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困生“脱困”四招式

2018-01-30 17:09林翠玉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热爱

摘要:教育转化学困生,必须热爱、理解和尊重他们;让他找回自信;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培养其意志;家校联通,积极疏导学困生情绪。作者从这四方面阐明了教育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学困生的转化,如果教师能以人为本,以爱去感染他们,学因生是可以转化为优秀生的。

关键词:热爱;理解和尊重;展示自我;培养意志;家校联通

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困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从思想上到生活上、从课内到课外,热爱和关心学困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

一、 热爱学困生,理解和尊重学困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师德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俗话说,没有师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如果能够用自己最真诚的爱和尊重来打开寻困生的心窗,这是每一个寻困生最希望得到的。因此,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班,我要做的工作首先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思想倾向、动态,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哪些是单亲家庭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分层次接触学生,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要经常沟通,对于个别孩子要进行家访,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快融入学生当中,互相加深了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

二、 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自我,让他找回自信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的:“人性中最深的本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学困生在学习上碰到了挫折,对他的自信心打击很大,如果总是用学习上的成绩对其进行评价,那他就会沦入恶性循环的泥潭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敏锐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我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小组,并从中发现班里的学困生的特长,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表扬,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会珍视,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让他找回自信。

我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叫小杰的学生任性、纪律涣散、经常惹是生非,成绩令人头疼。但我发现,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书本上、作业本上、课桌上都留下了他的作品,甚至在上课时也在下面偷偷画。根据这种情况,我找他谈心并且鼓励他:“小杰,画画能陶冶你的审美情趣,提高你的审美能力,但各科知识的掌握更能促进你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他非常吃惊地说:“是吗?”我说:“当然啦!不信你试试!”而且我鼓励他与班上的宣传委员一起出每月的专题班报,负责画画。一次上英语公开课,我让他帮我画图当教具用,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的时候,他心理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我以此为契机,鼓励他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树立信心,认为自己能行,这样孩子也非常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后来,这个学生不只是成绩有所提高,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他的作品在全校的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三、 创设良好的氛围,帮助学困生健康成长

在一个班级,不管在学习生活还是各项活动中学困生可能都不会被老师和学生所关注,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沟通,怕被老师、同学看不起,怕不能为班级做贡献、扯班级后腿,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封闭空间,慢慢的,就和班级的其他成员越来越疏远,时间长了,学生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这就更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和同学交往产生恐惧心理,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会越来越偏离轨道,甚至变得越来越差。针对这些,我们就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利用师带生、生助生的形式,从多个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不让一个人掉队,让他们觉得所有的人对他们没有放弃,利用班会的形式教育其他孩子多关心、帮助学困生,多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让学困生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并不比别人差,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这些学生找回了自信,变得快乐起来,成为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学生。

四、 家校联通,积极疏导学困生情绪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的突发情况,甚至会出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化解好了会进一步加深师生关系,反之会使师生關系恶化。同时,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常被父母关注,心理也相对脆弱,在家庭关系中也常处于被激发剧烈情绪的位置。因而,处理好学困生的师生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非常有利于他的转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帮助学困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学会和别人沟通、交往,学会宽容、善待他人,这样,才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自己也就变得更阳光、更快乐。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长期不写作业,上课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影响课堂纪律,多次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学生也都疏远他,他认为老师和学生不理解他、不尊重他,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更是充耳不闻,对所有的人都产生抵触心理。家长说他他更听不进去,甚至封闭起来,不与家长交流。针对他的情感障碍,我多角度了解,聆听他的心语,通过面访家长、电话沟通……跟家长一起出主意,相互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移位法,我多次找他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让他慢慢消除抵触心理,让他想想假如他是老师、他是家长的话如何看待班级中的学困生,希望他能够理解老师、理解家长,学会尊重别人,看到家长的辛苦,让他学会感恩,做一个听话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逐渐改变里自身的缺点,不再对老师、家长产生抵触心理,逐渐从心理接受了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教育,在成绩、品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对学困生有足够的爱和尊重,让他展示自我自拾信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学困生可以转化为优秀生的。

作者简介:

林翠玉,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热爱
小学语文教学探微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中学班主任工作
正确塑造自己当教师的角色
用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热爱”足球的中国商人
读《我的名字叫红》有感
巧用“自己人效应”促进“学困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