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思考

2018-01-30 12:24陈富荣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满足现代大学体育教育需求。本文站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一、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存在的问题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阳光体育运动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因此,“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也开始注重将课程设置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然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依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些方面还难以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设置不够明确。在一些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具体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时间与“每天锻炼一小时”任务不符,导致学生难以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当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强制课时大学四年一共只有144课时,平均下来学生每天锻炼时间只有六分钟,如果再除去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实际体育课程锻炼时间不足五分钟,“每天锻炼一小时”任务只能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每天锻炼一小时”任务完成十分困难,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习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安排太过传统,许多时候还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忽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学生培养时,不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课程资源配置上,难以适应新时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求。

二、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有效策略

1. 将课程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要将课程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中,雖然也设置了课程目标,但是课程目标不够明确,缺乏重点,内容过于繁琐。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设置要注重五个方面,一是要注重运动技能,二是要注重心理健康,三是要注重运动参与,四是要注重身体健康,五是要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在一些高校中,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还是以运动技能培训为主,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比较欠缺,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将课程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加强课程管理,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大学体育课程以锻炼身体为主,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体育课程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任何学校大学体育课程都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开展,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体育课时,虽然每天锻炼一小时,既包含体育课程也包含课间操以及课外活动,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确保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有效性,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 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健康体育锻炼宣传力度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安排比较注重技能性运动项目的教学,如: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缺乏对新课程的吸收和引进,导致一些学生由于对这几个项目缺乏兴趣,排斥体育课程教学。一些体育教师在课程设置中,也过度依赖国家课程,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因此,“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健康体育锻炼宣传力度,并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设置不同内容体育课程,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加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上,要增强体育运动娱乐性、健身性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大选择空间,同时,高校也要合理配置体育教学资源,为丰富课程内容奠定物质基础。

三、 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力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倡导科学的体育运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不仅提高身体素质,提升体育健康水平,还能够自觉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书彬,张玉超,邵晓丹.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阻滞因素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3):29-32.

[2]冯莉萍,万美荣,李文风,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梁金辉,钟理明,赵治治.多维视角下的阳光体育运动及其开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作者简介:

陈富荣,甘肃省定西市,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