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

  • 经额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研究
    民锋经额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研究杨帆,陈华辉,许志剑,徐虎,虞凯杰,童民锋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浙江金华 321000探讨经额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的中等量丘脑出血(15~30ml)破入脑室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经额框架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丘脑穿刺组),22例仅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脑室穿刺组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27期2023-10-18

  • MRI 冠状位丘脑中间块高度在诊断双侧中线旁丘脑肿瘤中的价值
    070)0 引言丘脑病变属少见病,鉴别诊断主要依靠MRI,仅少数疾病的CT 表现具有典型特征,如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s,GCTs)密度稍高,法布里(Fabry)病[1]出现多发对称性钙化等。很多学者对丘脑疾病MRI表现进行了探索[2-8],发现仅少数病变信号或密度特殊、伴钙化或合并出血,肿瘤可具有占位效应,部分病变合并其他部位受累,大多数丘脑疾病呈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CT 呈略低密度,影像表现相似,鉴别诊断难度仍然较大

    医疗卫生装备 2023年6期2023-08-14

  • 恶性丘脑出血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功能
    贵阳550000丘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5%,丘脑血肿扩大可能影响近端结构(如脑室、苍白球和内囊)[1];约68.2%破入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30 d死亡率18.2%[2]。既往研究提出恶性丘脑出血的定义[3],并发现恶性丘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差。本研究结合丘脑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增加“血肿越过中线的距离”、“压迫内囊”定义恶性丘脑出血,进一步探讨恶性丘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并研究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功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 集2014 年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2期2023-03-18

  •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徐贞刚,刘 芳丘脑是机体重要的感觉传导接替站,来自全身的感觉传导通路(除嗅觉外),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并通过丘脑皮质轴突投射到大脑皮质[1]。丘脑含有两类主要的神经元群:抑制性的γ-氨基丁酸能(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神经元和位于后丘脑的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2]。其中,前丘脑GABA抑制性神经元伸出的轴突对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均与前丘脑GABA抑制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03

  • 64例成人丘脑胶质瘤临床特点分析
    程 岗 张剑宁丘脑胶质瘤占脑肿瘤的1%~5%[1]。儿童丘脑胶质瘤常发生组蛋白H3 27 位赖氨酸被蛋氨酸替代(histone H3 lysine to methionine substitution on position 27,H3K27M)突变,但成人丘脑胶质瘤与儿童丘脑胶质瘤存在不同的临床和分子病理特点[2]。本文探讨成人丘脑胶质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19 年4月经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1期2021-12-03

  • 丘脑不同亚核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 了解丘脑不同亚核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初步探讨其责任病灶血管及病因。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 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38例急性孤立性丘脑梗死(simple thalamic infarct,STI)患者,并根据血管分布分为丘脑前核梗死(anterior thalamus infarction,ATI)、内侧核梗死(medial thalamus infarction,MTI)、外侧核梗死(lateral thalamus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2021-10-18

  • 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丘脑扩散张量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为对象,分析了丘脑扩散张量改变特征,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27 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27 例老年卒中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16 例,女11 例;患者年龄为61~83 岁,平均(71.25±8.33)岁。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2 例;患者年龄为60~85 岁,平均(72.38±8.46)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 >0.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2021-06-18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在丘脑和海马区磁共振波谱比较分析
    所示分别采集左右丘脑区域。需确保患者体内没有磁铁类物品,包括患者体内安有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需检查的部位周围不能有金属异物残留等。因此检查时需与患者手术医师进行确认,确保患者体内的物体为非磁性物体,方可进行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前,需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取下,例如耳环、项链等物。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所得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两种资料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 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若P<0.05 则表示本次实验结果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9期2021-06-06

  •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716000)丘脑是间脑最大的一部分,其中主要成分为灰质,“Y”形的内髓板将丘脑主体分成前核、内侧核及外侧核。丘脑前部是一个包括前核和背内侧核的区域,它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区域存在信息联系,这些区域在执行功能、处理速度和工作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目前已知的受衰老影响的认知域[1]。背内侧核与内侧前额叶、外侧前额叶和前扣带回皮质相互连接,这些区域涉及计划、问题解决、工作记忆、情绪和动机相关功能[2]。丘脑神经网络对于记忆和定向注意至关重要,因此丘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3-01

  • Percheron动脉梗死临床特征
    秀芝 陈杰 魏青丘脑旁正中动脉闭塞多为单侧,当旁正中动脉解剖变异支配双侧时被称为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AOP闭塞可出现双侧丘脑梗死,在临床上较少见。AOP梗死占缺血性卒中的0.4%~0.5%[1],占所有丘脑梗死的 4%~18%[2]。AOP梗死的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和垂直注视麻痹为特征。还可能出现小脑体征,偏侧轻瘫和偏身感觉减退[1],早期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10期2021-02-12

  • 磁共振技术对丘脑肿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226010)丘脑是一个复杂的感觉器官,它是感觉传导的接替站,而且对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也有着重要作用[1]。在脑内肿瘤的所有类型中,丘脑肿瘤的发生率在4%左右,且多发于青中年人群,因为丘脑在脑中位置相对较深,加大了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困难程度[2]。丘脑肿瘤的种类较多,对不同类型的丘脑肿瘤临床治疗手段并不一致,比如淋巴瘤、生殖细胞瘤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单独予以放疗治疗,不仅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所带来的风险[3]。而且丘脑在机体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4期2021-02-10

  •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丘脑
    验,脑卒中患者的丘脑疼痛比起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等外周性神经病理疼痛,似乎更加看不见、摸不着,人们也缺乏对这种疼痛的基本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卒中患者丘脑痛病发病率高丘脑又称背侧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灰质核团,在人类这种大脑皮层发达的动物中,丘脑是最重要的感觉传导中继站。除嗅觉外,我们的各种感觉反射都要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然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形成我们的认知。丘脑痛是一种发作性、有时呈持续性顽固疼痛的综合征,通常继发于丘脑脑梗死或出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11期2020-11-30

  •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可知[1-2],丘脑出血约占整个脑出血的6% ~25%,并且症状较重,患者的预后较差,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显示,若出血部位位于丘脑后部与外侧区,则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相对较低[3-4];然而若为全丘脑出血,则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明显提升,因此需要对患者的丘脑出血部位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最终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与预后质量[5-6]。本研究将探讨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6期2020-10-13

  • 中枢性疼痛 ——丘脑
    疼痛被笼统地称为丘脑痛,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但是丘脑痛作为最典型和最常见的中枢性疼痛,仍然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关注。丘脑又称背侧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灰质核团,在人类这种大脑皮层发达的动物中,丘脑是最重要的感觉传导中继站。除嗅觉外,我们的各种感觉反射都要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然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形成我们的认知。丘脑痛是一种发作性、有时呈持续性顽固疼痛的综合征,通常继发于丘脑纹状体动脉或膝状体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或出血。虽然脑卒中患者里中枢性疼痛的发

    人人健康 2020年15期2020-08-17

  • 颅顶部体表定位丘脑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效果
    477150)丘脑出血为老年群体多发疾病类型,由于出血位置较深,且处于重要功能部位,可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进一步加剧病情,增加疾病治疗难度[1]。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实施干预,传统术式创伤较大,术中会严重损伤脑组织,且术后康复效果一般,导致其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颅顶部体表定位丘脑穿刺血肿引流术得到普及,操作简单,可经定向装置与CT图像定位辅助以保证手术安全性[2]。本研究选取92例老年丘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4期2020-06-14

  • 丘脑肿瘤的MRI鉴别诊断及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丘脑肿瘤采用MRI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进行手术病理证实为丘脑肿瘤患者82例进行MRI检查,对患者病理学诊断结果和MRI扫描结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丘脑肿瘤组织病理学确诊82例患者,其中星形细胞瘤患者34例,生殖细胞瘤患者24例,室管膜瘤患者6例,淋巴瘤患者2例,转移瘤患者8例,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每种丘脑肿瘤在MRI诊断下表现各不相同。结论:丘脑肿瘤的种类较多,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期2020-01-19

  • 交流刺激下丘脑投射神经元模型放电模式的研究
    过重点详细介绍了丘脑神经元的房室模型和放电模式研究的仿真方法. 利用房室模型,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一个新的动力系统刻画丘脑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利用Neuron和Matlab这两个软件对丘脑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情况规律进行仿真. 为了直观形象的反映出复杂神经元的放电特性,我们引入神经元的房室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帮我们很好的处理复杂神经元的问题. 在数学方程中利用常微分方程来代替多个偏微分方程等效替代,就大大减少了这种实验和计算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丘脑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3期2019-10-21

  • 卒中后抑郁患者丘脑代谢物变化特点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析卒中后抑郁患者丘脑的脑代谢物变化特点,寻找卒中后抑郁特异性的影像标志物。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卒中后抑郁患者(n=31)和健康者(n=32),选择丘脑为感兴趣区,行磁共振波谱检查,收集数据,测定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值,计算NAA/Cr、Cho/Cr值。并使用SAS 9.4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31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和32例健康人群进入本研究,两组对比发现,卒中后抑郁组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5期2019-07-14

  • 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453100)丘脑是脑皮质下最大的中继站,其纤维联系广泛,可将身体内外刺激引起的冲动整合后传递到大脑皮层[1]。帕金森病被认为与丘脑病变有关[2]。目前,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已经成为治疗顽固性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3],但DBS的目标靶核位于脑组织深部,且体积较小,因此,准确的定位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目前对丘脑形态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大体解剖或影像学解剖,但由于主观因素及图像分辨率等原因,影响到丘脑三维形态展示和术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06-14

  • 经额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发于中老年人。而丘脑出血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壳核出血,位居高血压脑出血的第二位。由于丘脑的神经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紧邻侧脑室,绝大部分患者的丘脑出血会破入脑室,因而丘脑出血在脑出血中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特别是脑室铸型的丘脑出血病人,死亡率高达70%以上。我们通过经额入路显微镜下清除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效果明显,现汇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8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并采取经额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22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减压术后躯体感觉传导纤维损伤的纵向研究
    结构改变[4]。丘脑内部含大量的上行、下行感觉纤维,是躯体感觉传导中继站,因此,本研究以中央后回、丘脑、中脑作为种子点,探究感觉传导通路相关的皮质丘脑束及丘脑脊髓束微细结构改变,分析其与CSM患者术前感觉功能障碍、术后感觉传导神经康复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间我院就诊,参考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诊断为CSM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4例,共27例,年龄30~59 (47.

    磁共振成像 2019年11期2019-02-14

  • 控制睡眠和唤醒竟是同一“开关”
    发表报告说,大脑丘脑中一小组神经元就像控制睡眠和喚醒的“开关”,既能通过产生睡眠慢波促进睡眠,也可以把人从睡眠中唤醒。丘脑是位于大脑中央的一个小区域,与大脑中的几乎所有其他区域相连,在处理感官输入信息、认知和意识方面也起作用。此前研究认为,丘脑对控制睡眠质量非常重要,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入睡和唤醒由大脑不同区域控制。此次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光遗传学的技术,用光脉冲精确控制小鼠丘脑神经元的活动。结果显示,当持久刺激小鼠丘脑神经元时,小鼠会醒来;但当以缓慢节奏刺激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4期2018-05-30

  • 丘脑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
    中枢神经影像学·丘脑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汤翔宇, 胡玉娜, 张顺, 苏昌亮, 陈小伟, 刘朝旭目的探讨丘脑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搜集16例经病理证实为丘脑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16例丘脑Ⅱ级星形细胞瘤中,13例病灶位于单侧丘脑,3例病灶位于双侧丘脑。病灶的形态分两类:形态规则、边界清楚(7/16)和弥漫性生长、边界模糊(9/16)。常规MRI信号分两种:信号均匀的实性肿块(12/16)和信

    放射学实践 2017年10期2017-10-24

  • 以嗜睡起病的单侧丘脑梗死1例
    以嗜睡起病的单侧丘脑梗死1例郭宝荣 姚莉莉 燕柯丘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丘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丘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约占缺血性脑梗死的3.1%~4.4%。丘脑体积较小,结构复杂,核团众多,不同核团具有不同功能,使得丘脑梗死时临床表现各异。少数丘脑梗死可以表现为嗜睡,甚至昏迷,多常见于双侧丘脑旁正中的梗死,但单侧丘脑梗死也可出现嗜睡,本研究现报道1例以嗜睡起病的单侧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约10年前因脑出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4期2017-09-15

  • 基于DTI丘脑分割的新方法*
    蔡晓东基于DTI丘脑分割的新方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 深圳 518000)许东峰 雷 益 夏 军林 帆 何 品 蔡晓东目的利用概率跟踪算法的原理对DTI序列进行处理,得到丘脑分割图谱,为研究丘脑与皮层的连接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常规T2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分析,利用概率跟踪算法对其进行计算,得到丘脑分割图谱。结果获得的丘脑分割图谱被不同颜色分成七个部分,分别显示与七个头脑皮层分区的连接方式。将丘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4期2017-05-17

  • 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初步研究
    114000)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初步研究梁健 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CT室 (鞍山 114000)目的:分析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方法:选择本院在近3年收治的丘脑肿瘤患者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症状。结果:60例患者经过MRI诊断,并且研究按照患者组织病理分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可见的星形细胞瘤16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生殖细胞瘤18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转移瘤16例,没有显著的占位效应。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5期2017-05-05

  • 睡眠梭产生机制及功能研究进展
    同表现。其产生与丘脑核团关系密切,但丘脑外核团也参与调控。睡眠梭在睡眠稳定、学习记忆、脑发育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睡眠梭重要特征、产生机制及重要功能在近年的研究进展作综述。睡眠梭;脑电;睡眠;综述脑电睡眠梭(Spindle)是1935年Loomis等首次发现,距今已有80多年。Spindle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较深入,其也是目前了解较多的脑电形式之一,但至今对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及重要作用仍不明确。近年来此节律研究又开始出现新的热潮,本文将对这一重要脑电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4-02

  • 认知功能障碍在丘脑梗死后的改变
    的并发症,而其中丘脑梗死的影响最为显著。梗死后脑神经功能损害的部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早期丘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临床特征主要仍为记忆力障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和行动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所以丘脑梗死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师们的重视,故本文对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具体下降改变情况做一综述。[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丘脑;记忆障碍[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2-01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期2017-03-31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丘脑—皮层通路的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丘脑—皮层通路的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刘 丹,曾献军*,周福庆,李声鸿,蔡凤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目的 利用静息态fMRI技术,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丘脑—皮层通路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 25例PACG患者(PACG组)和22名性别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静息态fMRI。将双侧丘脑的各7个亚区作为ROI,分别为初级运动、感觉、枕叶、前额叶、前运动、后顶叶及颞叶丘脑ROI,与全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2期2017-02-22

  • 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田正丰 芦明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田正丰 芦明目的探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1例(观察组),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9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室外引流时间、中线移位复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浙江医学 2017年1期2017-02-14

  • 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462000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卢 璐河南漯河市中医院放射科 漯河 462000目的 探讨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8例经临床证实为静脉窦血栓引起的丘脑静脉性梗死,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进行MRI平扫、DWI和SWI检查,均经DSA确诊。5例双侧丘脑、基底节区长T1长T2信号;1例双侧丘脑长T1长T2信号,伴胼胝体膝部短T1信号;1例双侧丘脑、基底节区长T1长T2信号,伴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4期2017-01-17

  • 24例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MR特点分析
    ,张菁24例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MR特点分析舒红格,周舒畅,李丽,张菁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的MR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特点。结果:肿瘤性病变5例,病毒性脑炎7例,代谢性病变肝豆状核变性4例,急性动脉性脑梗死5例,脑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双侧丘脑静脉性梗死3例。MRS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弥散受限;ESWAN对顺磁性物质敏感;MRV可直观显示脑静脉。结论:双侧丘脑对称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5期2016-12-28

  •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幼玲, 席春华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刘晓亭,唐敏,朱幼玲,席春华丘脑损伤后会出现各种记忆功能的障碍,Morris迷宫测试发现通过电刺激大鼠的丘脑前核深部,可明显改善记忆功能[1]。同样的方法电刺激癫痫患者的丘脑前核深部,也可以使受损的记忆功能得到显著提高[2]。目前的解剖已证实丘脑前核与海马、扣带回之间存在往返神经纤维联系,并且参与形成Papez环路,故丘脑前核是参与记忆过程的重要部位之一[3]。丘脑前核损害引起的记忆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空间工作记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8期2016-09-19

  • 健康成人丘脑体积的磁共振研究*
    007)健康成人丘脑体积的磁共振研究*张华1,谢兴国1△,黄小华2,肖如辉2,白桂芹1(1.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四川南充6371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南充637007)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健康成人丘脑体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及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寻找与丘脑体积改变相关的线性测量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E3.0T核磁共振仪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期2016-09-08

  • 丘脑-皮层动态功能连接特点和性别差异
    400038)丘脑-皮层动态功能连接特点和性别差异季冰1,2,张仁杰1,张久权3,聂生东2(1.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200093; 2.上海理工大学 医学影像工程研究院,上海200093;3.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放射科,重庆400038)摘要:利用丘脑-皮层连接的动态特性估计男性和女性丘脑-皮层功能连接的不同状态,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性别对于动态丘脑-皮层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男性和女性中各自发现了9个动态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6-0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特点。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36例作为患者组,3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采用1H-MRS检测双侧丘脑的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比较两组NAA/Cr、Cho/Cr值并分析其与发病年数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双侧丘脑NAA/Cr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双侧丘脑Cho/C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7期2016-05-14

  • 特发全面性癫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之前有研究推测丘脑皮质环路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通过MRI新技术的研究,发现了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可能影响癫日发作的产生和传播。常规MRI未能发现异常改变,而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及静息态功能MRI的多模态MR新技术可从结构、体积及功能三方面发现该环路的异常改变,就其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特发性全面性癫日;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Int J Med Radiol,2016,39(5):505-5081 基底节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03-09

  • 孤立性丘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州 450000丘脑是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之一。传统上,丘脑梗死区域可分为前部、旁正中部、下外侧部及后部,分别由丘脑结节动脉(tuberothalamic atery)、丘脑穿动脉(thalamoperforating atery)、脉络膜后动脉(posterior choroidal atery),丘脑膝状体动脉(thalamogeniculate atery)供血[1]。这些动脉起源于同侧的大脑后动脉及后交通动脉,并存在一定的变异。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8期2015-12-18

  • 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域的损害
    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域的损害张爱娟张爱元1辛艳平2(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潍坊261041)〔摘要〕目的探讨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损害。方法选择发病3个月的首发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丘脑梗死15例,健康对照30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WAIS数字广度测验量表(DS)、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快速词汇测验量表(RVR)、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和积木测验量表(BD)的测定。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0期2015-12-15

  • 丘脑卒中3例报告
    庆 400700丘脑是大脑皮质下辨识感觉性质、定位和对感觉刺激作出情感反应的一个重要神经结构,是大脑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参与对运动平衡的调节。临床上丘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梗死的3.1%,而丘脑出血发病率较高,约占脑出血的20%~25%,受损时感觉障碍是其最主要最突出的症状。由于丘脑体积较小,病变时常同时影响多个神经核团,这对于单个神经核团的功能很难研究,本文搜集了临床中遇到的3例丘脑微小病灶卒中,包括2例脑出血和1例脑梗死,希望能对丘脑神经核团的功能研究起到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2015-09-19

  • 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2]中发现脑干和丘脑部位的卒中比其他部位的卒中后疼痛更加剧烈。然而丘脑卒中和丘脑外侧卒中后痛在临床中是无法辨别的[13]。CPSP 常被描述为烧灼感、疼痛、挤压、针刺、寒冷、撕裂感[9],这些症状常会随着寒冷的环境、心理压力、热度、疲劳或身体运动而加剧。在延髓外侧梗死的病灶影响同侧面部和对侧躯干或四肢。半身疼痛的患者多见于丘脑梗死的患者[8]。几乎所有神经性疼痛都是感觉的低敏感性和超敏反应的互相影响的结果。事实上,CPSP 的临床特征类似于其他的中枢和外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期2015-08-15

  •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关键词】丘脑;电极;手术【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54-02脑深部的电极刺激疗法主要应用的技术是三维立体定向,将变频较高的电极置于脑深部的丘脑核团,同时将刺激器与之相连接,刺激器主要设计在病人的胸口位置,另外还有相应的控制装置,可以对相应的因素进行调节,从而调整到最佳的一种工作状态,对病人的神经中枢进行有效的刺激,进而对病人相应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在较长时间之内对病情进行有效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5期2015-05-30

  • 植物状态患者中央丘脑颅内电刺激促醒
    植物状态患者中央丘脑颅内电刺激促醒董月青,张赛,陈宝友,李建国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关键词】丘脑;电刺激;植物状态;促醒【中国图书分类号】R651.1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主诉:电击伤后昏迷1.5年。现病史:患者1年半前,电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具体时间不详,被人发现后给予心肺复苏,后送至当地医院,给予生命体征支持,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营养,保留尿管及抗炎及神经营养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但仍持续昏迷。在1.5年的病程

    武警医学 2015年3期2015-02-25

  • 丘脑枕核参与情绪信息加工的多条通路
    097)1 前言丘脑枕核(pulvinar, PV)是丘脑后部和背外侧一个大的神经核团。它位于外侧膝状体的后部、中部和背部, 部分覆盖上丘并包围上丘的上丘臂。丘脑枕核的体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增大, 在人类大脑中达到最大。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 丘脑枕核是丘脑中接受视觉输入的最大神经核团,几乎占了整个丘脑的2/5; 而对于啮齿类动物或者是某些小型哺乳动物来说, 丘脑枕核可能并不存在(Correia, 2011; Stepniewska, 2004)。考虑到人类在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2期2015-01-12

  • 实验性脑梗死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表达☆
    周围皮质及其同侧丘脑抑制性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神经可塑性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假手术(Sham)组仅暴露而不凝闭MCA,每组24只。MCAO或Sham后第7天和第14天,各组各时间点取12只大鼠按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4期2014-04-27

  • 丘脑出血137例
    明274500)丘脑出血137例闫杰英(东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处,山东东明274500)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37例丘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存活123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10.45%。结论老年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意识障碍主要与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或受限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有关,垂直凝视麻痹和瞳孔缩小是丘脑出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运动感觉障碍发生率比较高,但存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2014-04-01

  •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
    下的作用,而背侧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灰质核团,是神经上行传导的第三极神经元,在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传导中也起重要的作用。有关背侧丘脑解剖结构报道较少。近年来对该核的神经纤维联系和有关递质受体以及电生理方面的研究等报道较多, 现做如下综述。1 丘脑各个部分解剖结构及比邻底部:是中脑被盖与背侧丘脑的过渡区,其中有丘脑底核和Forel氏区。(1)中央前运动皮层和额叶其他区域(2)苍白球外侧部(3)脑干脚桥被盖核(4)非重要的纤维来自: 中脑中缝核、丘脑的中央正中核/束

    卷宗 2014年2期2014-03-31

  • 丘脑不同部位梗死患者93例临床分析
    的防治任重道远。丘脑部位的梗死也是我们临床上脑梗死常见的一个部位,但丘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缘于丘脑特殊的结构、功能以及血供复杂,故而丘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预后也各不相同[2]。而且对于一些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轻微,往往容易被忽视。丘脑不仅是各种感觉传递的中继站,同时也参与了语言、情感、记忆以及运动协调的功能,以上功能可能由丘脑的不同区域与大脑皮层、网状激活系统、小脑和锥体外系、边缘系统等之间的往返纤维来共同参与完成的,其中很多具体的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6期2014-01-23

  • CT定位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
    山 467000丘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由于丘脑位于颅内中线深部,可造成中心疝直接压迫脑干,当血肿破入脑室可阻断脑脊液通道形成急性脑积水,病情极其凶险,可迅速威胁患者生命,保守治疗预后极差[1]。我科近5a在CT 引导下微创软通道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2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01—2014-05共收治25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42~76岁;既往均有高血压史1~25a,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4期2014-01-23

  • 丘脑血肿破入脑室的微创穿刺治疗
    脑疾病的一种, 丘脑出血对人的身体健康的损坏是十分巨大的, 丘脑是人体的感官知觉的输送中枢, 一旦丘脑出现问题, 人体感官(除了嗅觉之外)都会消失。丘脑位于大脑的第三脑室两侧, 结构较为复杂, 神经系统汇聚于此, 一旦出现脑出血的问题, 就会形成血块、血阻塞等, 进而导致脑神经肿胀, 脑内压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的人的生命安全。正因为如此, 丘脑出血一直以来都是大脑出血病症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眉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从2008年开始至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1期2013-02-02

  • 单纯性丘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分析
    收住的新发单纯性丘脑梗死患者48例,现将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经MRI证实为新发单纯性丘脑梗死,病史7d内,排除其他部位新发脑梗死,已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2 丘脑解剖 丘脑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的卵圆形灰质复合体,丘脑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群或核团构成的团块,每个核团有各自的传入联系,并与大脑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将每侧丘脑分成:(1)前核群;(2)外侧核群,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5期2013-01-22

  • 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CT分型与早期预后关系研究
    冶 435100丘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的20%~25%。2004-05—2008-12我科收治的103例丘脑出血患者,就其临床表现、CT分型与早期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05—2008-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丘脑出血患者103例,男61例,女42例;年龄43~84岁,平均(61.9±1.3)岁,其中>60岁68例。1.2 CT分型标准[1]Ia血肿局限在丘脑;Ib:血肿局限于丘脑,并破入脑室系统;IIa: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7期2012-12-29

  • 加巴喷丁治疗丘脑痛临床观察
    阳 455000丘脑痛(thalamic pain)是脑卒中后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是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源性疼痛。丘脑痛在临床并不罕见,由于丘脑痛治疗较困难,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加巴喷丁治疗丘脑痛,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03-2010-12我院收治的丘脑痛患者52例,均经CT或MRI证实,其中丘脑出血13例,丘脑梗死39例,病程最长4a,最短10月。并经电生理检查排除糖尿病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4期2012-06-12

  • CT在分析丘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研究
    血发病率最高,而丘脑出血次之,但丘脑出血仍高于脑干、小脑出血发病率。并且因丘脑的位置的特殊性,所以血肿很容易破入脑室系统,尤其是两侧侧脑室,所以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为了研究丘脑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影像表现以及影响预后的原因,本文将3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丘脑出血的患者,占此时期脑出血的15%(30/200),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3岁;

    河北医药 2012年15期2012-01-20

  • 自发性丘脑出血87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所导致的丘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重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预后也差别较大。其是脑出血的常见类型,占20%~25%[1],出血动脉主要为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深穿动脉,75%的原因为动脉硬化。由于丘脑的结构与比邻关系比较复杂,出血极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复杂多变,据报道病死率20%~50%[2,3],本研究的病死率为24.13%(21例/87例),与报道相符。我们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87例自发性丘脑出血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2011-09-20

  • 舒张压与丘脑出血预后关系的研究
    李加良 陈伟平丘脑出血是中老年人脑出血的一种常见形式,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大样本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丘脑出血占38%,33%,45.1%[1-3],其死亡率达 9%[2]。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临床干预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对于降低其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入住我科的20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初始舒张压水平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7期2011-05-31

  • 浅谈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137000)丘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丘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多见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的20%~25%,在各型脑出血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壳核出血[1]。由于丘脑的位置、结构、功能和毗邻关系的特殊性,出血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的病理性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内血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及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救治效果往往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2011-02-11

  • 老年人丘脑出血72例临床分析
    535400)丘脑出血是脑出血的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其临床表现多变而复杂。现将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住院的老年丘脑出血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62~83岁,平均67岁。病史:有高血压病病史44例(61.1%),脑血管病病史11例(15.3%),心脏病病史7例(9.7%),糖尿病病史5例(6.9%)。1.2 临床表现 急性发病66例(91.7%),亚急性发病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8期2011-02-09

  • 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何松照丘脑出血是脑出血的常见类型,约占脑出血的10%[1]。由于丘脑结构复杂,部位特殊,其临床特点、CT表现及预后同其他部位脑出血有所不同。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丘脑出血9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9例,女33例;年龄26~89岁,平均(69.8 ±7.5)岁,45岁以下4例,45~59岁18例,60~70岁42例。70岁以上28例,60岁以上占76.0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6例,占82.61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5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