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8-01-30 14:38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强迫症优质护理人员

吴 希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强迫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且患病人群也表现出低龄化趋势[1]。现阶段,临床针对这一类患者主要采取的是对症治疗,为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就很有必要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本文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强迫症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和效果展开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9.81±5.86)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7.24±5.6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以常规护理服务护理对照组患者,包括用药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等,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 系统化评估患者症状

当患者入院后,系统化评估其多方面情况,包括强迫内容、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诱发因素、临床分型、性格特点等,而这也是优质护理操作实施的一项基础条件。

1.2.2 优质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要耐心倾听,还应给予同情和理解,得到患者的信任。同时,还应熟练掌握矫正疗法与森田疗法,叮嘱患者不用过于抵抗自身强迫症状,保持顺其自然就行了,在消除患者消极心态的基础上,增强其自尊和信心。

1.2.3 认知教育

护理人员需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具体特点和转归情况,以消除其恐惧心理;鼓励向患者发泄出自己内心的痛苦,把其产生痛苦的原因给找出来。同时,还应和患者一起分析其性格特点,引导患者找出自身性格存在的问题,让其在面对自身疾病时保持正确、积极的心态,重点培养其问题处理能力。

1.2.4 康复锻炼

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后,护理人员可组织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跑步、打太极、合唱等,利用为其安排紧凑的日程,使之强迫行为减少。在活动中,护理人员还对患者积极的行为予以高度肯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1.2.5 优质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有自杀和冲动倾向患者的各项行为举动予以密切监测,积极同其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如果有必要,可采取约束带等预防性举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Y-BOCS)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其中(Y-BOCS)减分超过50%则为治愈;(Y-BOCS)减分介于20%~50%之间则为好转;(Y-BOCS)减分在20%以下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Y-BOCS)评分为(24.1±4.1)分,观察组为(24.2±3.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治愈15例、好转8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中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强迫症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一般具有很高的患病率,其发生和患者青春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障碍,虽然能意识到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举动,但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2]。针对强迫症患者施以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对预后起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是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睡眠护理等,以帮助其将心理障碍消除,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除此之外,优质护理服务还能够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强迫症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