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思考

2018-02-07 14:00蔡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信息安全信用

蔡宁

(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成都 610000)

1 共享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人类本身有着共享资源与共享各类事物的心理倾向,在此前提下诞生了共享经济。具体而言,共享经济主要体现为如下的经济运行特征与经济模式内涵。

1.1 共享经济的内涵

作为全新的一类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借助相应的经济平台来分享各领域现有的经济运行资源,从而达到资源优化与资源整合的最佳效果[1]。具体在实践中,针对共享经济有必要将其分成经济平台、商品以及买卖双方的三项基本要素。在上述的各类要素中,交易平台本身构成了赖以实现共享经济的根基所在,该平台可以承载多种多样的共享商品。与此同时,作为需要此类商品的相关方而言,其也能够凭借上述的经济共享平台来实现全方位的资源互通以及资源分享。

1.2 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突破交易领域中的时空局限。在传统模式下,共享经济仅限于较窄范围内的实物共享,并没有全面拓宽至更广的经济运行领域。与之相比,建立于信息化手段之上的共享经济新模式更加可以突破交易空间与交易时间带来的约束,从而显著扩大了资源或者物品的共享范围。

其次是多方之间密切进行沟通。共享经济主要应当包含物品借出、物品租赁以及其他种类的资源转让。在上述的各个交易进程中,通常都会涉及多方主体之间的密切沟通。

第三是全面共享实时性的交易信息。信息化平台客观上为共享经济提供了实时性的交易信息,并且保障了各类信息具备的及时性特征。

2 全面发展共享经济的意义

在现阶段的整个经济体系中,共享经济已经占据了较为显著的位置,同时也发挥了突显的价值。近些年以来,共享经济日益表现为规模化与普及化的状态,此类经济模式能够得以迅速流行的根源就在于最大化的共享资源。这是因为,共享经济最根本的宗旨就在于优化利用多种多样的闲置物品,对于当前现存的企业闲置资源也能够着眼于灵活性的配置。因此可以得知,全面发展新型的共享经济具备了突显的价值与意义。

3 共享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共享经济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经济运行而言,其本身表现为独特的经济运行优势。这是因为,共享经济在客观上拓宽了经济覆盖领域,同时还有助于分享各领域的珍稀资源。从上述的视角来看,共享经济具备不可忽视的优势。然而与此同时,共享经济在其逐渐发展与逐渐演变中也呈现了某些显著缺陷,其中典型为欠缺必要的信用机制作为保障与支撑。具体而言,共享经济主要表现为如下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演变现状。

3.1 共享经济具备的独特优势

首先是实现了地域扩大。长期以来,共享经济都仅限于较小领域以及较小规模,因此呈现零散性与局限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得知,共享经济之所以受到了突显的约束与局限,其中根源就在于欠缺必要的经济规模。

其次是拥有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共享经济如果脱离了网络化手段作为其中必需的支撑,那么将会呈现空洞化的状态。因此可见,共享经济不能够欠缺信息化为其提供应有的全面技术支撑。

第三是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进入信息化的新时期,各个领域都已融入了共享经济的全新潮流,共享经济本身也呈现突飞猛进的状态。例如截止到2010年,共享经济已经覆盖了上千万的资金规模以及十多家的国内企业;然而到了2017年,国内能够接受共享经济的各行业企业已达两万亿左右,而与之相应的资金规模也实现了迅速扩展。在此前提下,明显可见共享经济呈现了迅速发展的基本态势。未来在经济领域中,共享经济还将会表现为更快的进步与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拓宽当前现有的共享经济规模。

3.2 共享经济当前的缺陷

共享经济虽然体现为上述的独特优势,然而仍然无法掩盖其暴露出来的某些局限或者弊端。具体而言,共享经济在现阶段的最主要弊端就在于欠缺健全度较高的行业信用体系。这是因为,共享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前提就在于信用体系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的完整度。反之如果欠缺信用作为必要的保障,那么共享经济就很可能侵害某些个体隐私。但从现状来看,有关部门尚未真正关注综合性的个体信用监管,因而埋下了深层次的信用体系危机。在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共享经济仍然无法真正融入当前的信用体系架构内。

4 探求改进举措

从当前现状来看,共享经济整体上表现为迅速演变的基本趋势。但是与此同时,共享经济在目前也日益暴露了漏洞或者缺陷。究其根源,就在于当前有关部门针对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尚未达到最优的监管水准,同时也忽视了与之有关的经济监管与监督。因此如果要在根源上实现针对当前现状的全面优化,那么有必要从立法视角着眼加以改进,同时也要逐步健全各领域现存的经济秩序。具体在实践中,关于共享经济有必要落实于如下的改进举措。

4.1 构建多层次的信用体系

网络安全如果要达到最优的效果,则需将其建立于个人信用机制的前提下。这是由于,个人信用体系在根本上关乎整体性的网络监管与网络运行。从共享经济本身的角度讲,有关部门如果致力于强化共享经济,那么有必要将健全信用体系视作其中的关键要素。

4.2 全面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在全过程的经济运行中占据了突显地位,因此如果要构建实效性更强的共享经济新模式,那么必须着眼于保障最根本的网络信息安全。从现状来看,有关部门针对信息安全已经增设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手段,其中典型为信息加密以及设置防火墙。但是实质上,有关部门在涉及共享经济时却并没能健全与之有关的信息安全机制,因此遗漏了多种多样的漏洞或者难点。为了实现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关键就在于全面明晰共享经济在现阶段的整体发展趋向,确保将共享经济纳入当前的网络监管视野下。

4.3 增强当前的经济监管力度

目前某些领域仍然表现为程度较重的信用危机,其中包含企业以及某些个体的信用危机。从根本上来讲,共享经济只有依赖于完整度较高的行业信用体系,那么才能得以长期演变与发展。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就要从源头上逐步构建力度较大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于当前表现出来的信用体系漏洞予以相应弥补。通过运用上述的途径与举措,应当能够在根源上消除潜在性的个体信用危机。

5 结语

截至目前,共享经济已经全面渗透于各个现存的经济领域。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下,有关领域针对共享经济整体上给予了更多认可与关注,同时也在致力于探究适合共享经济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该领域的未来实践中,有关部门如果运用综合性的途径与手段来推行共享经济,那么还需侧重于保障平台安全并且显著强化当前现有的个人信用体系。通过运用上述的途径与措施,共享经济将会迅速拓宽当前的经济适用范围,从而全面服务于各个领域与行业的基本运行模式优化。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信息安全信用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