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2018-02-05 06:55董舟维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保健设置高职

董舟维

1. 研究目的

应用型、复合型、实用型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博弈的必备条件。可是,当前的高职教育无法匹配企业专业能力需求的轨道,突出体现在毕业生快速上岗难、专业技能不匹配、专业综合素质较低等,如此形势势必倒逼高职教育狠抓改革。而体育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首当其冲被赋予了“能力、专业、实用”三者本位联动的改革目标。再者,较其它基础学科而言,在服务专业方面有更加强劲的优势,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发展专业体能、培养健康的专业心理、掌握职业病预防与保健等专业核心素养,而且更加突显体育课程“增强体质”的共性与“专业有机融合”的个性。因此,本文从国家“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健康绿色体育的视角,结合旅游、健康、商务三大专业特点,创新性地阐述体育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等“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体育课程设置,旨在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舟山市市高职院校旅游、健康、商务三大专业的1200名学生为目标抽样人群,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1178份,剔除无效问卷52份,实际有效回收1126份,有效回收率93.8%,符合本研究的目标和抽样要求。

2.2 专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修订与检验

运用资料检索、访谈,搜集体育促进专业能力相关的自评项目15项,依据莱科自评法将专业自评项目,划分为5——1分的等级顺序变量,并汇总单项得分。各评分等级顺序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评分等级顺序变量

2.2.1 专业能力项目一致性信度分析

汇总体育促进相关的专业能力15项单项得分,将该得分与各单项得分进行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分析单项总分与项目总分内部一致性信度。剔除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保留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协调、应急应变、改革创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保健10个能力单项,组成专业能力自评量表。

2.2.2 区分效度检验

根据统计学原理,受测学生的分值序列中,两端高、低分组组成的极端效标组,在测试项目上的差别程度可以反映测试项目的区分能力。本文采用高分与低分组人数各占总样本27%的高低分组法,计算区分效度指数D值,公式为:

根据美国测验专家艾贝尔(R.L.Ebel)提出的鉴别指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如下表2:

表2 项目区分效度评价标准

2.3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关键词职业能力需求、专业核心素养、专业能力导向、实用体育、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等检索2008——2017年的文献资料。查阅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4 问卷调查法

本文实证数据的来源,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调查的实施,由本人亲自赴各高职院校监督完成。

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课程设置论述

“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体育课程设置,应充分融合学校专业格局,以校内体育竞赛为平台,设置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分模块、换教师、移场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会学习,着力增强专业体能、强化团队合作、塑造优美体型、掌握常用急救方法、提高职业病预防与保健的能力、培养专业素养等专业综合素质。

3.1.1 基础体育课程设置

①导游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导游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形体操、定向跑、越野跑、休闲徒步、登山、形体训练、校园体育竞赛的策划、组织、团队拓展、保健按摩、导游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急救知识与实践。

②休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休闲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形体操、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用技能、团队拓展、体育赛事活动策划、健身指导、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休闲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急救技能、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健康养生、高尔夫、帆船、皮划艇、轮滑。

③酒店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酒店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形体操、瑜伽、体育舞蹈、减肥、健身指导、保健按摩、团队拓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酒店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急救技能、温泉养生、健康养身、美容SPA、网球、高尔夫。

④护理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护理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形体操、瑜伽、体育舞蹈、武术、团队拓展、健康养生、体育保健、按摩(婴幼儿、成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护理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急救技能。

⑤会计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会计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办公室保健操、办公室瑜伽、办公室养生、团队拓展、保健按摩、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会计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急救技能。

⑥航空服务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根据航空服务职业特点,设置以下课程内容:形体操、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团队拓展、项目拓展、保健按摩、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航空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急救技能。

3.1.2 特色体育课程设置

①骑行课程设置

以“健康旅游、倡导环保、服务社会、宣传公益”为骑行课程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理优势和资源,开设集休闲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骑行选项、选修课程。通过校内外、个人与集体、教学与服务、专业与体育多途径、多方位融合的方式,掌握特色体育技能,提高专业竞争力。

②户外休闲课程设置

凭借地域优势,融合健康、旅游等专业特点,开设登山、徒步、攀岩、野外露营、海岛野外生存等选修课程。

③健身指导课程设置

健身指导课程须得与专业形态要求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健身房、瑜伽室等场地资源,将健身指导课程延伸至课堂外的社团、体育文化节、专业技能评比等平台。

3.2 结果分析

从2015年10月至今,对实验学生,实施“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对随机抽取的1200名实验学生,发放 “专业能力自评对比”的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3.2.1 专业认同度

专业认同度是指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目标、价值等,与社会对该专业的期望值保持一致,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态度、学习兴趣和就业。结果表明:实验前 7%的学生非常认同,47%的学生认同,23%的学生认同度一般,18%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认同,5%非常不认同。可见,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实验后30%的学生非常认同,58%的学生认同,10%认同度一般,2%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认同,没有学生非常不认同。结果显示,“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体育课程设置,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3.2.2 专业能力自评对比

表3 专业能力自评对比(N=1126)

如表3所示,实验后,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协调、应急应变、改革创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自我保健10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非常满意(5)和满意(4)这两项来看,自主学习能力从35%提高到59%,解决问题能力从24%提高到38%,团结协作能力从57%提高到97%,应急应变能力从9%提高21%,自我保健能力从31%提高到61%,提高幅度都超过50%。可见,多渠道、多样化、全方位融合专业能力导向的体育课程设置,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体育课程与专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且能全力助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立足高职体育课程现状,从国家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健康绿色体育的视角,进行体育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方式等“能力、专业、实用”本位联动的体育课程设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4.1.2 实验后,通过对学生各项专业能力自评对比的调查,结果显示: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协调、应急应变、改革创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等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1.3 多渠道、多样化、全方位融合专业能力导向的体育课程设置,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体育课程与专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且能全力助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4.2 建议

4.2.1 利用校内外师资,构建“分模块、换教师、移场地”的体育教学模式。

4.2.2 融合专业能力需求,因地制宜,撰写校本体育教材。

4.2.3 制定学校与企业融合的体育考核制度。

4.2.4 坚持 “模仿--借鉴--总结--提高--创新”的培养理念,多渠道拓宽体育师资培训,鼓励体育教师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4.2.5 拓宽合作渠道,加大社会、学校体育发展联动机制,提高体育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

[1] 朱建民.大学生健康自评完好量表的检验与生活方式关联因素的回归分析[J].体育科学,2008(5):44-49.

[2] 朱伟强.体育课程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3] 饶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3):106-107.

[4] 林涛.浅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4:184-185.

[5] 冷雪锋,任爱珍.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猜你喜欢
保健设置高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