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方法探析

2018-01-30 22:58王岩
考试周刊 2017年71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校园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大学生认同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价值观教育实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实践;社会生活实践

任何价值观的建设,都需要经历一个内化到外化的过程,而实践正是这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因此,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方式,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生活这三个维度对实践养成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

一、 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教育活动开展的起点,课堂教学的实践养成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知。

教师要夯实自身理论修养,课前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价值观表述,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形式,如果直接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对学生是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的,需要借助案例、资料和视频等载体来外化,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合凝练,如何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设计出分层次、生活化、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把握切入点就是找到课程开展的关键,找到如何在课上吸引学生关注的突破点。教师就需要课下做足功夫,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拉近与学生内心距离,掌握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起到抛砖引玉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可以抓住各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教育契机,例如今年是“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八十年前的“七七”我们走向“最后关头”,是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也是我们英勇抗战的起点,将这些重大纪念日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教育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 的切入点,使学生更深刻把握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内涵。

教师要紧跟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与普通课堂有较大差异,思政课是培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主线和关键点,因此时效性更强,需要与时俱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包括应用启发式教学、鉴别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困惑及他们的现实诉求,搜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开展讨论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反思意识,促使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

二、 以课余生活为载体进行校园活动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活动实践是课堂教学实践的延伸与递进,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充满趣味性、娱乐性,学生参与度极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活动实践最有效途径。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活动实践培养成实现路径的出发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内涵其中,辅之以其他各类型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校园环境中,接受教育,以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依托校园文体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校园文体类活动主要包括体育、人文和艺术类活动,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审美情趣为目的。活动有各类体力对抗比赛、演讲比赛、诗歌大赛、朗诵比赛、文艺汇演、摄影展览、书法大赛等等,有趣又健康,与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生活品位紧密相关,是大学生参与度最高的活动。可以围绕“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个主题,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摄影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等,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验到价值观倡导基本精神就在他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之中,自觉受到培育内容的熏陶,增强内心的认同感。

依托校园学术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术类活动主要包括以文化学习为主的讲座与专题报告、文化沙龙、学术论坛、知识竞赛等各类校园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鲜明,蕴含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很受学生欢迎,时常高朋满座,一票难求。在专题报告与学术讲座上,交替出现的学者大咖们,向大学生展示了最前沿的相关学术研究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术沙龙和学习类论坛活动可由教师指导,学生作为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认同的同时,能够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展现自身的学术功底;知识竞赛具有对抗性,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既要有竞争意识,还要注意团队协作,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完成知识水平、人格修养的共同提升。

依托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创业是近几年各大高校开展的热点活动,在全国及地方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都在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动对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要想赢得最终的胜利,参与者既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这些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蕴含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三、 以校外活动为延伸进行社会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将价值观培育内容与校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主旨,不管实践的具体形式如何调整,都要围绕这个主旨来进行。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来到校门之外、投身社会公益性服务的系列活动。近年来,各高校一直在鼓励和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层面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人群,扩大了日常交往的范围。这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我服务、我奉献、我快乐”的服务精神,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助人意识,并为将这种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打下基础。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依据历史和热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问卷,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组织大学生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譬如今年是香港回归三十周年纪念,可以整合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数据对比分析,全面了解国情、社会,既看到成就也看到问题,感受香港变化背后祖国三十年沧桑巨变,树立起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的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勤工助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大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可以获得报酬,为自身继续学业提供经济支持,同时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克服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锻炼了自身意志,培养了劳动意识、职业道德和自强自立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品质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精神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宰波.思政课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64.

[2]崔巧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05-106.

[3]陈大勇.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1):114.

作者简介:

王岩,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校园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