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农业昆虫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2018-01-31 11:30常静李海平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常静 李海平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目前高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作者在《农业昆虫学》地下害虫这一章节课堂教学中尝试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显示,这一教改措施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农业昆虫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111-03

研究性学习现已是各个学科教学中普遍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和“学”的思想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高校各专业课堂中的应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昆虫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极为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之一,主要以害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害虫的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该课程不仅仅强调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知识,更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典型的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之一。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有效地融入到《农业昆虫学》的教学中,实现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课程组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对《农业昆虫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改实践,希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应用对象

本研究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2016级种工1班和2班来进行,班级容量为58人。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内容及要求

本研究选取农业昆虫学第三章《地下害虫》为主要研究内容,要求学生对本章节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此次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共分10组,每组5~6人不等,持续两周时间。第一周为研究性学习准备阶段,小组确定地下害虫研究主题,查阅资料,总结。要求每个小组在研究结束之后以PPT形式提交一份研究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派出代表作汇报总结。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提交一份针对自己研究活动的研究总结报告。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定期询问小组进展,查看小组已有的成果,并通过对各小组学生的观察,实时考查学生。这部分设计了小组与个人课堂观察评价表,评价包括教师对小组的评价(见表1)(总分值50分)和小组长对本小组的评价(见表2)(总分值50分),这两个部分的合并分即是这部分的总得分。这部分评价占个人总成绩的20%。

2.小组研究成果汇报评价。

按照研究性学习计划进度,第二周为研究成果展示阶段,学生将本小组研究结果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解说。指导教师确定学生评委代表,与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展示和汇报研究过程和成果。小组也需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小组汇报后,评审小组给出评分(评分标准见表3),指导教师在评价表中给出评价建议。这部分评价占个人总成绩的60%。

3.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报告。

全班汇报结束后,每位学生也都需要提交一份自我评价总结报告(见表4),作为个人研究性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占个人总成绩的20%。

4.研究性学习个人总成绩计算。

个人总成绩=过程评价得分×20%+成果评价得分×60%+个人总结得分×20%

三、研究性学习在《农业昆虫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一)过程评价与分析

本研究设置了学生研究过程评价环节,包括对学生的研究态度、过程及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更强调了过程的重要性。高校研究性学习极其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探究方法、實践和创新能力。图1是此次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总结,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出勤和合作能力(参照表1和表2评分标准)的评价结果几乎一致,说明教师和学生都能客观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研究活动评价中教师评价结果(表1中2、3、5条)略低于学生评价(表2中3、4、5条)分值,造成这一评价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对研究方法技巧掌握不够相关。过程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细节,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结果评价及个人成绩分析

根据表3的评分标准,教师和学生代表对每组最终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评价。表3的评分项目涵盖了研究结果的质量、学生研究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小组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成绩汇总见表5,表中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班级整体成绩分布呈明显的正态分布,80~90分之间的小组有5组,总人数是28人,这是分值分布最高峰,占班级总人数的48.27%。90分以上的小组2组,总人数14人,占班级总人数的24.14%。70~80分有2个小组,共1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20.68%。有1个小组分值在60~70分,仅有4人,占比6.91%,60分以下0人。这一统计结果说明研究性学习内容选取难易程度适当。班级成员个人得分与集体研究结果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小组的协调能力、个人在团体中的表现等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从评价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都能投入精力,认真完成研究任务。

(三)学生个人总结评价分析

学生个人总结报告是本文研究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自己研究课题的目标、研究方法手段、研究结果及研究过程的体验等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对总结报告的整理和归纳,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章节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总体非常满意,很多同学在研究感受部分都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开始时觉得研究性学习特别麻烦,内心比较抵触,后来在实施目标计划的过程中,这种烦躁和抵触的情绪逐渐消失,而且越来越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希望老师能在以后的多个章节中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授课”。学生还提到,这两周研究性学习所获取的知识量,比2~3个月累积的还多。现在只要说到地下害虫,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四、讨论

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探究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和着力点。本文主要选用《农业昆虫学》中的地下害虫章节内容,对2016级种工1.2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分别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结合个人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最终得分在80分以上的占全班总人数的72.41%,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均能积极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传统的《农业昆虫学》教学模式往往就是“讲授—获得知识”的步骤,常常造成“想得少、忘得快”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严重的还会扼杀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根据本次研究给定的评价指标和个人最后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学生得分的高低与学生自身探索知识的能力、小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表现密切相关。在这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在用不同方法探究研究内容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深度探索。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参考文献:

[1]胡方霞.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2]李卫海,王国昌.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科教论坛),2016,(23).

[3]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梁燕飞.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4,(10).

[5]王国昌,吕文彦,王运兵.提高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