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优先:从融矩阵到微矩阵

2018-02-08 14:40赵英淑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报社端口优先

文/赵英淑

(作者单位:科技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移动优先日渐成为媒体共识。《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从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进程来看,“移动优先”成为共识,部分媒体的纸质版被关闭,以客户端为主打的移动版上线升级。融合传播就是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而“移动化则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目前来看,移动传播发展条件成熟。我国移动传播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备;其次基于逐步完善的移动传播体系,各类移动互联网服务迅速发展;最后,在互联网化和数据化基础上,制造商和供应商既可以跟平台开展合作,又能独立建构用户数据渠道和端口。

1.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培养全媒人才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融合传播进程中,实现移动优先,首先需要统一思想,媒体从业者需要有移动优先、全媒体传播的意识。

当前,从事媒体融合,做新闻移动端的记者编辑大多是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转型而来的,有的是跨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思维上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互联网思维,全媒体意识也不够强烈。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有技术的滞后,一些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操作方面还需继续学习、培训。在平时工作应用中和自学的基础上,还需通过请专业的新媒体从业者从专题培训、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让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尽快转型到新媒体。在引导传统媒体从业者转型之余,通过与国内高校新闻院系建立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日常的选题策划、采访报道、编辑工作中,头脑中要全媒体思维、移动端优先的观点。比如,在做选题策划时,就该想到在报网微端各个端口都有不同的报道角度;记者在完成选题和采访报道时,不仅记录文字,还需多拍图片,甚至可以用手机拍一段短视频;在编辑环节,各发布端口根据需求加工编辑不同的素材,最终形成适合各发布端口的产品发布。

2.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体制机制是关键

落实移动优先,除了培训,更需要体制和制度保障。实行全媒体绩效考核,并优先移动端、新媒体。遵从新闻传播规律,从点击率、传播指数、用户体验等多维度考核。比如在考核中,全媒体记者编辑的绩效应高于普通记者编辑。在考核记者的工作任务量时,其发稿数量、质量应考虑报网微端等多平台;在绩效分配中,同一个选题,应在多个平台都有发布,并明确每个端口的绩效比例,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如少发一个端口,应扣掉相应的绩效。只有全媒体的绩效制度,才能尽快培养全媒体意识,并实现移动优先;在考核编辑的时候,也应是全媒体考核,编辑要根据每个发布端口的特点,有能力、能胜任策划选题,并编辑发布。在绩效上,也是完成了哪个端口的编辑发布工作,获取相应的绩效。只有实施全媒体绩效的考核机制体制,才能打造一支全媒体的记者编辑队伍,实现移动优先。

实施移动优先, 是媒体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只有每个部门都强化移动优先,才能推进此项工作。打造移动优先、培养全媒体人才,须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激发采编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破媒体内部既有利益格局,按照移动互联网的规律布局并匹配资源,让资金、技术、人才向移动端倾斜。

3.落实移动优先,推进中国科技资讯库建设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的传媒集团、实现移动端优先的道路上,科技日报社从自身优势出发,着力于科技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平台建设为轴心,融合资讯、融合平台、融合智库。

科技日报社强化平台思维,在持续推进“一库三平台”建设的同时,围绕国家重点需求,科技日报社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平台”型产品,逐渐从“一库三平台”向“一库N平台”拓展。贯彻落实关于创新发展一体两翼的精神,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切入,推进中国科技资讯库建设。

在平台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平台”型产品,逐渐从“一库三平台”向“一库N平台”拓展。科技日报社官方微信自2016年6月1日上线以来,秉持“内容为王”和“移动优先”的原则,采用文字、图片、视频、AI语音播报、动图、H5等多种新媒体手段,将优质内容源源不断地推送给广大移动端用户。作为科技部官方政务新媒体,“锐科技”微信公众号是国家科技政策的首发平台,权威发布和独家解读国家最新科技政策、服务科技创新,成为连接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已积累了数十万的粉丝基数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科技日报社旗下的科研项目服务平台“锐动源”,专注于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重点进行科技政策的解读、科研项目的全流程服务,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交易。以“政策研判+辅导咨询”“网站信息集成+政策发布+在线答疑”“全媒体传播+政策解读+媒体推广”等模式,为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提供了系统宣传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自主研发了集资讯服务、精选专题、成果、政策等多项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创新中国”APP,于2017年10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建立了科技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舆情线索,实时跟踪舆情发展态势,为引导舆情发展提供支撑;设立了人工智能、5G、脑科学等40+专题,目前已汇集数据13万条,40+专题新闻资讯汇聚平台雏形基本形成;自主研发新闻传播分析系统,实现了对新闻传播情况的量化评价。

科技日报社打造了由科普时报、中国科普网、三微(微博微信微视频)一端(移动端)、科米直播组成的科普全媒体平台。这一平台是科普工作的政府政策权威发布平台、权威的科普内容发布平台、全媒体科普宣传服务创新平台、科普资料内容库以及全民科普教育的常设课堂,重点发挥“微”端口以及VR、AR、MR等新技术手段,创新科普宣传手段,丰富科普表达方式,强化科普创作,打造科普相关产品和服务。

同时,着力于科技资讯产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分别与俄罗斯卫星网、《以色列时报》、英国皇家学会签署了科技新闻与信息交流合作协议。

4.移动传播重在用户体验,实现精准传播

移动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用户体验,可以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以前的信息传播总是把对象定位为“大众”,现在,移动化更强调“个人”,这样精准的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效率得到了最大幅度的提升。

移动化使信息传播产生了新的分发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用户的需求。同时,只有移动终端才能提供完全个人化的数据,每个人点击什么,只有移动终端才能把个人信息反馈给平台。大数据、区块链,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台获取个人信息成为可能,而移动终端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数据库”建立提供基础。

强化用户意识,优化使用体验,实现精准推送,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科技日报社在多媒体渠道融合的基础上,在科技日报社融矩阵的基础上,细分用户,根据用户需求,对各移动端口进行优化。如根据各省市地方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正在将每个省市地方科技微信聚合起来,形成科技微矩阵,每个省市的科技官方微信,不只是发布科技资讯,还提供多种服务。

在创新中国APP的完善中,根据科技部、省市科技厅、国家高新区等的需求,创新中国APP、中国科技网开设地方栏目、行业专题。根据地方科技用户的需求与反馈进一步完善地方栏目界面的设置,如建立“公告”“申报”“政策”等管理服务模块,逐步完善创新中国APP政务公开服务功能,增强用户黏性;为了用户便捷应用,建立“创新中国”微信小程序,打通中国科技网、创新中国APP、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改善用户体验。

猜你喜欢
日报社端口优先
一种有源二端口网络参数计算方法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多按键情况下,单片机端口不足的解决方法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新春走基层”研讨会嘉宾分享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优先待遇