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丘脑出血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01-30 07:31涂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丘脑脑室引流术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随病程进展易并发脑出血[1]。高血压丘脑出血具有致死及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脑血康胶囊等药物保守治疗或侧脑室穿刺联合体外引流术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只能缓解临床症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侧脑室穿刺联合体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但手术时间较长,体质虚弱者耐受性差,且血肿清除率低[2]。本研究采用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7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3例,女 15例;年龄 45~66岁,平均年龄(51.76±1.9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2.67±1.8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丘脑出血;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因脑外伤、血液病等致丘脑出血者以及存在心肺系统功能衰竭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消毒、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对侧冠缝中、上线旁2 cm处作为穿刺点,手持电钻对头颅进行穿刺钻孔,用脑室穿刺针经钻孔缓慢进针,进针深度约4~6 cm;穿刺成功后,缓慢排出血肿,用0.9%氯化钠溶液3~4 ml进行冲洗,直至冲出液体颜色变清澈;放置引流管,注射1万U尿激酶,关闭并固定引流管,4 h后打开,每日冲洗,1次/d。

1.3.2 观察组 行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消毒、麻醉,使用立体定位尺确定靶点位置,为丘脑最大血肿面中心点在头皮的对应投影点;在靶点对侧及靶点位置贴金属心电贴标记物,行头颅CT扫描再次确定靶点位置;依据CT成像确定穿刺点,注意避开血管及重要功能区;首先用手动电钻将颅骨钻孔,再将金属针芯替换为塑料钝头针芯,缓慢刺入血肿边缘区进行抽吸,同时转动针头侧孔,将针头逐步插入血肿深处抽吸;一侧完成后换另一侧靶点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结束后关闭引流管;插入血肿粉碎器对凝固态血肿进行粉碎,完成后用0.9%氯化钠溶液3~4 ml进行冲洗,直至冲出液体颜色变清澈;术后立即行头部CT检查,术后第1天向引流导管内注入2万U尿激酶和0.9%氯化钠溶液2 ml,关闭引流管3 h后打开,每日冲洗,1次/d。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血肿清除率=(术前体积-术后体积)/术前体积×100%。(2)采用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共0~42分,评分越低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3)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血肿清除率(%) 住院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38 38 tP 92.86±1.59 76.45±1.66 44.008 0.000 13.94±2.71 29.85±2.58 26.211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NIHSS评分为(37.63±3.71)分,术后为(14.84±2.61)分;对照组术前NIHSS评分为(36.98±3.55)分,术后为(25.73±3.41)分。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丘脑出血往往在患者用力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高,幸存者中多伴有不同程度言语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后遗症[3]。临床治疗应最大程度降低机体创伤,尽快消除血肿,以降低神经系统损伤,改善患者预后。高血压丘脑出血血肿通常以凝固态、半固态、液态三种形态存在,常规侧脑室穿刺联合体外引流术治疗对半固态及凝固态血肿清除率低,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4]。丘脑位于第三脑室两侧,出血破入脑室后易引发脑积水,且血肿压迫脑组织可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易对脑深部结构及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及时、有效的血肿清除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綦斌等[5]研究发现,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抽吸血肿过程中可随脑组织移动进行同方向伴随摆动,能最大限度避免引流管造成脑组织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通过抽吸液态血肿,初步缓解颅内压,有效降低脑组织损伤风险;再使用血肿粉碎器粉碎凝固态及半固态血肿,可在短时间内消除血肿,且将凝固态及半固态血肿液化可促使颅内压均匀分布,降低因局部压力过大诱发二次出血风险,对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采用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术后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综上所述,双靶点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效果确切,具有效果好、疗程短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袁淼,翟安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s1):339-340

[2]刘志罡,王瀛漪.神经内镜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3):272-274,284

[3]阮航,段发亮,罗明,等.导航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7):491-492

[4]王子德,于如同,苗发安,等.丘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5):446-447

[5]綦斌,左程,邬巍,等.双靶点微创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8):349-351

猜你喜欢
丘脑脑室引流术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