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环境描写 学习小说写作

2018-02-06 15:22李甜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鲁镇祥林嫂雪花

李甜

小说是高中生喜欢尝试的一种文体。进行小说创作时,可以用文字构筑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可以折射生活,聚世间万物于笔端。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往往将精力投注在情节构思上,希望以精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而忽视了小说的其他因素。事实上,只有情节主干的小说犹如没有花叶的枯枝,会显得干瘪单调,一篇优秀的小说还需要“闲笔”的烘托,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鲁迅的《祝福》在描写鲁镇的典型环境上,有许多高明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名家引路

祝 福(节选)

◎鲁 迅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藥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且吟且思】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封建帝制已被推翻,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广大农民依然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封建礼教、宗法观念仍然是压迫农民的精神枷锁。在《祝福》里,鲁迅将广大农村的真实面貌浓缩在鲁镇这一典型环境中,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抢分技法

1.描写典型景物,写好自然环境

《祝福》的故事发生在冬天,为烘托小说的悲剧氛围,《祝福》巧妙地选取了冬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雪”,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并贯串全文。第一次是“我”初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作者描写雪花之大、之乱,渲染出“我”的心绪烦乱。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作者描写雪花之沉寂,烘托祥林嫂之死的凄凉与“我”深夜沉思的悲愤。第三次是柳妈跟祥林嫂谈天时:“微雪点点的下来了。”雪暗示了柳妈的话带给祥林嫂的心理阴影。最后一次出现在结尾:“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作者描写雪的大而猛,寄托了他对社会悲剧最沉痛的哀思。

可见,小说要写好自然环境,可以从纷杂的自然万物中精选,下笔时专攻,既适应了短篇小说的篇幅要求,又能出人意料。

【适用范例】

一九六八年的冬天,出奇的冷,连屋里的水缸都结了一层冰。这在江南实在是少有的事。田野与村落也因为这刀子似的冷,显得沉寂而没有生气。大雪过后的一个早晨,冰天雪地。一声惊呼声撕开冰结的寒意:二少爷,二狗崽上吊了。

——《把身体挂在寒冬》

2.抓住生活细节,写出社会环境

《祝福》的典型环境,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中,更体现在社会环境中。祥林嫂的悲剧,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封建礼教仍旧根深蒂固的农村这一社会环境中。如此宏大的社会环境,如何用精简的笔墨写出来?作者抓住了“祝福”这一典型事件,特别是事件中的细节,如忙着准备“福礼”的是女人们,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些细节透露出,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的落后依旧,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思想意识都没有质的变化。

描写社会环境时,若从正面落笔、宏观展现往往“吃力不讨好”,而从典型事件与细节写起,则更容易些,且能在平凡中寓深意,引人深思,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适用范例】

冬天清晨,他骑着车去图书馆,路过三里坟,看到一个被撞倒在路旁、哼哼唧唧的老太婆。撞的人已经逃之夭夭。他便把秃顶的老太太扶起,问清地址,把自己的自行车放在路边锁上,搀着老太太回家。结果老太太的家属和四邻把他包围了,把他当作肇事者。而老眼昏花的老太太在周围人们的鼓励和追问下,突然也一口咬定就是他撞的……当他说明这一切,说明自己是个助人的人的时候,有个嗓音尖厉的妇人大喊:“这么说,你不成了雷锋了么吗?”全场哄然,笑出了眼泪。那是1975年,全民已经学过一段《荀子》,大家信仰性恶论。

——《风筝飘带》

3.刻画人物住处,写活人物性格

学生要在小说里塑造人物性格,往往会采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法,事实上,环境描写也能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如《祝福》中有一段对鲁四老爷书房环境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描写使一个顽固守旧、崇尚神仙、虚伪的封建卫道士形象跃然纸上。

正如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人物住处与性格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描写人物住处,往往可以在三言两语间写活人物性格。

【适用范例】

这里住着我一位自称被诗书画出卖又被诗书画创造了色彩和远方的朋友学……三房一厅的空间住一个身高不足1米7、体重不超过65公斤的人应该说是够富足的了,但对学来说就未必。尽管我早有所料,但当我推门而进的时候还是差点被这位伙计房间的艺术效果感染得晕眩过去。鞋子跑到了床上,被子躲到了墙角,四面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纸片上有一些月也朦胧鸟也朦胧山也朦胧水也朦胧世界都朦胧的诗句和一些比毕加索老人家更加抽象的画;颜料彩笔画夹书籍纸张臭袜子臭鞋天女散花满地都是,不知该说是个垃圾储存库还是一个艺术的梦幻世界。

——《302号空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镇祥林嫂雪花
我心中的《小雪花》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淘气的小雪花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