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政治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2018-02-08 06:15杨迎会
中国出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政治性出版物选题

□文│杨迎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快速发展,从单一的政治读物出版走向辐射专业出版、大众出版的综合性出版,从少部分出版社垄断的“小出版”走向全国大部分出版社广泛参与的“大出版”,从精品出版的后发分支上升为引领出版业发展的热点和风口。进入新时代,主题出版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也面临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尝试以政治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为坐标,总结分析近年来主题出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此为基础,探析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方向与路径。

一、坚持政治性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根本要求

政治性是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是主题出版作为一种出版现象、出版类型出现的根本动因,构成主题出版内涵和价值的中心和主体,驱动主题出版不断创新发展。2003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主题出版工程,2015年中宣部正式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评选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从以重大时间节点主题到重大理论、重大课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题材、重要人物,主题日益丰富,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持续扩大。如何理解不断变化的主题出版,需要从政治性上把握本质。主题出版的“主题”不是一般主题,而是政治主题,尤其是重大政治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指向,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周年纪念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无不是政治主题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主题出版就是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反映并服务政治主题的出版形态。

1.主题出版的产生是出版业讲政治的集中体现

主题出版的发展对巩固强化出版的政治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强化导向效应。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的底线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出版物不出政治导向问题,主体要求是出版业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主动发声、及时发声,积极抢占思想舆论和宣传文化的阵地。主题出版物是出版业主动发声的直接和主要载体,筑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出版阵地,从底线要求和主体要求上强化了导向效应。《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理论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等优秀主题出版物唱响了主旋律,发挥了主流思想舆论引领作用。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国申报主题出版选题2166种,覆盖党史党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领域,[1]从不同层面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声音和主张,以实际行动巩固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话语权。

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效应。过去,很多出版单位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解较为抽象,没有具体的抓手。主题出版的实施,深化了出版单位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认识,为出版单位坚持主题主线提供了明确而有力的抓手,一大批优秀主题出版物成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的明显成果。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323家出版单位申报了主题出版选题;[2]2015年以来,中宣部425种主题出版重点选题涉及全国20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出版单位,主题出版在出版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了主线作用。

强化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效应。随着改革的推进,出版业集中了大量的作者资源、编辑资源、渠道资源和市场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把这些资源有效转化为履行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是深化出版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主题出版列入国家主要出版奖项、规划和基金支持的重要类别,无论是中央出版单位,还是地方出版单位,都高度重视主题出版,积聚了越来越多政策、文化、资金、人才等资源。例如,中国出版集团制定了《关于加强主题出版的若干意见》,从制度层面加强主题出版的规范管理和支持举措;时代出版传媒集团把主题出版列入重点出版规划和年度选题计划的首要板块,通过出版专项基金、优秀出版物评选等举措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主题出版布局,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主题出版重镇。随着越来越多出版集团和出版单位的重视和发力,主题出版成为有效整合文化出版资源、强化政治担当的重要纽带和平台。

2.理解主题出版的政治性,是把握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根本支点

要在出版规划、选题策划和内容创作和出版打磨过程中融入政治意识、政治使命、政治担当,以政治性分析、把握主题出版发展的重点。

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要充分利用出版物在宣传中的系统性、权威性、传承性等优势,从宏观、中观、微观,从点、线、面,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持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宣传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解读与普及结合起来,把系统宣传、深度宣传与生动精彩、深入人心结合起来,发挥主阵地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0讲》等图书的出版发行,构建了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国出版工作的重要亮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图书的出版发行,在持续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主题引领作用。要准确把握重大时间和事件节点主题、重要战略决策部署主题、重要理论成果主题,以全面深入梳理、整理历史,总结成就、经验和模式为基础,以理论课题研究为重点,以弘扬四个自信为目标,立足专业特色和资源,提升从不同专业领域反映并服务政治主题的水平和能力,引领重大理论成果攻关,推动战略决策部署宣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发挥理想信念旗帜作用。理想信念是灵魂和旗帜,是坚持正确政治道路、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出版,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突出使命。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深入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不断挖掘党史、国史、军史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及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与新时代新征程互动共振,与时俱进筑牢思想根基,久久为功凝聚共同理想、塑造共同价值观。

二、提升文化性是新时代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文化性是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的综合体现。对于主题出版物而言,文化性是传播、实现政治性的载体,能有效激发人的知识、理想、情感和灵魂的共鸣共振,通过注入、提升文化性,主题出版蕴含的政治理念、政治思想、决策部署就会更有效传播。文化性是衡量主题出版物价值的关键,是决定主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家出版三大奖、全国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国家出版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等国家级奖项和重点都把文化内涵作为衡量主题出版物的重要标准,《关于做好2017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优秀主题出版物要有思想、有温度、高品位、接地气,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文化性不足,就不足以支撑政治性,就会导致一个好选题变成一本质量平庸甚至低劣的出版物,看似相同的主题,因文化性的差异而呈现出质量的高低。从中宣部公布的主题出版重点图书选题来看,虽然主题越来越多,重点选题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5年125种到2018年81种。文化性突出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仍处于稀缺状态。新时代主题出版要以文化性为重点和突破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坚持专业化开发

专业化是文化性的基础,主题出版不是简单的抓政治主题、喊口号,不是照搬政策文件,简单汇编媒体的评论文章,不是遇到重大时间节点就仓促整理历史资料,而是建立在专业细分、专业深耕基础上的挖掘和创意。新时代主题出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政治读物,而是从政治向文化、历史、文学、少儿、经济、科技、军事等类别全面辐射的综合性出版,专业门槛越来越高。主题出版首先是专业出版,必须在专业上过硬、出新,同时要与政治性呼应,用专业性强化、丰富政治性。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主题出版强社都得益于长期在专业上深耕积累。

2.坚持提升思想内涵

思想内涵是内容建设的核心。2014年中国好书开始评选主题出版好书,4年共评选出《试飞英雄》《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黄大年》等19种主题出版好书,这些图书之所以能入选中国好书,思想内涵精深无疑是重要原因。提升思想内涵要在学术上加强研究,主题出版不能局限于政策文件的浅层解读和历史史实的简单整理,而要凝聚学术资源和力量,引导学术界聚焦重大主题,加强学术研究,融入学术探索、创新和突破,从浅层解读向深层学术研究延伸,坚持时效性、学术性与传承性并重,不断提升学术价值。要在理论上深化阐释,重大课题攻关、重大战略推进,需要理论的及时跟进和前瞻性探索,要深入研究理论动态,把史实、现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坚持课题导向、问题导向、趋势导向,以前瞻性研究回答时代课题,在思想理论上贯通古今、博采中外、传承创新,为主题出版注入更多的理论含量、理论积淀,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来丰富主题出版物的思想内涵。要在艺术上锤炼提升,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既要有长镜头、大视野,也要有小切口、微视角,反复打磨提升,提高文化水准、艺术品位,增强艺术感染力,着力打造在情感上打动人、在知识上丰富人、在价值上引导人、在心灵上启迪人、在精神上激励人的精品力作。

3.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从选题到书稿创作、审读、编校、排版、印制等生产环节,弘扬、践行工匠精神,力戒跟风、拼凑、简单重复,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原则,锤炼字句,打磨内容,从内容到形式提升主题出版物的文化品位、质量高度,提高主题出版的整体水平。

4.坚持增强可读性

新时代主题出版既要从学术和理论上深化宣传阐释,也要增强可读性,主题出版只有转化成大众阅读,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近年来,主题出版之所以影响越来越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大众阅读的深入互动。根据《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17种主题图书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占年度累计印数100万册以上一般图书的29.3%,8种主题图书进入印数前10。[3]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工作需要与人民群众阅读需求之间有着巨大的出版空间。要把党中央政策要求、重大主题的学术成果、理论进展转化为大众阅读需求,关键在于创新内容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寻找政策要求与大众阅读需求之间的共振共鸣空间,通过叙述的生动、语言的活泼、装帧设计的新颖,达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增强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能力,扩大主题出版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三、把握时代性是新时代主题出版创新的生命线

主题出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出版、大众出版物,原因之一在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题出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指向,是聚焦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凝聚时代力量、引领时代趋势的出版物,如果没有时代性的考量和视角,不能与时俱进,主题出版物就无法体现出特色和价值。比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出版物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出版物,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增加了多少史实,而在于是否体现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主题出版不是单纯的学术著作、理论读物、文学作品,而是承担时代责任和使命的出版阵地,不仅要关注历史和世界,更要立足中国现实,不仅要有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更要有时代价值。时代性是主题出版不断创新的生命线,只有紧跟新时代,主题出版才会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1.突出时代理念,聚焦时代课题

新时代主题出版首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主题出版,反映新战略、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深入推进新主题、新课题的研究与阐释。从2018年中宣部公布的主题出版重点选题来看,充分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例如,《“中国高铁”丛书》《“国之大运”系列丛书》等选题着眼反映新成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重读〈实践论〉〈矛盾论〉——新时代下“两论”解读》《重温入党誓词》等选题用新思想新理念解读党史、国史历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十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等选题则敏锐抓住了时代课题。

2.突出时代方式,注重时代表达

要站在时代前沿,研究政策发展趋势、社会变革趋势、文化发展趋势、技术融合趋势和大众阅读消费趋势,突破传统模式,从时代大趋势中,把握创新的风口,寻找主题出版的新角度、新表达、新空间。《党章内外的故事》《梁家河》等主题出版物的成功就在于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3.突出时代主题,推动主题出版创新

随着内容建设的不断深化,主题出版超越了过去直奔主题的简单形态,进入专业细分创新的深层次发展阶段,在题材、形式和角度上不再有明显的边界,出版单位可以从不同专业领域、不同题材、不同形式呼应时代政治主题;随着融合发展的推进,随着知识服务等变革的崛起,与大众出版相比,主题出版在载体、形态和传播等方面相对落后,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因此,主题出版要从内容创新、结构创新、载体创新、传播创新等方面加大创新,与大众出版、融合发展加强互动,构建在阐述思想理念和价值信仰上有说服力,在讴歌成就和人物上有感染力,在研究战略和政策上有引领力,在回答大众关注的主题、问题上有公信力的新出版格局,打造成精品出版的旗舰、文化繁荣的窗口、阵地建设的堡垒,以创新开创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四、结语

新时代主题出版需要从政治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上加强分析与建构,用政治性打造主题出版的脊梁,以文化性丰富主题出版的血肉,用时代性推动主题出版深入创新,不断提高主题出版面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出版能力,面向学术研究的引导能力,面向理论课题的攻关能力,面向社会大众的宣传普及能力,推动主题出版向质量转型、向高峰迈进。

注释:

[1]杨育芬.出版选题总量下降,2018上半年CIP大数据能告诉你的还有很多![EB/OL].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5966

[2]徐来.“提质增效”成关键词——从CIP数据看2016主题出版[J].出版参考,2017(1)

[3]国家新闻出版署.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http://www.cbbr.com.cn/article/123452.html

猜你喜欢
政治性出版物选题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嵌入与功能整合: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性-社会性”二维分析
2017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