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评改过程,体验成功乐趣

2018-02-07 16:50段光霖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闪光点集体习作

段光霖

传统的作文评改过程,教师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由習作能力极为不利。根据课标提出重视培养学生评改能力的要求,我们提出了“以赏析为主,以自改为主”的评价思路,努力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导向作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每个孩子乐于作文。

1.以赏析为主,促进情感交流。

①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我们努力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进行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多得到些认同,少些失落。

②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将同学的作文当作名家名篇来欣赏,互相寻找作文中的优点,并在自己所欣赏的作品上标上一些符号、图形等直观形象的评价记号,写上评语,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断等等摘抄下来。

③多给学生一些情感评价。教师在作文批阅评改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2.以自改为主,提高习作兴趣。

修改作文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一种激励,比老师精批细改得体无完肤都强得多。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以自改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体验修改后的成功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能力。主要方式有:

①集体评改。教师先了解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选准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在习作评改课上,引导学生对照本次评改重点,进行集体赏评,找寻“闪光点”,找准“修改点”,并有所侧重地针对错别字、标点、病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某一方面进行集体修改。

②互读互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我们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诵读自己的作文,互相评评对方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谈谈修改意见。然后,由小组同学合作评改,或者由原作者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方式,自主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③自读自改。教师教给学生 “自改法”,在读中自我修改自己的作文: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的产生来之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作文成功的体验。只有当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那句:“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才能向着快乐前行,愉快地行进在作文之旅。endprint

猜你喜欢
闪光点集体习作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警犬集体过生日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习作展示
集体逃学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