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18-01-30 17:08郝彩平王充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价值观大学生

郝彩平+王充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内容也日益丰富,伴随互联网发展的还有各类网络事件的出现。社群对这些事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网民在评价时使用了不符合常理或者法律规范的词语,从而致使部分不当语言对他人构成精神甚至是生理上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网络语言暴力。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他们对于语言暴力持一个什么态度,网络语言暴力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并采取什么措施来引导和预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暴力;大学生;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伴随互联网发展的还有各类网络事件的出现。社群对这些事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网民在评价时使用了不符合常理或者法律规范的词语,从而致使部分不当语言对他人构成精神甚至是生理上的伤害。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已经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网络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他们年龄所特有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容易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各类信息上瘾,这些大学生受社会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很容易卷入网络语言暴力的漩涡。关注大学生对网络现象的态度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 网络语言暴力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时代巨变,还有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报诸网络的涉及他人隐私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部分网民对网络事件发表评论,通过吸引其他网民的注意力开展网络调查并发布相关事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侮辱、谩骂、诋毁等手段来散布伤害事件当事人的不利言论,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这不仅影响了当事人的日常生活,还无辜地伤害了其亲属及其他不相关的人。

二、 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对社会有担当,他们敢怒敢言。在网络中,他们的言论往往引领一种语言的风尚。然而,散播谣言、语言攻击、网络恶作剧、人肉搜索等手段也是一部分大学生常犯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这些现象反映了大学生的浮躁、易冲动的心理特征,这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薄弱、没主见,一旦自己的通往理想的道路受到波折和阻碍就会精神萎靡不振,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寻求其他网民的安慰,这些行为严重偏离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影响是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格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普及,大学生的生活和互联网已经息息相关。互联网的负面作用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在网络暴力中,网络舆论会存在粗鲁低俗的问题,而网络暴力中的言论又不用追究相关责任,网络舆论的语言带有煽动性。这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了情绪消沉、淡漠、消极、焦虑等不良心理,从而阻碍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价值观。

2. 情感影响

大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激情和丰富内容的。他们的生活处在社会和家庭生活的中间环节,他们渴望自由却缺乏自我管束能力,他们渴望社会担当但是思想激进,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参加或使用了网络语言暴力而不自知。长此以往会让大学生性格偏激、冷漠,无法正确的判断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从而影响到这些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认知。

3. 行为影响

现在的在校大學生主体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抱负。在当今独生家庭的大背景下,他们对社会对失败的认知甚少。当目标与现实出现极大反差时,他们很容易自暴自弃,借助网络沉溺在虚拟世界致使自己的学业滑坡甚至荒废。所以在对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和破坏力。

三、 大学生如何面对和抵制网络语言暴力

1. 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导向工作

在互联网经济大背景下,如何教育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社会担当意识,树立大学生所应具有的价值观,就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和教育自己,自动摒弃网络负面的影响。除此以外,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要给大学生建立一个正气、和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让大学生自觉远离网络的负面影响,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加强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处在特殊年龄阶段的特殊心理群体,网络的负面作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期让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更容易冲动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要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和价值观意识进行深入培养和跟踪服务,让大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对网络语言暴力有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对网络的副作用由自发抵制转变为自觉抵制。

3. 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

网络媒介是网络语言暴力传播的平台。要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健康的互联网文化,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和监督工作,避免网络负面事件的发生。此外,要加强互联网相关的立法工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网民言行,追究网络暴力事件的相关责任的法律责任,用法律约束网民的行为,用立法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上网环境。从而杜绝大学生接触不良网络内容的途径和环境。

4. 加强高校对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高校作为培育高等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和价值观负有神圣的使命、责任和义务。高校在做好理论育人的同时,还要做好思想育人工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等教育背景下的他们有着特殊的身份和社会担当。在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构建有序网络环境的过程中,他们理应起到带头的作用,发扬一种道德精神,弘扬美德。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吴正国.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4:110.

[3]王玮.网络暴力:高校德育工作者怎样应对[J].实践探索,2009,7.

作者简介:

郝彩平,王充,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