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规划现状及展望的探索

2018-02-07 14:00朱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配电电网规划

朱璞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北京 100052)

1 引言

电力市场的完善给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电网规划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为更好地改变由于电源结合和布局造成的规划不合理问题,以及更好地创造电网建设外部条件,为电网规划工作的落实提供完善的落实计划,需对现阶段我国电网规划工作的规划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文章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2 现阶段我国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理念较为落后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规划观念仍然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求,加之缺乏系统性的优化管理理念,不能很好地对现阶段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且由于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对全电压等级序列的整体优化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规划管理进程推进缓慢,在经济分析中对整个投资周期中投资回报率重视不够[1]。

2.2 规划管理模式陈旧

现阶段我国电网规划管理根据各自所辖范围和电压等级分为三级设置,这种管理模式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规划人员对相应地配电规划状况不了解,加之相关电网建设不全面等问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增加了意外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相应的配电设施维护难度,十分不利于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也容易造成上下级电网规划协调力度不够,各级规划不协调,无法实现电网资源管理的整体化和最优化。

2.3 规划工作和社会信息化结合不足

电网规划牵扯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规划工作方法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高效结合,就不能很好地促进电网规划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现阶段的电网工作方法进行规范,首先需加大对社会各方面信息量的获取,通过搜集海量的整理工具、提炼工具和专家分析系统,来满足建设数字电网的要求。避免由于传统信息采集手段落后给电网规划造成的不良影响。

2.4 电网设备不完善

配电设备是电网规划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更好地对现阶段电网进行规划管理,需对电源设备的选型提供充分的技术分析和科学计算,而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工作盲目地扩大电网截面和容量,忽视了配电设备之间的高度配合,给配电设备的耐用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同时也不利于电网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电网安全隐患的规避,极大程度地制约了电网规划工作的发展进程。

3 推动电网规划工作的解决措施

3.1 创新规划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落后是束缚电网规划工作的根本原因,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电网规划工作的要求,需推动以电网规划工作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创新,打破由于传统管理观念对电网规划工作的束缚,优化时间、空间等多维度整体性管理,避免大面积停电给用户供电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电网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电网发展生命最周期的最大化。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保障用户用电的可靠性,通过对经济效益的规划与分析,实现最大化的等级序列和全寿命周期资产效益,通过增强相关资产管理理念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理念的创新与推广来实现电网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规划人员创新理念的不断更新来增强电力企业文化形成和核心竞争力。

3.2 创新电网规划管理机制

完善的电网规划管理机制是创新电网规划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更好地实现电网规划工作的安全性和最优化,需要创新规划相关工作管理理念,通过对原有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来推动整体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建立统一的技术规划管理平台,让各级规划在共同的平台上推进,实现单电压等级的统一规划、分级执行,确保分级指导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努力实现标准与规划灵活性、适应性的统一[4]。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研究框架体系和标准的技术规划指导来实现运行技术标准有机连接和整合,同时还要加强相关规划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改进创新管理理念以及创新规划管理机制,来推动能源形势变化给电力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3.3 创新电网规划管理工作方式

实现电网规划工作方式的创新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支持,因此,推进电网规划工作的完善,首先需创建公共的规划新技术平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需要来不断创新工作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的信息规划媒介,提高相关规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规划工作高效稳定运行。其次,政府需加强对电力行业的管理机制的监管,减少由于电企内部结构重复调整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企业通过对内部机制中存在不合理性调整的规范,提高电网企业规划工作效率,还可通过稳定的电力系统结构、运行方式和自动化的配电网络为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提供技术措施保证,提高规划工作质量,保障规划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4 实现规划工作信息平台的完善

提高规划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信息工作平台,因此,为满足信息化社会多样化信息需求,首先需要结合信息化要求规范业务流和数据流重组,通过建立完善的规划工作实施方案来进一步研究专业软件的接口应用,保证规划工作有步骤、有阶段地实施,通过完善电网规划信息系统来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规划管理工作的发展,以此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5 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

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提高规划执行效率和可操作性,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来建立完善的负荷预测体系,确保负荷预测结果公布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保证城市电网规划在电子地理图上有效呈现,攻克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电网建设的落实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从而更好地推动规划工作的落实,满足不同用户之间的多样化用电需求,避免由于信息获取不便和所获取信息的不完善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以此保证电网规划工作的可靠、稳定运行。

3.6 提高电网利用效率

实现电网利用高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配电设备的利用率[5],以配电设备作为基础物质保障可以提高各电站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电网负荷,通过智能的控制手段实现电网之间的应用管理,可有效提高电网补给的科学化和电网利用的效率化,增强电网规划管理工作运行效果。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准确地预防和规范,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提高电网规划管理效果和配置设备实际使用的可靠性,提高电网利用效率。

4 结语

文章通过对当前电网规划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规划理念较为落后、规划管理模式陈旧、规划工作和社会信息化结合不足和电网设备不完善是制约电网规划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动电网规划工作的发展,应不断创新规划管理理念、电网规划管理机制、电网规划管理工作方式,以此实现规划工作信息平台的完善,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和电网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配电电网规划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穿越电网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