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效应机制

2018-01-30 17:06吕庚圣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克服心理效应厌学

摘要:中职学生由于自卑和自信心不足等消极心理所引起的厌学情绪,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的甚至辍学,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将来。要克服厌学情绪绝对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遵循心理效应,用心理方法,从心育开始,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厌学;消极心理;心理效应;克服

厌学情绪是指对学习持有消极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学习、厌烦学习,提到学习常表现出痛苦的情绪。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或乱写乱画,甚至写出一些恶作剧之类的语言;有的破坏课堂纪律,顶撞、谩骂老师;有的会染上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境况。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厌学情绪,从而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他们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是中职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教育只有心理学化,遵循心理效应,打开学生的“心门”,才能有效克服厌学情绪。

一、 圆桌效应,让学生学得“心安理得”

中国式会餐时大家围着可以旋转的圆盘餐桌而坐,圆桌、圆盘产生的“曲线美”和美味佳肴散发的清香,很容易使宾朋们产生“亲切、和谐、融洽”的气氛和感受,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圆桌效应”。

师生关系本应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任务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但传统的教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师道尊严至上,教师讲课不离三尺讲台,热衷于知识满堂灌。学生是“事不关己”“我行我素”,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一般。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应充分运用“圆桌效应”,打造课堂亲和力,产生师生之间的和谐共振,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安心学习,课堂上的互动也就会频频发生。首先,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缩短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运用各种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微笑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其次,教师应积极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伙伴,而非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从而创造一种亲切、融洽的课堂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心理上获取充分自由。第三,改革单一的讲授法、填鸭式、提问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和表演式等赋有亲和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促成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参与,既能使师生在“圆桌”旁谈笑风生,又能品尝到“佳肴”之美味。

二、 门槛效应,让学生学得“轻松开心”

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登上高处。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或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由小到大,由少及多,由低到高,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通过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逐个深入解剖越过一个个门槛,尝受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促成学生思维向深刻性、敏锐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

门槛效应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或成长目标时同样不可忽视。厌学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克服“远、大、空”,走向“近,小、实”,切勿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目标的“近”,就是用“阶梯式”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制目标。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贴近学生的接受和消化能力的实际,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他们才有信心去碰它,去完成。一个个近期目标实现了,中、远目标也就不远了。否则,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望都不望就会放弃。对厌学学生来说,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看到20年、30年以后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看到1年、3年、5年后的事情。因此,当他们进入职校后我们应帮助他们先制定第一个周的目标,然后是第一个月的目标,然后是第一学期的目标,第一年的目标。实现了这几个“第一个”目标,阶梯式上升,以后的事情也就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目标的“小”就是用“滚雪球”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对中职生来说,目标的任务量不易大,不要烦和杂,要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实现,最后积少成多。对他们来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面对小的目标如同让他面对一条条小溪,可以一跃而过,而大的目标就如同是让他面对大江大海,只能是望洋兴叹,无济于事。目标的“实”就是用“扬长避短”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目标要有实际内容,可操作,让他们有事可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他们就会感到充实,有信心,有动力。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后,对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也就油然而生。

根据门槛效应制定的目标呈梯级状,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此及彼。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三、 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学生学得“信心满怀”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望效应,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期待不同,产生的态度和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教师对一个学生有更大的期望时,平时上课就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并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自信心会油然而生,学习会加倍努力,成才、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

社会上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中,职中,差生集中”。中职教师必须要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树立新的学生观,正确对待这些“差”生。他们的“差”,只是某一门或某几门文化课“差”,而非全部课程“差”;他们的“差”大多数是“有问题的家庭”和“有问题个教育”所致,而非“个人”原因所致;他们的“差”是某些习惯因素的“差”,而非“智力”因素的“差”;他们的“差”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特长和优点,也曾有过优秀和辉煌的历史。职校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确立“全纳教育”的观念,容纳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要有“职校学生同样可教、可塑、可成才”的正确期待,对每一个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蹲下身来关怀,耐下心来指导,多用表扬和肯定,挖掘和放大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出他们身上正能量,最终帮助他们成人,成才。

老师给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欣赏的表情,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份及时的鼓励,一份殷切的期望,如同给学生洒下缕缕阳光,学生就会感到信心满怀,表现得无比的灿烂和自豪。

四、 巴奴姆效应,让学生学得“如愿以偿”

心理学家巴奴姆曾同时为数百人做過遥测评语的实验,这些评语都是对人的性格概括性的描述,几乎适合任何人。最后接受遥测的每个人都乐于接受这些评语,都认为他的遥测准确。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中职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他们内心深处总是有这样那样积极向上的愿望,总有想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可的心理。根据巴奴姆效应,如果中职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给这些学生较多的鼓励,对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和优点都能不失时机地给予赞扬和认可,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愿望,那么这些学生很快就会变得阳光灿烂。所以,中职教学就应坚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深入了解和围绕学生的积极愿望与长处,创设适宜的情境,开展“扬长教育”,从而达到“以长促长,以长补短和以长促全”的教育目的。针对他们文化课基础不好,理论学习兴趣不浓而又好动的愿望和特点,学校应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或现代学徒制,来增强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针对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好表现自己的愿望,积极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相关竞赛,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从而让他们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在这些情境中,他们积极向上的愿望得以实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得以发挥,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赞扬和认可,他们如愿以偿,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他们不再自卑和沉沦,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向上、自信和阳光。

总之,中职教育教学应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唤醒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积极的人生,为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人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多做贡献。

作者简介:

吕庚圣,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克服心理效应厌学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浅谈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克服紧张情绪
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向成功的研究
循序渐进,克服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