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九个坚持”不负嘱托厚望

2018-02-08 09:31莫蕴慧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立德美育总书记

莫蕴慧

2018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这一次的教师节尤其隆重,原因就在于全国教育大会在这一天召开。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和国家念兹在兹的教育情怀,彰显着一个文明古国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追求。全国教育大会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的关注,我个人理解有几个原因。

第一,这次大会跟以往的教育工作会议不一样,去掉了“工作”两个字,整个的规格规模也都不一样了,成为全国性、全局性的大会。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是对教育战线的一次深切慰问,更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一次重要部署。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讲话中读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嘱托与厚望,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育工作者是开展教育的主体,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够成为学生引路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方能不负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这份嘱托与厚望。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地指出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描绘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蓝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着力点,也是我们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正确理解,首先就是要抓住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抓根本,必须系统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首要问题。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来开展实施。只有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才能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结合这样的目标,我们音乐学科能做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们音乐学科作为落实和践行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也在发挥着独特作用。针对 “九个坚持”,我们音乐学科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我之所以认为音乐学科大有可为,主要是基于对“九个坚持”中的其中两个坚持的深入理解:一是第七个坚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呢?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学术研究,为改革创新提供理论依据;需要我们研究新时代的新特点、新方法,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教育理念加速更新,教育产品快速迭代,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也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这一点尤为重要,必须深刻把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鲜明导向,围绕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第九个坚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既是音乐学科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音乐教育界一直以来重点开展的工作:会聚教育精英、展示教育成果、注重教师培养、开展学术交流,包括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开展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等等。中国教育取得了历史的进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学科角度看,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学科的独特作用?很多音乐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说到这次的教育方针有了一些新的提法,其中就谈到了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书记的讲话,不仅确立了教育的总方针,也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我们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何不断改革创新,更加有效地实现艺术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的。

一方面,我们要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学科价值上下功夫。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关注教学和教育的关系。以前大家关注的焦点往往更多地放在了教学具体目标上,容易忽略教育的大目标。教育当然离不开教学,但从本质上讲,我们所有学科的教学最后一定会归结到教育的总目标,即“立德树人”上来。

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摆正位置、加强引导、深入研究,着眼“以美育人”改进学科工作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和科学地对待艺术教育,要正确理解美育的作用,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从对人的重视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都要有更深入的研究。比如,人们以前认为只重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是应试教育的一种表现,现在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提高了,增加了更多的艺术类课程,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但是我们要知道,艺术学科想要获得一定的进步和成就,也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很难一蹴而就,往往并不比学好主科花费的时间少。因此,只有重视是不够的,与重视程度相比,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我们应当及时加以引导和改进,进一步解决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避免艺术教育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的可能性。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教育提升到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带领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工程就是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使命神圣,任重道远,正因为责任重大才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提升理念、加强研究、指导实践,踏踏实实做好当前的工作,做好基础工作和本职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贡献我们的一份有效力量。

猜你喜欢
立德美育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论公民美育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