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2018-01-31 14:46张雪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病患肝硬化研究组

张雪梅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肝硬化代偿期病患因长期忍受病痛折磨,易出现负面情绪,以往护士按规定为其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多忽视精神状态,影响治疗依从性,为最大程度挖掘患者潜能,培养保健意识,发挥家属作用,辅助医护人员开展医疗工作,我院医护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本文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7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排除精神交流障碍、文盲、依从性差者。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3±3.4)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7±3.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由护士督促其服药检查。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和路径式健康教育,介绍医院概况及主治医生临床经验,借助以往成功病例安抚其紧张情绪,多与患者沟通,选择适宜方式(劝导、安慰、解说、保证)给予心理干预,组织开展娱乐活动,耐心倾听为其解答疑惑。组织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考核,以成绩为依据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家境制定健康教育方案,重视培养患者自理能力,家属从旁督促辅助护士开展医疗工作,每周组织患者就健康知识进行考核,根据知识漏洞及住院期间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解答,出院时分发健康手册,与社区医疗工作者进行对接,每月于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提高患者重视度,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运用移动网络实施远程医学指导。

1.3 观察指标

自制健康知识考核试卷总分50分,分值越高证明健康教育效果愈佳;运用焦虑量化自评表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分值越高证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用( )表示,用t检验,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健康知识评分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为(59.4±5.7)分与对照组(61.3±5.8)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为(89.5±4.6)分与对照组(78.4±3.7)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焦虑抑郁评分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焦虑(61.3±5.4)分与对照组(62.4±4.9)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29.5±4.7)分低于对照组(38.4±5.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硬化作为临床常见慢性进行性肝病,失代偿期病患多伴有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及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病情多有反复,不仅影响治疗积极性,同时易加重病患精神负担,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增加治疗难度,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发挥医疗资源及人力资源其价值,医者愈发重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未兼顾其心理需求,为帮助患者获取最佳身心状态,培养保健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多数医院推出优质护理[1]。我院医者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宗旨,重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重视发挥家属的作用以打造全方位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规范患者行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2]。总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行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可弥补患者知识漏洞,改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患肝硬化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