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机制 助力质量提升

2018-02-07 19:18孙洪安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烟台市烟台标准化

文 孙洪安

山东省烟台市全力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拥有93件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长质量奖;获批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先后创建2个国家级、46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空气质量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品牌价值分别高达905.06亿元和476.6亿元……自2016年12月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烟台市质量工作捷报频传。

“大质量”夯实“烟台底蕴”

质量对于国家由大到强至关重要,对于城市发展也是如此。深谙此理的烟台市,一直把质量发展摆在重要日程。“创建质量强市以来,烟台市把质量发展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推进实施,着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不断健全质量共治机制。”烟台市质监局局长王文锋说。

烟台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出台了质量强市建设意见、全市质量工作发展纲要(2017—2020年)。同时,质量品牌工作还被纳入全市农业及农村、智造行动纲要、服务业等“十三五”专项规划。

如何强化政策保障,倒逼质量责任落实?“烟台市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据王文锋介绍,烟台市连续3年实施县级政府专项质量工作考核,出台了品牌、标准化、计量等一系列文件,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实施质量典型激励,仅今年兑现奖补资金就超过2000万元。

两年多来,烟台市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2016—2017年度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被确认为A级;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542项、行业标准616项,正在参与10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仅如此,烟台市还成为全国首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新增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项,国家蒸汽流量计型式评价实验室通过考核验收,建成10个国家级、14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10个县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有3114家组织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180张,为质量强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创新监管增重“含金量”

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烟台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筑牢“质量安全”这道防线。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推动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名企业员工。深入开展质量援助行动,带动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员工质量素质教育行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质量素养。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配套科学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健全执法联动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配套机制,推动形成执法合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仅食品药品领域就组织开展了桶装水、食用植物油等专项整治活动23个,查处案件304起,移送司法机关17起。

——注重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广应用食品生产日常监管信息平台、药品温湿度在线监控系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为实现科学监管奠定基础。注重示范引导,推广“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推动政府补贴液化石油气钢瓶整治,累计置换钢瓶70万余只,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不仅如此,烟台市还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质量强市建设,增强群众认同;在全市开展大规模免费质量提升培训,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加强“信用烟台”建设,深入工厂、社区、街道,大力宣传质量方针政策,推动质量理念深入人心;加大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义务教育、环境治理等领域问题的解决力度;在全省第一个公布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清单1701项,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创建“+质量”的烟台模式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的过程中,烟台市不断探索促进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三全两突出”的质量发展特色。

“三全”是指坚持“全领域推进、全链条提升、全方位服务”,着力提升烟台质量、唱响烟台品牌,推动质量品牌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之路。“这几年,烟台市大力实践‘+质量’理念,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王文锋介绍说,该市通过全领域抓质量,实现产品、工程等多领域质量工作相互融合,先后获批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2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中拥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省长质量奖企业2家,张裕入选首批“中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烟台特有城市品牌;建成烟台NQI综合服务中心,提高了质量惠民水平;构建了三级网络分布的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只跑一次”和“零跑腿”,有效优化了营商环境。

“两突出”,则是指突出“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两个目标,找准优势,拉长长板,使质量工作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闯出了一条以质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路径。烟台是工业大市、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围绕这一优势,烟台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品牌促动、龙头带动”战略,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家,拥有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95种产品在国内行业排前5位。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建设持续加强,现已创建16个港口物流山东服务名牌,1个客运滚装服务全省标准化服务试点。烟台市还荣获“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深水油气平台建造基地。全市海洋牧场多功能管理平台已下水7座,培育了6个国家级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品出口、海水苗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猜你喜欢
烟台市烟台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