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探讨

2018-01-30 12:28梅红海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如果教师只是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提升学生目标,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倦心情。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公民层面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详细阐述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关键词:公民层面;社会核心价值观;高中历史

一、 引言

无论身处哪个历史阶段,都要求人们拥有公民道德。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情势下,更强调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建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尤其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其中涵盖着很多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掌握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二、 挖掘与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历史内容

想要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师不能简单地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导,因为这很容易促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要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相应的历史问题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要整合历史教材知识与公民层面内容,并进行不断地加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历史教材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关爱他人、拥有社会责任的基本公民素质。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其中就涉及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问题,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我国在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直白地对学生说教,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体会到林则徐的爱国精神,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地树立发奋图强的使命感,达到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三、 在教学目标中确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教学目标是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教学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公民道德的培育。教师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学生明白怎样做人。教师将公民道德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在上历史课前,教师要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在教学目标中渗透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在相应的历史教材内容中对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进行阐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空间,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促使教学目标实现。

例如:在讲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历史教学内容时,其中涉及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包括孟子的仁爱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以及庄子的自然友善的思想,古代教育家的思想中就包含了公民思想。因此,教师在讲解这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个学派教育家的思想进行阐述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基本掌握各个学派的思想,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能够领会到各个学派的思想内涵,其中所涵蓋的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利用让学生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

四、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方式,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核心价值观情景化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学生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定律,给学生输入这种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你一定要执行的观念。教师要在历史教学情景中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对这种价值观进行选择与判断,在心理上认识它,并在实践中去践行它。

例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的方式将这一历史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黄渤海大战的视频,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并让学生讨论学生对战士们所体现的精神的理解。当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时,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回答其行为是否是爱国的,而是要鼓励与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在了解那一段的史实以后,对其做一个客观性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公民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历史教学内容中挖掘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思考,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冬建.顾元忠.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研究[J].文理导航,2016,15(5):96-96.

[2]刘磊.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5,18(31):82-82.

[3]陈志伟.历史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2016,66(3):100-101.

作者简介:

梅红海,江苏省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地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