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人的教育活动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力作*
——评《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2018-02-08 04:19黄宝权
中国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史思想史史学

□文│黄宝权

“教育活动史”是人类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的各种微观和具体活动的历史,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周洪宇主编的八卷本《中国教育活动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秉持“全球化的视野、中国的立场、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相结合”的研究理念,以人的教育活动为中心来开展教育史研究,力图探寻教育史的具体生动的场景和面貌。

填补了教育史研究的空白,完善了教育史学科体系。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界形成了片面注重研究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周洪宇站在教育史学科发展的高度,建设性地提出了应把教育活动史研究作为新时期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他指出,教育活动史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沟通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桥梁和纽带,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活动史研究,形成教育活动史、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这样才能构筑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史学科体系。

研究视野下移,构建了一种新的教育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传统的教育史研究往往将教育史学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精英人物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变迁之上,较少涉及民间、基层人的具体教育活动历史的研究,该书则将教育史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参与教育过程的各种微观具体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上。书中指出,研究普通民众的日常教育生活,必须树立“大史料观”,应注重教育史研究史料取材的“下移”,将史料来源瞄准基层和民间,将以往不受人重视、散落于民间的原始教育史料收集起来,运用口述、叙事等方法,使原本“静态”的教育历史真正“活动”起来,开创一种新的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在编纂体例上突出“通”“特”“活”,开启了教育史学著作编纂的新格局。所谓“通”,包括“纵通”“横通”“理通”。“纵通”就是指要从古至今力求做到前后连贯,脉络分明,一以贯之。“横通”,是指将同一时期的各种教育活动联系起来去研究。“理通”,即坚持做到“三观”——“人本观”“总体观”“全球观”:“人本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历史观,重点围绕人的教育活动进行研究,着力体现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追求;“总体观”,即强调人类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力求打通不同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全球观”,是指在编撰过程中善于采用全球比较的方法,即把中国的教育活动置于全球视野下来审视,突出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特色。所谓“特”,就是特点、特色。全书通过转变研究视角和理念,进一步更新研究方法,深入挖掘第一手史料,采用教育叙事的方式,以此来生动展现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的风格与特色。所谓“活”,就是力争将教育活动主体的活动写活,立体、生动、完整地再现教育主客体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及互动细节。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的出版更新了教育史研究的视角,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及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完善。书中展现的教育教学的历史面貌和活动场景,有助于增进和深化人们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办学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猜你喜欢
教育史思想史史学
外国教育史学在中国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三个动向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史学研究纵横谈(三)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