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30 19:42许冰申欣阎斌伦田美程汉良
考试周刊 2017年85期
关键词:实践基地培养模式

许冰+申欣+阎斌伦+田美+程汉良

摘 要:我校为顺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积极把握地缘和资源优势,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对应用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应用型研究生导师遴选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探索出符合我校现状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学校与知名高校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等多元联合、多元互补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实践基地;培养模式

一、 引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00年教育部决定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2014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将“农业推广硕士”定名为“农业硕士”的报告)。

我校属于一所地方高校,从2015年开始正式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目前有“渔业”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两个方向。当前应用型研究生的就业呈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实现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必须借助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和依托。

目前单一化的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应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 应用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把“应用型”作为农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其课程大纲围绕职业需求、实际应用、综合素养来设置,把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研究生入学以后,完成个性化培养计划制订,随后由行业一线专家和我校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审核,根据行业需求调整研究生的学习课程与培养计划。

另外,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转变授课方式,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形式上,以更灵活多样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将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充实到课堂,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农技一线人员来校开设讲座和研讨会。

为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不仅知道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最新进展情况,还要让他们懂得该从哪里获得相关科学技术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应用

加强校企合作,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研究生工作站,强化实践教学。我校农业硕士领域已经建成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0个、校外实习基地8个,形成了省研究生工作站、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实践基地相结合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我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与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选派研究生等方式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至少一年的时间去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全面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范围、管理状况和运行方式,以提高其综合素养,形成多元互补、多元联合的培养模式。通过鼓励农业硕士到企业等合作单位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熟悉实际生产。

通过专业实践培养农业硕士研究生處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将来职业需要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解决了“眼高手低”的问题。

四、 应用型研究生导师的遴选

一支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是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学院、导师和任课教师应首先明晰农业硕士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达成共识,从思想和行动上认识到“应用”是专业硕士最大的特点。

为此学校对任课教师和导师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为解决有的教师缺少生产实践经验这一突出问题,学校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一线技术人员、农科院专家等来校直接授课,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我校农业硕士整个培养过程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学校制定了导师遴选办法、招生资格审定、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规定等一整套专门的管理文件和监督考核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农业硕士进行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等一系列的培养过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专业实践或学位论文,都要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进行结合。另外,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五、 应用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价

我校建立了完备的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和体系。农业硕士的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生产实际问题或应用研究型课题,并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和一定应用价值。开题后需要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继续进行学位论文的实验,未通过者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要终止培养。

在论文答辩阶段,先实行“双盲审”,由相近学科的校外专家作为评阅人,送审合格方能参加答辩。此外,至少聘请1名来自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同行专家作为答辩委员会专家。答辩专家重点考察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评审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文评价以解决产业界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学位论文既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更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六、 结语

我校为顺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积极把握地缘和资源优势,探索出符合我校现状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学校与知名高校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等多元联合、多元互补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研究生工作站,让校外企事业单位全程参与培养,在生产一线协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索出可借鉴和复制的新模式,将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通讯作者:申欣)

参考文献:

[1]尹群.在开放办学中提高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水平——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1-4.

[2]刘坤,任红革,孙义权.基于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82-183.

[3]丁雪梅,甄良,宋平,杨连茂,魏宪宇.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1-4.

[4]朱兴德.教育国际化及其最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60-63.

[5]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9):23-28.

[6]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界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郜正荣.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6):18-20.

[8]李书红.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以食品工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6,(12):70-71.

[9]王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0(6):154-157.

[10]王立东.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37(3):319-322.

作者简介:

许冰,申欣,阎斌伦,田美,程汉良,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基地培养模式
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培养卓越专业学位人才
实践实习基地成果推广的政府采购模式探索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科学利用实践基地 搭建体验平台
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