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

2018-02-01 05:21任变玲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任变玲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逐渐完善,建筑企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各个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是风险管理中主要的形成部分,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妥善处理,不仅可能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给企业造成损失,更有甚者增加企业的破产风险。所以,在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和判断财务风险,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财务风险,以此来为建筑企业增添效益。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对策

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着国家建设前进的脚步,牵动着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但是因为建筑企业本身的条件和特点,使其在发展阶段存在较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差,所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切实了解和意识财务风险的存在,认识其中的危害,有效的减少财务风险,以此来保障建筑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当前建筑企业所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且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风险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在管理过程中只依靠自身的经验,缺少严谨的管理流程,并且操作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放,模式也比较传统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给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埋下极大的隐患。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中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近几年建筑企业受到宏观经济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给本来基础比较单一的建筑企业服务体系带来严重打击。很多建筑企业单一从事房屋建筑、路桥或者隧道工程中某一项工程建设,尤其房屋建筑这些产品所占的优势位置比较少,门槛比较低,且结构体系也比较松散,不能很好的应对宏观经济体系的转变。

当下我国建筑企业市场体系结构较为单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多,规模大的比较少,多数都是小型企业。有限的建筑体系资源与空间引起很多小型企业无序无责的进行占据和争抢,导致建筑企业市场同质性竞争十分突出,没有向横向进行发展。

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体系和结构比较传统单一,导致其经济效益低下。因为我国建筑企业市场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不够成熟,管理较为粗放,经营理念和管理策略以及经营模式较为落后,想要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所以,目前低层次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体系是重要的特征。

我国建筑企业产业整体较为落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低。目前很多地区的建筑企业多数都是集中在建筑方面,在投资方面寥寥无几。经济风暴一旦来临,投资渠道传统单一的建筑企业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需要新形势下了解和掌握国际和国内的趋势,对其进行正确定位、综合全面进行分析、科学合理规划发展目标,以此来完善建筑企业的产业水平,从根本上高效强化其抗风险能力,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不断提升。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企业发展空间却越发局限。近年来民间融资和各个银行中的不良贷款逐渐增多,其中不乏建筑企业的影子,所以随之风险也就跟着增多。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建筑企业对这些风险都不予重视或者是视而不见,这样就会导致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认真对待建筑企业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以及分析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寻找到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企业发展以及财务风险管理较为落后

我国建筑企业因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相关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控制力度。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所涵盖的产品结构单一,建筑企业风险通常都与中标价格有关,而且建筑企业门槛较低,使得近年来建筑企业数量激增,同质化竞争也随之增加。很多建筑企业在竞标过程中不惜以高价来获得项目,导致后期资金跟不上而进行贷款融资,这样不仅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工程成本负担,同时增加财务管理风险。另外,建筑企业发展的比较缓慢,其中财务管理工作缺少创新,获取效益和利益的模式较为传统单一,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我国全面的经济发展脚步。

(二)建筑企业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全面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是跟风而起的,通常都没有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十分严重的隐患。另外还有一些建筑企业观念较为落后,将建筑等同于盖房子。这就使得建筑企业中的人员配备不够全面,企业所有者对专业人才、专业管理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重视专业人才和管理带来的效用。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都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缺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知。

另外,还有一些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财务管理理念全面落实,没有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规划,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增加。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建筑企业中复合型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位置,所以建筑企业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来适应当下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者是决策者应了解财务基本知识,了解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变化对企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有效的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经验转变成为决策的依据,例如在某建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以外币3000万的中标该项目,但是如果没有及时了解汇率的变动,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财务汇率风险,最终汇率风险造成的损失会吃掉整个项目的利润。所以以美元计价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及时应用有效的措施,那么就会引发财务风险,造成不可估量的财务损失,所以建筑企业项目决策人员需要站在专业角度来分析建筑项目,以此来降低建筑企业中的财务风险。另外还需要引进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及时对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假设,判断财务风险,发现建筑企业中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非财务工作人员,建筑企业需要花时间与精力构建风险管理环境,让企业员工都有风险识别和管理意识,这样可以高效改善企业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强化危机意识和自身对企業的价值,从而充分发挥人才在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二)強化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

在建筑企业中强化预算管理需要创建一整套健全的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以及预算管理体系。明确建筑企业中每个部门的责任目标,编辑好企业年度预算,统筹资金的支出。另外还需要建立配套措施,有效的对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筑企业因为施工时间较长、流动性也较大、资金来源也比较分散,导致资金协调十分困难,在过程中只有增强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和监控力度,这样才可以保障资金科学合理使用,另外还可以增加其抗风险能力。由建筑企业统一分配和调度资金,可以强化支出和收入意识。同时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成本较低的方式,分析和研究资金的回报率和资金成本,另外还需要慎重决定建筑企业贷款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增强现金流管理和控制

提升建筑企业中的资金运行效益,保障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和安全使用是强化建筑企业财务抗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资金较为分散的建筑企业,由传统单一的分散性资金管理体系转变成为现代化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建立内部资金结算部门,转变以往资金结算和收付的分散形式,将凌乱的资金管理转变成为集中收集。通过规模运作强化财务资金管理的调度,在提高资金规模收益同时降低企业单位整体资金成本,在财务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明确会计师和财务主管的责任和权限,保障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还需要创建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筹划管理以及借还管理体系,健全建筑企业资金业务流程,高效实现企业资金的预算控制和业务管理控制以及资金收支风险控制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企业的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形成部分。完善的财务管理可以反映建筑企业自身体系的健全程度,也是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效的体系。在实际管理中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以此来保障建筑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邵仲岩,于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河北企业,2016 (8):17-18.

[2]张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 (20).

[3]陈小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6 (10):232-232.

[4]陈远刚.探析现代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10).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