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的贵州民族教育
——雷山苗族地区民汉双语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8-02-01 14:38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雷山苗语苗族

吴 畏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有关政策,为该省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子搭建起了民汉双语教育、教学平台,引导学子既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又积极传播、传承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全省先后建立了一百所民汉双语示范学校,开展民族语言监测、民汉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宣传和谐语言环境理念,培养民汉双语基层干部人才,成绩可嘉。

一、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起步期。上个世纪50年代是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起步期。

中央民族学院于1952年正式开始招收苗语文班,为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培养了一批研究、讲习苗语文的学者、专家。1958年,贵州民族学院开始招收苗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为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培养了深入各地的基层教师专家。

上个世纪50年代,雷山地区的苗族孩子在政府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学汉语,苗民也进扫盲班学汉语。自1956年拼音方案出台后汉语普通话教育就进入学校,与苗族学生的各科教育学习融为一体。从此,推普工作正规有序地开展,从未间断过。

在此阶段民汉双语文教学的两项任务:教授汉语、苗语和其他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和农村扫盲工作的任务均已圆满完成,收获颇丰。

(二)发展期。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大发展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一方面黔东苗语文进入各级小学和中学,声势巨大、影响面广大,先从1981年的个别学校的试点,最后发展到1983的全面铺开大面积试点。一方面推广全国通用语普通话的工作全面展开,力度大、效果好,进步明显。

1985年至1995年为贵州雷山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黄金时期,国家和省民委拨专项的资金支持在苗族地区的苗民学苗文,苗族学生在具有苗语口语会话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学习1956年由政府组织专家创制的新苗文(即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对新苗文的学习教学,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选派专家对雷山县中小学教师实行逐级培训,分段验收。1985年至1995年,除小学、初中开设苗语文课外,雷山民中(现雷山唯一的高中)也为高中生开设苗语文课(从高一到高三,每星期2节),为高校输送了高质量的苗语整理、研究、传承人才。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央民族学院的文学专业、民族专业、语言专业开始招收专学、专研苗语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上个世纪80年代后,贵州民族学院正式恢复苗族语言文学专业大专的招生,1995年又恢复了对本科学生的招收。

(三)成熟期。2010年后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步入了成熟期。

1.政策力度大。2010后,贵州省人民政府为了建立、建好民汉双语100个和谐示范区,推进贵州省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先后出台了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十二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推进计划的合作备忘录》等政策。贵州省民委配合贵州省政府的要求下发了省民委办公室《关于举办贵州省(黔东方言)苗汉双语教学骨干培训班的通知》,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民委也配合贵州省民委的通知下发了《关于选派人员参加全省苗汉双语教学骨干培训班学习的通知》,使得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汉双语文教学得到顺利开展。

2.民汉双语教学在黔东南民族地区全面铺开,且与中小学普通教育密切结合。近15年来,雷山县所处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行苗(黔东方言)汉双语文教学的学校历年累计九百多所,教学班1000多个。雷山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实行苗汉双语文教学。

3.教材编写繁多。雷山县所处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十年来先后出版的黔东苗文(东部苗语) 教材、语言工具书共有12种,共计多达481000多册,有《苗汉双语文教学课本》、《语文》 (苗语)、《自然》和《数学》等通用教材,共计30万册。还有专用教材《苗文学习》、黔东苗文扫盲课本两种。此外还出版了《汉苗词典》、《苗汉词典》、《苗语语法》、《黔东苗语基础知识》、《苗语俗语小词典》等语言工具书。同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市)自编自印的自用教材还有不少,雷山县的不少民族中小学都有自己编的苗语教材。

4.普通话教育普及面广。雷山县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科实现全汉语教学,与全国基础教育同步、同水平。

二、贵州雷山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现状

贵州雷山现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28所,教学点40个。本地汉语方言和苗话是现在雷山地区主要通行的口头语言。各所学校都以推广普通话为主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语言为普通话,除苗语课外的各科都用普通话授课,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发言均用普通话。而在家里孩子与父母间的交流则使用苗语。苗汉双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为:用汉语讲授课程,同时加授母语。

(一)课程设计

1.学前教育阶段:雷山县2000年以前无幼儿园,入学前的教育属于家庭教育。家庭式母语教育是自发性的、自然形成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以村寨为大环境的自上而下的、代代相传的母语——苗语教育。此年龄段的孩子只会说苗语,不会说汉语。2000年以后雷山县幼教普及,会说苗语的苗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说普通话,双语教学由此开始。

2.小学阶段:2000年以前,雷山苗族孩子上小学听不懂汉语,小学教师用苗语辅助教学,一半苗语一半汉语,开始了双语教学,到3年级后才用全汉语教学各科。2000年以后,小学教育以学汉语文为主,教师一方面用苗语口语作为辅助教授学生学习汉语文,在苗语口语的辅助下学习汉语拼音、汉字,过语言文字关,完成汉语听说读写的任务,双语教学贯穿教学始终。雷山县小学阶段所选用的各科教材与全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一致,只是在1—3年级比其他地区的学校多开设一门苗语课,苗语课系统教授学生苗文。苗语课借助于26个字母,按照声母、韵母、声调教授。

有些小学没有固定的苗语教学安排,抽空才上民族文化课。学生基本都懂汉语,不需要苗语辅助教学。因此,在小学阶段就没有开设专门的苗文课,只有当低年级的学生不清楚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才用对应的苗语进行解释,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3.初中阶段:主课(统考科目) 与全国的中小学普通教育同步进行。理科课程(数理化等)均用汉语进行授课,人文学科以汉语授课为主苗语授课为辅,同时增加开设苗语文课,初中三年为学生开设一个学期的苗语课,设为必选课。教授苗语的声调,以及苗语的字、词、句、篇章。以期苗族学子在考入高中,进入高中阶段后能够达到既通晓苗语又通晓汉语的目标,这为少数民族学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这一阶段还利用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民间工艺,保证每位学生三年中能用上苗语、记住苗语。2000年以后民族文化进课堂,芦笙、铜鼓、歌谣走进课堂,成为学生选学必修的民族文化课程。

4.高中阶段:由苗语言教育向苗语文教育转向。各科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全校学生均能用普通话自如交流,各科教学基本达到全国同等水平。学生选学苗族文化课,选学苗文,为读文献、研究苗族文化打基础,培养苗族自己的研究民族的有用文化人才。

民族高中的任务除了完成教育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考上大学的教学任务外,还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民族高中的一部分学生没办法继续升学,要留在家乡生活工作。雷山县是少数民族大县,有13项少数民族遗产,民族文化不能丢失,因此,雷山县民族中学就把民族文化传承这一块引进课堂。2000年以来,学校为全校学生开设了民族文化课,每周星期四的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为民族文化课。此课有教师自己编纂的校本教材,不仅有本校教师主讲,还邀请了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校园为学生讲授。此外,还不定期地邀请县苗族会的专家到学校来给学生做讲座。除了民族文化课外,还以兴趣小组为主要形式,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民族文化技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考试主要以考查为主,每个学期学生必须要选择1至2门民族文化课。

2.师资情况

(1) 专职苗语文教师:每个学校只有一个专职苗语教师,教师为苗语使用者。这些老师多次接受由省教育厅、民教处主办的、苗语专家讲授的苗语言文字(特别是新苗文)培训。还要参加苗语定级考试,考试方式类似于普通话水平测试。

(2) 兼职、外聘民间艺术教师:除专职苗语文教师外,还有一些本校的其他学科教师或外聘的教师教授学生民族民间艺术。这些本校的老师是本地的苗族,从小就会刺绣、吹芦笙,甚至还会锻造银饰。因此,这些老师在上好自己的本职课程之外还兼职做刺绣老师、芦笙老师、银饰锻造老师。或者是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家,是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他们往往同时用苗语和汉语为学生授课,既巩固了苗族学生的苗语,又传承了民族传统民间文化。

三、贵州雷山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 成效

(1) 提升苗族学生的双语学习和应用能力,增强苗族学生的人生自信,拓宽苗族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

雷山县中小学校进行“双语文”教学后,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苗汉双语教学后,教师通过苗汉双语对比教学,利用苗族文字给汉字注音、解释,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各种文章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生愿意进校学,在学校里能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双语教育如同给苗族孩子插上了一双翅膀,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能让理想展翅高飞。双语教育让苗族学生多一双眼睛看世界,多一种语言表达、学习,便于与外界沟通,便于苗族学生学习当今先进的技术与文化,拓宽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

(2)推进推普工作,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汉苗民族相互间的了解,维护了社会稳定。建国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各民族和谐相处、文化交流频繁且成果累累,这些都与推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密不可分。是语言的相通使得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是语言的无缝对接使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3)充分贯彻落实了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尊重,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2010-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国家对民汉”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建立双语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双语教育”、“克服少数民族农村儿童语言障碍,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普通话教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这个民族的日常交际工具,而且还是这个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象征、精神象征,不可轻视。重视苗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代表对苗族的尊重,体现着民族的平等。重视对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的传承和使用,一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雷山双语教学对调节雷山苗汉民族关系、加强苗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和维护雷山民族(苗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特殊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4)挖掘、开发和研究了苗乡雷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和传承了优秀的苗族传统文化,增加了苗族同胞的文化自信。苗族语言文字不仅仅是苗族人民的日常交际工具和苗族民族的特有标志,同时也是苗族文化的载体。苗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雷山苗族的歌谣、传说、民间文化等多种文化成就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去传递、去传承。学习和使用苗族语言文字对研究、挖掘、传承苗族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雷山苗族的歌谣、传说、民间文化进校园,一举两得。既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与优势,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与自尊。又挖掘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传承。雷山境内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西江苗寨,雷山需要繁荣的旅游市场,需要特色文化支撑,需要对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

(二) 经验

(1)双向双语教学。

双语:一方面是对汉语的学习——汉语普通话教学,另一方面是对母语的学习——苗语教学。

双向:一是,先由苗语辅助学汉语;二是,学好汉语后又回归学苗语、苗文、苗文化,其间还有由苗语言到苗语文,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这不是简单的回环,这是螺旋式的上升,是在对比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母语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是对自己母语特色的准确把握,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解读和挖掘,是升华。

苗汉双语教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通晓苗语又通晓汉语的“苗汉兼通”的有为于国家、有用于家乡的人才,这就要求苗族学生必须学好自己的母语——苗语。推进苗汉双语教学就是不能不学母语,就是要求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掌握汉语。双向双语教学最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2) 苗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苗族民间文化这些曾经流行、流传于田间地头、山野村寨的俗文化,让它们走进校园,让自己民族的乡土文化也能走进课堂、登上大雅之堂,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雷山苗族的歌谣、传说、民间文化丰富而有特色、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让它们进校园,在后代面前充分展示其魅力和价值,让后人充分了解和认识,一举两得。既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与优势,增强文化自信与自尊。又挖掘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传承。教师们将苗语的山歌、民歌译成汉语,又把汉语古诗词译成苗语。苗汉师生同唱同乐,共学共进,增进苗汉两族的友谊。

四、贵州雷山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一,投入不够

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到位、语境萎缩、实用功能降低,导致了对苗语文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存在民族语言学习无用论,进而影响了双语教学工作的持续开展。

由于民汉双语文教学还未被相关的教育部门纳入正规的教育整体规划中,致使苗族学生的苗文成绩没有被计入学生的学期成绩和升学(初升高、高中考大学)成绩的总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苗语苗文的积极性。

在经费方面,地方财政开支还未将民族语文教育所需的经费列入,每年所需的经费只有从民委那有限的民族机动金中去支取,而能支取的经费只是所需经费的一小部分,这自然满足不了雷山苗汉双语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双语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阶段衔接不好,整体系统性不强

各阶段苗语苗文苗文化教学目标不明确,各自为政,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还缺乏对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证。

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双语教学进行总体规划,没有制定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的教学目标,致使各阶段分工不明,有的学校各年级分别教授什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存在各阶段衔接不好,整体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三) 民族语文师资缺口大,教师待遇保障不全

雷山县的小学和中学一般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也有的学校还有一名兼职教师)苗语专职教师,往往这位教师还要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否则无法对其进行考核,影响其职称评定),有的学校连一名专职教师也没有,只有兼职教师,致使苗语、苗语文、民族文化课(三选一)每周只能排一节,课时少,内容多,无法系统地讲授,甚至有的学校无法开设这方面的课。这些教师受编制和考核机制(苗语、苗语文和民族文化教育未纳入考核)的影响,待遇保障不全。

各级民族语文机构、苗汉双语教学需要精通苗族语文的人才,民间存在一些这样的人才、高校也培养了这样的人才,但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客观原因,这些精通苗族语文的人才却不能才尽其用地充实到各种苗族语文工作中去。雷山苗族地区的各级中小学都需要精通苗语、苗文化的师资,可是这些学习苗语、苗文化的毕业生由于编制等多种原因,很难顺利登上雷山民族学校的苗文讲坛。

五、贵州苗族地区苗汉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加大民汉双语教育的投入,坚持对各级苗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将对各级苗语教师的培训制度化、有序化、长期化。

(二)制定整体规划。从学前到高中对双语教学制定统一计划,细化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让双语教学在民族地区有计划、有序地进行,体现双语教学的完整性,提高双语教学的成效。

(三)保障优质民族语文师资的供给

1.对现有岗位的教师,尽力尽快解决其待遇问题。

2.疏通人才供求方的信息渠道,将用人才与高校培养挂钩、分配挂钩,让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的放矢,让所培养的大学生学有所用。给民语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以出路和政策倾斜。

3.为少数民族语言传承者立法,让使用双语的人享受更多的法定优惠。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会使用双语的人,高考、中考为双语使用者加分。

(四) 组织苗语课题研究。苗文难学但必须学,还必须有人专门研究。苗语、苗文、苗文化研究可设为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课题,他们懂苗语、有第一手资料,最接近语源地,收集材料比别人更方便高效。还可与高校联合研究,促成研究素材与科研能力的高效结合,实现科研与实用的双赢。

(五)教材编写突出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添加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诗文,挖掘民族文化中最纯真、最积极、向上向善的部分写进课文篇章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民族的特色和自己家乡的特点,充分领略自己民族的优秀,以增加对自己民族和家乡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傲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亚东.贵州双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n民族语文.2010,(2):35-18.

[2]双语教学及苗文在苗族教育中的作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B/O L].2010.

猜你喜欢
雷山苗语苗族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陡寨苗语音系及其语音特点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苗语汉语互译工具设计与实现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谈谈雷山苗族“锦鸡舞”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