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2-07 14:00闫晓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工程量业主工程项目

闫晓东

(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1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态势给实际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非常必要的创新改进意义。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创新改进的过程中,积极贯彻BIM应用技术,能够在将所有涉及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整合在一个信息化的模型中,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多方面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精确评判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为改进管理措施发挥依据,并且三维模拟信息的应用能够促使工程造价管理目标得到有效实现。整体上而言,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是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当前,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是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提升实际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具体应用如下:

2.1 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前期决策阶段工程人员需要结合工程规模、建设量和建设目标等决策阶段形成具体化的应用方案,以此为后期工程造价管理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工程造价管理决策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协调业主单位、施工建设单位等多方意见,形成优化的工程建设方案,这一阶段需要通过精确的估算分析,进行主动控制。首先,方案比选。在针对同一个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多个投资方案基础上,工程人员需要借助BIM技术对方案实现经济性对比分析,提升投资估算的准确率,选择最优化的经济方案。其次,投资估算。估算是造价决策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其可以在所有数据全面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以此促使工程造价控制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业主单位通过使用BIM技术中可视化的特点,在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层面上,构建三维建筑实体模型,能够从建筑日照分析、照明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自然环境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寻找最为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投资方案,有效预防可能会对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和问题。

2.2 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设计阶段结合工程项目的概算。工程人员可以通过使用BIM技术在可行性较好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关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成本,在全面结合投资份额的计财处上进行资金成本的分配控制,降低专业设计变更现象的出现,整体上促使整个投资总额不会少于投资估算金额,面对部分工程项目和部分施工阶段需要进行限额设计,为后期成本花费发挥有效的限制作用。其次,施工图预算。施工图的预算主要是结合工程项目的总体面积、结构分布、工程施工规模、构件应用和布设等基础上,通过使用造价软件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图进一步确定工程建设需要投入的成本。

2.3 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业主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会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招投标。在招投标的过程中,通过借助使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再确定工程量,一方面,降低工程施工建设中出现的错漏问题,另一方面,该模型可以将招标文件有效的发放给投标单位,投标单位在工程量基础上,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建设状况,根据定额数据库编制投标价。整体上而言,不但保证了招投标决策形成的科学性,大大降低了工程招投标时间。

2.4 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当前,诸多工程项目初期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技术应用,促使技术向着BIM5D的方向发展。这种全新的使用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量信息的动态管理、工程成本变更控制的跟踪,进而提升进度款支付能力,同时在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基础上,有效分析和总结了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此外,借助此项技术,将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合同成本等进行分析,制定紧急预防方案,避免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不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目标达成水平。

2.5 竣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其便利性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BIM技术有效改进了传统工程造价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已经在工程施工前期阶段层层输入了相关的信息,而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在将所有相关数据信息整合基础上,保证信息完整性存在,信息保全。此外,BIM模型的应用能够将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在分阶段、分构件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量完成状况,结合进度款支付实时状态,对资金投入和运转状况进行核对。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工程结算工程量,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技术应用存在问题。BIM技术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存在着诸多技术不完善的地方。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从前期设计阶段作为起始点,介入到整个造价管理中,中间介入,需要特定的审批。相对这一规定,在实际管理中则存在较大的困难。当前,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着大量软件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数据接口存在不统一的现象,BIM技术不会将适合我国的建筑造价管理规范和工程建设规定应用于信息模型中,本土化的技术应用存在缺陷。整体上而言,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精确度低下,信息技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其次,应用环境存在问题。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其应用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参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业主对于BIM技术应用意识淡薄,对其应用的认同率较为低下,而业主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及利益获得最大的一方,如果未能够为BIM技术提供广泛的支撑,无疑将会严重妨碍BIM技术的应用效果。

最后,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BIM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较为缺乏。当前,纵观我国建筑行业中,缺乏BIM技术操作的综合性人才。对于BIM技术的应用而言,其一方面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但是现今人才知识存在严重片面化的趋势,无法为技术应用提供可靠的组织管理经验[1]。

4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改进建议

首先,积极构建与BIM技术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化规定。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化规定需要在结合BIM技术应用的层面上,提出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的规定,积极实现技术应用从3D向着5D转变,强化技术研发工作,在引进国外BIM技术应用的层面上,将其与我国建筑工程法律法规有效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地改进技术应用效果,强化计算机操作的改进,提升技术操作应用水平[2]。

其次,积极改善应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将信息化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应用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面人员必须认识到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业主单位应认识到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确性,在数据信息全方面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动态化跟踪控制,能够有效发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业主单位自身管理决策的改进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最后,BIM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中,为了有效顺应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强系统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从学校系统、企业自身培育机制、社会机制等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培育的专业实践性,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此为BIM技术更好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将BIM技术应用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中,能够积极针对各个阶段存在的技术应用问题、组织管理问题以及应用环境问题等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力图能够从创新BIM技术应用标准创新构建、应用环境创新建设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提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有效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工程量业主工程项目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浅谈业主方对工程的项目管理
Evaluation of chitosan-anionic polymers based tablets for extended-release of highly watersoluble drugs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