要对产妇羊膜内压力情况等进行有效监督,分娩全程都要注意避免由于过度的按压产妇子宫或腹部造成羊水侵入患者血液循环,剖宫产过程中,应保证在胎儿出生前尽可能吸出羊水。此外产妇的产前检查对分娩期顺利分娩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再三叮嘱产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患者羊水栓塞发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羊水栓塞发生前患者均有大于2次产次、产科创伤以及妊高症等危险因素,患者羊水栓塞发生后血清PAF、sPLA2浓度以及羊水IL-6、IL-8有明显升高。由上可知,羊水栓塞的发生与患者产科创伤等危险因素密不可分,根据羊水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和治疗,对保证其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羊水产科栓塞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