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实践策略分析

2018-01-30 00:45王慧
考试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管理实践创业教育中职学生

王慧

摘 要:随着中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职业院校教育的改革便变得势在必行,创业教育必定会成为未来中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创业是一个具有全球性质的话题,并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创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难等问题上所发挥的价值也已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在中职院校中开展职业教育可谓是意义重大,因为其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此,笔者就将以如何更好的对中职生创业教育实施管理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现状调查和策略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实践;策略分析

受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中职生的就职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中职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道路上,出现了就业难、对口就业难的严峻状况。在这一形势下,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中职院校就必须要做出及时的改变,换句话说就是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创业教育实施和改革的力度,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办企业的精神和能力。现如今,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下素质教育改革新趋势。

一、 中职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根据本地中职院校就业情况和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六所中职院校中,当年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的学生占据了31.25%,达95%以上的占43.75%;学生在校时候,其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课时量达到80课时以上的占56.25%,不到60课时的学校占25%;为学生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的中职院校占92.85%;毕业之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占7.14%,其他的则为92.85%;就职后,企业对学生满意评价度为优秀的学生占61.54%,合格的占38.46%,不合格的为0。此外,笔者还就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看法、是否有自主创业的意愿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即随机从之前的这六所中职院校中抽取六百个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查,调查的数据表明:只有6.58%的学生表示自己愿意去尝试自主创业,并认为自己有能够做好创业这件事的能力;而39.45%只表示自己愿意去自主创业,但是不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这件事,对自己没有信心;剩下的学生则觉得自己缺少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技巧,不知道如何去创业,而且认为自主创业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就业,所以不愿意自己去创业。

二、 中职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分析

基于调查显示的数据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的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还不够深入彻底,不能够切实地引起中职院校和中职生的重视。一些中职院校虽然也有引入创业教育,但是在指导教学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教学方法使用的也不恰当,普遍存在着学生难以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从事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素质不强、创业指导教育使用的教材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缺少专业性强的创业指导教师等问题。具体分析:第一,创业教育定位模糊。许多学生对创业的定位大多是它能够快速的为人们带来利益和经济效益,思想上功利化,进而违背了创业教育本质,减少了创业教育的实际价值。此外,现阶段的中职生激情多于理性,没有正确认识创业的困难性,认为只要有创意就一定可以成功。第二,创业教育中各种因素的缺失。政策缺失,进而使得创业的环境缺失,从而使得创业失去了应有的可操作性;资金缺失,使得中职院校难以具备科学的实验设施,而且能给学生的创业资金也就变得极为被动;人才培养模式等模式缺失,降低了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力度。第三,传统教育理念和就业观念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中职院校遵循的就是应试教育原则,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都是知识水平高、操作能力低,加之现在的中职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好高骛远而又意志力薄弱,这些种种都会抑制学生创业精神的形成、阻碍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 中职生创业教育的管理对策

首先,营造良好创业教育氛围,树立正确创业理念。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推广出去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主要的方法有:第一,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在了解自己院校创业教育成功的事例中,對创业这个事情产生亲切感。第二,举办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创业动机,像是邀请自主创业成功的学生重返学校做讲座等,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就感悟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将创业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其他课程中融入创业思路、激发学生创业灵感,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其他课程的主导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学会在创业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等。

其次,建立专门的“创业班”,进行系统创业指导。选择具有创业潜质的中职生,将其归到一个系统创业班级中,制定专业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第一,创业知识,主要包含社会知识、管理知识两大板块,内容可以涉及到公关、税务、注册、组织、决策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创业知识、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和经营管理。第二,创业意识,主要有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两种,后者主要是指对学生道德观、创业观、责任感的引导,使学生敢于正视创业所要面临的艰辛,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第三,创业技能,主要涉及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分析、沟通、应变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的开展一些体验式教学活动,以此来锻炼中职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组织策划技巧。

然后,提供相关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创建平台的过程,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让其来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也只有在教师的组织下,才能创建出极具特色创业团队、才能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获取经验。例如根据本校的发展特点,就可以创建计算机维护、手机维修等多个专业性强的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此外,中职院校还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现有的创业平台,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创业,主要的做法就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创业项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创业管理。例如在学校中创办以饮用水服务中心等为主题的创业项目,通过在校招聘选拔,让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像是争取社会等方面的支持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举措可以很好的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鼓励和调动,例如借助校友、社会的帮助来创建创业风险扶助资金,用以帮助学生解决初期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最后,采取专业创业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主要的方法有:第一,案例分析法。借助经典的创业案例,指导学生在辩论讨论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加学生积极创业心态。第二,情景体验法。合理布局创业教育文化,突出创业环境特色,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业情景中感受创业的魅力所在。第三,活动实践法。实现创业的关键之一就是实践,为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融入创业教育任务。

四、 小结

总而言之,中职创业教育管理实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教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教学手段,目的都要以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为此,为了更好的推进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及意识,各大中职院校就必须要积极而高度的重视现阶段学生的创业教育,使之成为一种学生理解、喜爱的有效教育行为,以此来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养、高技能的现代化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艳荣.保定市中职学校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

[2]陈建瑜.中职学校创业教育“3+2”模式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3]郑维.中职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4.

[4]朱逢杰.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实践创业教育中职学生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