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探讨

2018-01-31 16:36撒世林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摘 要: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在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创新教学对于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理解和学习至关重要,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教学创新是适应新要求、新标准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实现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提出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一、 引言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尤其是初中物理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初中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知识都来源于一些生活现象。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考试中考高分,而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准确地去运用。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创新,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首先提出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二、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备课不充分、不透彻

物理教学的内容离不开教材,更离不开老师的讲解,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不精心组织语言很难清晰的给学生讲解初中的物理知识。尽管很多时候老师对于要讲的知识十分明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老师,更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读教材,年轻老师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有遗漏,这主要是因为年轻老师不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一带而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年轻老师对于语言的使用把握的也不是十分到位。而年龄较大的老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注重自我知识的更新,很多老师认为已经从事了几十年的教学,对于知识和教材的把握已经十分透彻了,所以就不喜欢再看教材了,但是每年的教学内容都有更新,旧的知识删减和新知识的增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教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

2. 实验教学走形式

物理实验对于物理教学十分重要。再经典的理论不去验证也毫无说服力。物理实验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例如,在初中电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原理,但是通过连接电路,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明白现象背后存在的这个原理。但是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把原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改成了老师的课堂演习实验;把应该有的课堂演习实验也取消了,这样就使得学生缺少了对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

3. 小制作小实验空白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才能够更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物理实验设置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的内容,但是很多老师认为这样既不方便老师的管理又花費时间,所以就把该部分内容取消了;有的老师则是选择让学生按照习题里面的电路图或者力学实验进行一下验证,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 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策略

1. 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老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要一上课就直接讲学习内容,而是通过跟学生讲一些物理现象,并让学生思考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在讲电荷之前,可以先跟学生提出冬天的时候容易起静电的现象,让学生思考静电的产生是什么原因;跟学生提出夏天闪电是怎么回事,引起闪电的原因有哪些,最后让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出电荷的概念以及正、负电荷的特征和产生条件,并且通过上面的例子讲解正负电荷作用时的放电原理。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地探究式教学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2. 巧用生活素材,进行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将学生置于一种情景下展开的教学,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时效性,比探究式教学更具趣味性,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地凸显了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服务性,让学生联系实际的生活去理解,这样有益于学生对于以后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浮力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水中的三种状态,即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底,密度等于水的物体会在水中悬浮,而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则会在水面漂浮。这时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河边游泳,如果学生的腿上绑上沙袋则会沉入水中,若什么都不佩戴也不划水的话,则可以悬浮在水中;若带上游泳圈后则会浮在水面的现象,里面蕴含的就是这个原理。通过利用生活素材,开展情境教学,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

3. 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播放一些幻灯片或小视频,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为学生演示一些原理。例如,可以运用动画的功能来讲解一些力学原理,这样可以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一些小视频,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极大的兴趣。

四、 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式有很多种,老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来调整物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要注意改变教学的理念。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创新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老师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生活素材,使用实验教学、探究教学以及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创新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解释现象。

参考文献:

[1]韦明肯.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时机[J].基础教育研究,2012,9(13):20-21.

[2]魏志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硅谷,2011,8(16):75-76.

[3]潘卫林.谈初中物理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3,65(08):35-36.

作者简介:撒世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回民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