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2-07 14:00王臻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治安管理公安实训

王臻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银川 750021)

1 引言

治安管理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治安管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公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治安管理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出发,确定“警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局合作”的办学思路。本文以当前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所开展的治安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地分析了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问题,并以警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口,重点分析了教学体系创新的主要路径,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实习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索和总结,为治安管理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做了积极的努力。

2 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2.1 对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①治安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并未得到高职院校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近年来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但还存在着实训大纲完整度较低、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方面未能发挥潜力的短板。

②对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解较为浅薄。在过去发展过程中,教学实践活动始终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没有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对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显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③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当前国内公安高职类院校始终是专业性更强的专业获得更多的实践经费,而治安管理专业在这方面未能真正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支持。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显然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2.2 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①尚未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我院为例,虽然治安管理专业是宁夏唯一为基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公安管理类专业,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却一直存在。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②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公安机关的实际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为本专业的高学历人才,虽然在理论的掌握上非常扎实,但却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无法在实践领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支持。而公安民警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受到本身理论知识的限制,无法将这些经验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所以,公安机关和院校沟通的不足,导致双方都无法受益,这对治安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③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整。治安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然处于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完整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当前,实践课程评价主要是学生在不同情景、案例下的表现进行打分的方式,而这些考核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显然无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现阶段,治安管理专业结合宁夏公安部门日常工作的特点,全面强化警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和落实,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实践教学的机制,为我院治安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1 建立校局合作、警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宁夏公安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警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共同培养、共同教育的新型实践教学。同时,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要深入基层,而且也要注重和实战的匹配性,将公安工作有效地融入实践教学中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与公安实际发展同步、与公安战术创新同步、与公安执法活动优化同步;同时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局警务实战交流,帮助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公安实际工作,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坚持“校局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和引进”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强化带头人制度,打造双师队伍,积极优化师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能力。定期派专业教师深入基层跟岗锻炼。同时,强化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合作,定期派青年教师到高水平的公安院校进行交流和学习。最后,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纳入考评体系,通过针对性的奖惩措施,激发广大教师提升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治安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从公安机关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强调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加以创新。可以聘请治安方面的资深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座,并参与到实践课程的体系设计中,为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明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还可以形成“活页”式的动态教学模式[1],全面推动公安实际工作和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为我校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稳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书本内外的有机整合,并积极主动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模拟环境的实战性,让课堂和工作场所真正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入的掌握、理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

3.5 建立见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习机制

治安管理专业在开展假期见习活动的过程中,应明确见习的时间、目的、内容等。在见习完成之后,应由见习单位为学生开具见习报告,为实践教学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顶岗实习也同样是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由于顶岗实习的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较为显著,第一,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体系,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成立具有较强稳定性和针对性的顶岗实习基地;第二,构建全面、具有较强实战性的岗位,并采取轮岗制。让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各个岗位,较为全面地掌握公安机关在当前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三,聘请基层优秀民警作为顶岗实习的导师,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工作环境;第四,在实习评价方面,不仅要有实习教师的评价,而且也要将民警的评语纳入其中。

4 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总之,在完成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之后,应将其真正贯彻和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将以本校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给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4.1 坚持校局合作,共同搭建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在我院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校局合作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聘请了专门的教授、优秀民警、拥有丰富经验的专职教师,为治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提出了专门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同时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设置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诊改。积极发挥本专业优势,主动和公安基层部门合作,为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治安管理专业人才,也为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创设了必要的外部环境[2]。

4.2 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和强化治安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院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多次座谈,配合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在积极开展校警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师辅导、培训活动,坚持“校局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和引进”的原则,建立了一支以治安管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为本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双师型”教师培养。当前,挑选了一批实践教学水平高、知识结构完整、理论知识扎实、科研实力强大的教师,派遣到基层进行跟岗培训,同时,已经在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水平公安院校派遣了学习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划拨必要的经费,支持教师积极参与业务工作会、专业研讨会等会议,为教师的专业视野的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持[3]。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专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积极践行“厅院一体化”建设,和宁夏公安厅一道,积极开展实践课程校外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在选择教师的过程中,以基层推荐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并为兼职教师提供全方位的理论辅导。

4.3 围绕治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目前,针对基层公安机关严重缺乏治安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我院在深入调研、全面走访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实训课程培养体系,为本专业学生实践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①在实训教材的挑选方面,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不仅要求实训项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也鼓励教师从既往的工作经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来。同时,进一步强化教辅资源的建设工作,通过对现实案例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大量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创设必要的环境[4]。②在实训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课程内容贴近实战。一方面要强调对学生基础能力、延伸能力、核心能力等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所有的实训项目都有明确的实训要求与考核机制。我院在《社区警务》《治安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等课程中就做了实训教学。③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成立5~10人的兴趣小组,从具体的治安案例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治安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④在考核体系上,要将考核的方式进一步创新,将实训项目纳入考核体系中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积极性。

4.4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模拟派出所。将派出所日常工作进行完整、全面的模拟,包括接警、出勤、办案、信息搜集、治安调解、群众工作等,构建了一套覆盖派出所90%工作的实训平台。②警务战术训练街区。其核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抓捕战术、巡逻盘查战术、防卫与控制等等,同时也将警械使用纳入训练,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③公安警务仿真实战技能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当前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利用模拟的真实环境,将民警的日常训练、日常出勤、日常处置的主要内容完整的还原了出来,以便学生切身体验。④射击训练综合实训基地。枪械操作能力、基础性的射击技能,是当前阶段实训基地的主要培养项目。目前,我校已建成电子靶场,同时,已经和宁夏公安厅之间达成了深入的合作,安排定期实弹射击演练[5]。

4.5 学生实习效果成绩显著

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展针对性的实习。实习结束后,由教师和民警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评,两者以6:4的比例形成最终的实习成绩。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认识到实习的严肃性,为其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支持。2018年,治安管理专业学生在多个大型活动中都参与了安保工作,不仅有效践行了书本知识,同时对警察工作的认知也得到了升华。我校学生在多次活动中,获得了实习单位领导、民警的广泛好评,证明我院开展的实习活动是卓有成效的。

猜你喜欢
治安管理公安实训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治安管理适度控制的必然性分析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几点建议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